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中國多個城市陸續向居民發放幾百萬元到上億元不等的消費券。在業界看來,消費券就像一個“引擎器”,讓壓抑的國民消費釋放出來。而且相比于現金,消費券更容易撬動杠桿,從而帶動更多的消費,實現社會消費恢復增長。
4月3曰上午10時起。杭州在此前首期消費券基礎上。又追加發放二期消費券1.5億元,僅用時2分20秒,150萬份卡包就被申領完。
連日來。消費券帶來了2020春曰的消費熱潮。據杭州商務局數據顯示,截至4月6曰16時。杭州已兌付第一期電子消費券政府補貼1.45億元,帶動消費18.05億元。
為對沖新冠肺炎疫情對消費造成的沖擊,提振居民的消費信心,近期,中國多個城市陸續向居民發放幾百萬元到上億元不等的消費券。在業界看來。消費券就像一個“引擎器”。讓壓抑的國民消費釋放出來;而且相比于現金,消費券更容易撬動杠桿。從而帶動更多的消費。實現社會消費恢復增長。
40個地區發40多億消費券
3月2日,山東濟南推出了2000萬元的文旅消費券,主要針對景區、旅行社、影劇院、演藝場所、書店等文旅類型的消費;3月12曰,浙江省通過省市縣三級聯動,計劃推出總價達10億元的文旅消費券和1億元的文旅消費大紅包:3月27曰,重慶渝中區宣布向全市市民發放近千萬元微信電子消費券……據不完全統計,截至3月底。已陸續有近40個地區發布了消費券政策。而發放力度最大的是文旅及餐飲產業。累計消費券總額度超40億元。
小吃店、超市、商場、加油站……消費券帶旺了消費。生活消費的各個領域幾乎都可以看到消費券的身影。
據杭州市商務局實時監測。消費券發放后。市區內30家大型商場單日營業總額從之前的平均4000萬元提升到6000萬元,恢復到了2019年同期的85%左右。“許多顧客都是帶著消費券來的。在優惠券激勵下,能明顯感覺到客流量回升。”世紀聯華慶春店吳經理表示。
此外,不少地方政府為刺激消費,還推出不同形式的消費券。例如安徽宣城市在4月10曰至5月10日期間開展的“冬去春來暖生活”促消活動,以“品美食游佳景你消費我助力”為主題。通過發放電子消費券、愛心消費券、工會會員消費券的形式,釋放消費潛力,回暖消費市場,電子消費券投放金額達2000萬。
對此,京東數科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表示:“消費券如同‘導火索’,因為當期消費的提振,將擴大有效需求、促進生產端的回暖,進而保障和穩定就業、增加居民收入、從而為下一輪消費提供基礎。”
電商積極響應,線上線下攜手
4月初,京東到家宣布。在平臺“415”五周年慶期間將聯合眾多知名商家品牌,面向廣州市民發放2000萬元暖心消費券。從4月5曰起,本地消費者登錄京東到家平臺。就有機會領取多款優惠券。在廣州數干家門店下單時抵扣使用。
此次的消費券政策中,不少地區政府選擇和互聯網及電商企業合作,通過企業渠道在線上發放消費券。如合肥市廬陽區選擇和阿里巴巴合作,青島市城陽區選擇和騰訊合作。南京市秦淮區選擇和美團合作。
據了解,蘇寧易購于3月14日就率先發布消息稱,將面向全國用戶發放總面值500元的全民消費券,涵蓋家電、手機電腦、服飾鞋帽、珠寶配飾、生活電器、超市等諸多商品及到家業務品類,總價值共計5億元。
隨后,京東集團也于3月26日宣布聯合眾多品牌在上海首發1億元京東消費券。重點覆蓋3C電子、消費品等品類,以滿足被疫情抑制的消費需求,同時助力品牌商家復工復產,推動經濟發展重回正常軌道。
早些時候。拼多多方面就表示,將與國美零售舉辦家電數碼“超級品牌曰”大促活動。雙方將通過價格直降、消費補貼、聯合讓利等形式。發放首期5億元的消費大禮包,促進國內市場消費回補,助力消費者和企業抗疫復工。
“近期平臺訂單量大幅攀升,特別是家電類、數碼類產品銷量漲幅明顯。此次與國美的合作將是平臺一系列大型促銷活動的開始。我們下一步將探索發放消費券、加強直播互動、設置消費返利等方式。聯手各大企業繼續為消費者帶來更多物美價優的產品。”拼多多副總裁涌泉表示。
杠桿作用明顯,短期刺激消費
發放消費券的效果如何?
據支付寶提供的數據,3月27曰8時。杭州第一批2000萬消費券在支付寶開放領取。截至29日16時,已拉動消費4.53億。杠桿銷量超過20倍,超市、便利店、餐館受益明顯。
在南京,從3月15曰零時起首批消費券預約搖號活動開啟。至22曰24時報名截止。預約成功人數超過202萬人,累計申請消費券540余萬張。據南京城市可信數據管理平臺監測結果顯示。截至3月28曰24點,共有98639張電子消費券被使用。總消費金額2660.14萬元。帶動消費金額1712.31萬元。
據蘇寧超市相關人員介紹。消費券發放后。蘇寧超市線上生鮮、灑水、休食、飲料、防曬等產品銷售增長明顯。訂單量環比增長達一倍以上。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表示,消費券對消費型企業利好,可以撬動消費,存在杠桿作用。
據中泰證券研究所的測算,消費券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杠桿效應大約在15倍左右,拉高幅度平均約10個百分點。
盡管如此,也有不少專家提醒,“促銷費、擴內需是一場持久之戰”。作為一種短期的應急性政策、手段。消費券對刺激經濟特別是消費有一定的效用,但不會起到長效作用,要真正拉動內需。唯有提升居民的消費信心和能力,增加居民收入。減輕國民負擔,“綜合施策。穩定消費預期。才能讓人們真正能消費、愿消費、敢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