曾國榮


化橘紅是化州獨有資源,是廣東名貴道地藥材,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明清時期被列為宮廷貢品,是中國“四大南藥”“十大廣藥”之一,素有“南方人參”之美譽。
近年來,化州市積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力推進特色農業振興發展,堅持“穩發展、優結構,提品質、壯品牌,拓市場、增效益”的發展理念,大力推進化橘紅產業發展,致力建設全球最大化橘紅產業中心。化橘紅被農業農村部評定為國家級區域公共品牌,被廣東省列為立法保護的嶺南八大道地藥材之首,被《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七版)》列人新冠肺炎普通型濕度郁肺證的推薦處方用藥。2019年,化橘紅全產業鏈年總產值30億元。
依托資源稟賦優勢,做大做強化橘紅產業
化橘紅的生產具有很強地域性。化州市陽光、水源充足,土壤富含礞石,土層深厚,土壤PH值在4.5-6.0之間,土壤結構良好,有機質≥2%。
據《本草綱目拾遺》記載:“礞石能化痰,化橘紅得礞石之氣,故化痰力更勝。”化州得天獨厚的土壤條件和適宜的氣候環境出產的化橘紅中柚皮苷含量達7%以上,最高可達40%,比其他地區出產的橘紅高出數倍。
目前,化州市發展種植化橘紅面積近10萬畝。全市已發展千畝以上的化橘紅種植基地10個,率先把流轉面積在1000畝以上的規模經營主體改造成為現代化橘紅產業園區。
延長產業鏈條,引領企業集約發展
化州市大力抓好“回歸工程”“引鳳工程”,動員外出的化州籍實業家回鄉投資化橘紅產業,積極引導和鼓勵本地的社會資金投入到化橘紅的種植、深加工、產品研發等環節。近年來化州市先后引進了廣東美華農業生物有限公司、廣東大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化橘紅產業園、中國化橘紅商貿城等企業、項目落戶。同時,結合《化州市招商引資獎勵試行辦法》和《化州市招商引資優惠試行辦法》,鼓勵、引導企業投資化橘紅產業。積極引導有實力的企業投資化橘紅產業,在稅收、信貸、基地建設用地等方面給予政策扶持。鼓勵加工企業采取獨資、合資或“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建立化橘紅基地,以便減少流通環節,提高化橘紅產業抵御市場風險能力,保障農民的利益。
據統計,目前全市有加工化橘紅產品大小企業65家,年加工能力達5萬噸,全產業鏈年產值30億元。
加大研發力度,提高產品質量和水平
化州市加強企業與科研單位的合作與交流,加大化橘紅精深產品的研發力度,重點開發化橘紅藥效成分的提純,生產復方藥品、保健食品、保健飲品等高新技術產品,從而延伸化橘紅產業鏈,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增加產品附加值,轉變化橘紅產業發展方式,推進了化橘紅產業的工業化發展。
目前以化橘紅為原料研發的產品已有上百種,取得國家專利技術30多項、國家保護處方3項。其中化橘紅藥品系列產品有橘紅痰咳液、橘紅痰咳煎膏、橘紅梨膏等,化橘紅食品系列產品有千果、代用茶、調味茶、飲料、糖果、蜜餞等;化橘紅工藝品系列產品有橘紅佩墜、佩珠、項鏈、信物、煙斗、煙盒、茶葉缸等。涌現了一批影響力較大的企業,如化州化橘紅藥材發展有限公司目前投人資金2.47億元,實施化橘紅紅珠膠囊制藥項目建設,著力建設年產15億粒化橘紅膠囊生產線或其他中成藥生產線。項目建成后,預計年產值達6億元以上。
拓寬營銷渠道,增強市場競爭力
推進化橘紅集散帶動商貿營銷,市場需求不斷擴大。通過運用商鋪經營、網絡銷售、配送中心等形式,加強定點零售管理、規范發展營銷網絡,努力開拓國內外藥用化橘紅市場。積極鼓勵引導化橘紅企業和種植大天貓、京東、1號店等大型電商平臺展開合作,發展電商業務。全市從事化橘紅產品交易的電子商務企業約60家,僅2019年網上銷售化橘紅加工品產值達6000多萬元。在珠三角已有300多家化橘紅專賣店。藥用化橘紅對化痰止咳、風寒咳嗽等癥狀療效顯著,尤其對北方患者更為明顯,制藥廠家對化橘紅的需求十分迫切。隨著化橘紅列產品的多元化開發及其明顯的獨特功效,化橘紅在醫藥、美容、保健等方面的價值逐漸被國際社會所認同,化橘紅成藥、化橘紅制劑以及化橘紅工藝品在國外十分暢銷,銷售量逐年攀升,暢銷東南亞、歐美等地。
三產融合發展,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化州市注重延長化橘紅產業鏈條,重點突破農旅一體化,打造以化橘紅為主題的觀光旅游農業園區,培育了平定鎮大嶺村“中華化橘紅第一村”,吸引了更多的外地游客到化州旅游、觀光、度假,極大促進化橘紅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形成了化橘紅產業、鄉村旅游、精準扶貧和新農村建設相互促進的良好局面。
省級化橘紅現代農業產業園采用“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基地+協會+農戶”等形式,廣泛發動群眾種植化橘紅,公司普遍與當地農戶簽訂鮮果收購合同,大大提高了農戶種植化橘紅的穩定性、積極性,直接帶動了化州當地30萬農民種植從事化橘紅產業,人均年收入1.98萬元以上。2019年,化橘紅全產業鏈年總產值30億元,其中產業園內化橘紅總產值約為21億元,占比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