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邱慧娟
摘要:隨著新時代的到來,各個地區都在積極的發展經濟,我國的社會經濟在發展程度上也有了較大的提升,農業經濟作為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當前階段主要的經濟形式之一,為了加快農業經濟的發展速度,各地區都針對農業經濟發展現狀,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來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在新時代下,農村集體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作為農村集體所有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經濟體系,對縮短城市與農村地區的貧富差距有著積極的作用,本文主要就是對新時代下農村集體經濟制度的發展意義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農村集體經濟;意義;問題
一、引言
農村集體經濟體制主要指的就是生產資料是所有農村成員共同擁有的,在該制度下,實行的是集體勞動并且集體享受勞動成果。自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國的農村集體經濟體制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農村地區集體經濟是公共設施投資的重要主體,對增加農村居民收入、擴大就業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自改革開放后,政府部門便開始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對雙層經營體制進行了充分的結合,雖然解放了生產力,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農業經濟的發展,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這種小規模的生產經營方式,已經無法滿足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各項需求,導致當前階段的農村集體經濟存在非常多的問題,因此急需對農村地區的生產關系進行再變革。
二、新時代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意義
在新的發展時期中,縮小農村與城市地區的貧富差距,是建設發展農村的主要目標,現代化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是針對農村發展問題的重要戰略部署,對實現農村地區的長遠發展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過程中,大力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就是為了破解鄉村振興發展中存在的經濟制約,在推動鄉村振興戰略中起到非常重要的推進作用。新時期下,大力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是農業現代化鄉村振興戰略的意義所在,除此之外,也是推動農業改革事業發展、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意義。
三、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政策支持
雖然自新時代以來,農村集體經濟制度的發展得到了高度的重視,但是有關部門并沒有針對農村集體經濟制度的快速發展,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在很多農村地區都缺乏農村集體經濟體制發展的政策指導,導致這些地區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貸款困難以及稅收負擔中問題,嚴重限制了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除此之外,雖然有關部門出臺過一些針對性的政策措施,但是在實施和落實的過程中卻出現了問題,導致黨的方針政策未按照規定執行。
(二)缺乏農村基層建設
農村地區集體經濟的發展,是離不開黨的領導和支持的,當前階段集體經濟發展薄弱的地區,都存在著非常多的共同點,例如黨干部成員結構的年齡老年化狀況比較嚴重,文化水平普遍來說都比較低,且整個干部隊伍的穩定性和工作積極性相對來說都比較差,因此在開展具體工作時,缺乏凝聚力和號召力,這些都意味著農村基層建設工作存在著嚴重的不足,從而限制了農村集體經濟制度的落實與發展。
(三)集體主義觀念被弱化
集體主體思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重要內容,對社會主義的發展和建設有著指導性的作用,也是農村集體經濟制度的核心所在。在我國農業經濟的長久發展以來,都是以小農經濟為主的,因此隨著時代的長久發展,集體主義的觀念已經被逐漸的弱化,當前階段大多數農民都在沿用老舊的、傳統的觀念和思想習慣,從而導致農村集體經濟體制的發展變得非常困難。
四、加快農村集體經濟體制發展的對策
(一)政府加強操作力度
要想加強農村集體經濟體制的發展,政府部門在其中承擔著非常重要的責任和義務,農村地區的具體發展規劃需要政府部門來進行科學的制定,要保證制定的經濟發展規劃既能夠符合當前階段的經濟發展形勢,還能夠帶動整個市場經濟體制的快速發展。除此之外,政府部門還要能夠開展針對性的幫扶工作,要在政策支持的基礎上,還要能夠為農村集體經濟制度的發展創造更加科學的環境和發展平臺,使得農村集體經濟體制能夠向著企業化的方向快速發展。
(二)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
農村黨組織作為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的主要領導者,在整個政策落實以及農村集體經濟體制應用的過程中承擔著非常重要的責任,因此加強基層黨組織的建設是非常必要的。在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開展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對組織結構進行優化,撤離一些冗余的崗位和部門,引進年輕的、專業素質水平較高的黨組織管理隊伍,使整個黨素質隊伍的活力和創造力得到提升。除此之外,還要能夠建立基層黨組織文化制度,使整個組織隊伍的凝聚力、戰斗力以及號召力都得到提高。
(三)加強集體主義觀念
在農村集體經濟體制發展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加強對集體主義觀念的宣傳力度,使已經被弱化的集體主體觀念得到重新的強化。集體主義觀念是農村集體經濟體制發展的靈魂與核心內容,當農村居民都意識到集體主體觀念的科學性與重要性時,就能夠更好的接受。如果在農村集體經濟體制中出現不均勻分配問題,則需要立即采取措施進行懲罰,以此來對集體主義觀念進行進一步的強化。
(四)發展農村固有資源
經濟體制的落實是從制度的層面來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然而要想實現農村地區的長遠發展,僅僅依靠政策和制度的支持是遠遠不夠的,要能夠加大對農村固有資源的發展力度,對一些可以形成產業鏈的農業結構進行充分的利用。在現階段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要想充分發揮集體經濟模式,就必須要對農村地區的特有資源進行發掘,例如旅游資源等。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農村經濟作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國家經濟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加強農村集體經濟制度的落實與發展,也是時代發展的需求,在未來的發展工程中,我們要能夠積極面對農村集體經濟體制快速發展下遇到的問題,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及時的解決。
參考文獻:
[1]趙學輝.新時代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意義及途徑[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440(12):181.
[2]張暉,于金富.新時代創新農村集體經濟實現形式的理論探索和實踐反思[J].毛澤東思想研究,2018,035(006):47-51.
[3]姜紅云.當前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面臨的困境及其對策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