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天錦 王德文

摘? 要: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數理統計法對高中階段田徑教學策略進行分析,在體能主導類耐力性項群的項目教學中,運用實驗法對專項技能訓練時間與專項游戲時間的比例進行控制,探索兩者在課堂教學中所占時間比重對教學效果的影響。實驗表明:增加體能主導類耐力性項群在教學中的專項游戲時間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專項技能? 專項游戲? 教學效果? 項群
中圖分類號:G808.1?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7(c)-0159-03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of track and field in senior high school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statistics. In the project teaching of endurance events group, the experiment method is used to control the proportion of special skill training time and special game time, an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the proportion of time they occupy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n the teaching effect. The experiment shows that increasing the special game time of the endurance item group in the teaching can better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cultiv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Key Words: Special skills; Special games; Teaching effectiveness; Term Group
在體能主導類耐力性項群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是困擾教師的最大問題,通過對近幾年優質課參賽作品的分析得出2種傾向:專項技能訓練時間安排過多;游戲法的運用過于追求娛樂性從而忽視了對心肺功能這一重要指標的提升,影響了教學效果。本研究通過對體能主導類耐力性項群專項技能訓練時間和專項游戲時間的控制,探索教學效果的影響因素。
1? 體能主導類耐力性項群教學策略現狀分析
隨著“陽光體育”和“快樂體育”理念的發展,游戲的濫用在很多課堂中成為普遍現象,但對于近5年優質課參賽作品的分析,體能主導類耐力性項群的教學策略走向2個極端,一是以游戲為主的娛樂性教學,忽視心肺功能的培養;二是恢復傳統教學增加專項技能時間,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
2? 體能主導類耐力性項群教學效果的影響因素
體能主導類耐力性項群注重心肺功能的培養,對學生來說是考驗意志的學習內容,在教學中學習興趣的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也是影響教學效果的最重要因素,同時標準的技術能讓學生身體正常發育,對學生終身體育理念的形成起著基礎性作用。
3? 對專項技能訓練時間與專項游戲時間進行控制的必要性
傳統的教學模式過多地關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創新與應用,忽略了體能主導類耐力性項群項目中心肺功能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提高,本研究在控制專項技能訓練時間和專項游戲時間合理分配的同時注重游戲的時效性,旨在探索提高體能主導類耐力性項群教學效果的最優教學策略。
4? 教學實驗設計及結構
4.1 研究對象
在2018級4個班中隨機抽取男生50人、女生50人作為研究對象。
4.2 研究方法
4.2.1 文獻資料法
在維普數據庫、萬方數據庫、CNKI期刊網上查閱自2000年以來關于項群訓練理論、項群理論與教學相關的文獻50余篇,了解關于項群與教學相關的研究現狀和最新動態,仔細研讀《運動訓練學》《運動生理學》《教育學》等相關書籍重讀相關知識,為本研究的開展和本文的撰寫提供文獻參考和理論依據。
4.2.2 數理統計法
數理統計法貫穿整個研究的始終:在研究的論證階段,統計分析項群與教學相關的研究動向,實驗開始階段統計分析學生實驗前基本情況,研究過程中采集研究數據,數據采集完成后應用SPSS 25.0軟件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將獲取的4個獨立樣本數據進行正態分布和方差齊性檢驗,實驗共分4組,2個實驗組與2個對照組,實驗組上課內容相同,對照組上課內容相同,進行數據比較時隨即讓實驗組與對照組進行比較,共得出2組比較數據,比較其相似性,可以減少誤差與偏差。
4.2.3 實驗法
將4個班級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各2組,每組2個班,所有班級課堂常規、專項準備活動、技術內容的講解、結束部分的放松整理活動完全一樣,并保證以上內容用時相同。所有常規用時15min左右,剩余30min實驗組和對照組教學策略有所區分。具體體現在有效練習時間和專項游戲的用時比例上。選用耐力性項群中的臺階實驗、1000m(800m)跑、萊格跑作為研究對象。
4.3 傾向性教學策略課程模式的構建
實驗前對實驗組和對照組臺階實驗、1000m(800m)跑、萊格跑進行測試,計數資料經過卡方檢驗無顯著性差異(P>0.05)。經過比較,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前期的各項測試中各項指標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
表1)。
整個實驗18節課,由專業教師進行教學,為了確保實驗前2組學生基礎的一致性,在4個班級中隨機抽取部分學生進行測試,實驗組加長專項游戲時間,對照組增加專項技能訓練時間,成績計算方法為“測試成績×70%+技術分×30%”,最后對各項成績t檢驗。
4.4 教學實驗的效果分析
檢驗結果顯示增加體能主導類耐力性項群的專項游戲時間能夠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前后教學效果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2)。
實驗后2組比較,實驗組教學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可能體能主導類項群項目更加適合利用專項游戲將枯燥的身體素質練習轉向興趣鍛煉(見表3)。
5? 結論
(1)在體能主導類耐力性項群中增加專項游戲時間可以提高學習效率。
(2)在體能主導類耐力性項群中增加專項游戲時間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參考文獻
[1] 李曉琨,趙西堂,高峰.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績效評價研究述評[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9):63-74.
[2] 孫文樹,葛雪珍,樊申元.對不同運動項群對大學生身體自尊和健康人格的干預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8,8(6):52-54.
[3] 劉懷金.云計算和翻轉課堂在高校運動人體科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南京體育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3):53-58.
[4] 黃漢升,陳作松,王家宏.我國體育學類本科專業人才培養研究[J].體育科學2016(8):3-33.
[5] 李平平,王雷.機遇與挑戰——翻轉課堂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啟示[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4):122-128.
[6] 劉海軍.高校體育教學“翻轉課堂”模式構建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5(3):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