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二華
摘要:交通運輸是國家發展和城市規劃的重要環節,推動著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在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下,我國交通運輸經濟迅猛發展,交通運輸經濟的發展能夠有效推動各個地區之問的教育、文化、醫療、自然等多種資源快速流通,對協調我國經濟杠桿具有顯著的功能和作用。針對交通運輸經濟管理的意義及對其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僅供參考。
關鍵詞:交通運輸管理;運輸環保;智能化運輸
據數據表示,2019年上半年我國在交通運輸建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共計13698億元,同比增長4.8%;完成營業性客運量87.5億人次、營業性貨運量245.8億噸,改建農村公路13.5萬公里。根據數據可看出,我國交通運輸事業呈平穩狀態發展,在完善交通運輸設施建設的同時,也助推著我國國民經濟水平的提高。
一、交通運輸經濟管理的意義分析
(一)交通運輸經濟管理推動市場經濟的發展
黨的十四大以來,我國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國內經濟發展模式向市場化發展。交通運輸的建設為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便利,為企業的經營發展提供了運輸機制,提高了企業生產和運輸效率,為市場經濟提供了公平競爭的條件,促進企業經營機制的轉變、增強企業運作的活力,提高了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經濟效益。加強交通運輸的經濟管理有助于國家合理分配資金和技術資源,為交通運輸建設提供經濟保障,從而有效推動市場經濟的發展。
(二)交通運輸經濟管理為人們提供服務
交通運輸事業的發展,為人們出行和消費提供了方便。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素質提高,交通運輸的建設為人們提供了多元化的交通工具,使得城鄉差距不斷縮小,人們的生產生活效率大幅提高,加快了我國第三產業的發展,促進了旅游業、餐飲業的發展,滿足了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便捷服務。交通運輸建設的日漸完善,推動者物流事業的發展,有效促進了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模式的轉變,為人們消費提供了方便。對交通運輸事業進行有效的經濟管理,有助于交通運輸建設有序進行,從而提高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的質量安全,保障人們和貨運的安全。
(三)交通運輸經濟管理推動企業吸引投資
我國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實施,推動著西部大開發和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促進東部地區企業經營結構的優化調整。政府鼓勵東部地區企業加強對西部地區的投資,一般交通運輸事業發達的地區對資金投入的吸引力較為強大,因此企業經營者在制定投資計劃時,往往需要考察當地的基礎交通運輸條件,在西部大開發進程下,我國交通運輸事業的發展又到達了新的高度,投入大量資金、設備、技術,克服了惡劣的自然條件,從而不斷吸引東部地區甚至外資企業對西部地區的投資,形成了各區域共同發展的新趨勢。
(四)交通運輸經濟管理促進地區交流
習近平總書記基于“一帶一路”倡議,明確指出設施聯通是合作發展的基礎。道路通百業興,交通運輸系統的不斷完善,促進了“一帶一路”倡議的有效實施,加強了沿線各地區、民族和各國之間的交流。2019年民航新開通“一帶一路”航線409條,為“一帶一路”倡議合作進一步完善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從而為“一帶一路”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l]。
二、交通運輸經濟管理未來發展趨勢
(一)提高運輸速度
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使得地區間交流速度的需求增大,提高交通工具的運輸速度,是我國交通運輸發展恒久不變的話題。未來交通運輸經濟管理的重點應放在先進技術的投入上,使交通工具克服介質阻力,從根本上提升運行速度。超高速磁懸浮列車是未來交通運輸的重要研究方向,目前我國科學研究人員重點針對此項交通科技做開發研究,致力于實現運輸時速達3000公里,建造真空環境,減少交通工具與空氣的阻力。這需要在我國交通運輸經濟管理中,統籌交通事業長期發展,謀劃資源分配。
(二)提高負載量
客運高速化和貨運重載化未來交通運輸發展的兩大重點研究。據數據表示,我國載重貨車道路交通事故的產生,超80%是由于超限超載造成的,超限超載車輛的荷載遠超公路和橋梁的設計承受荷載。據相關部門測算,車輛超限超載50%左右,公路正常使用壽命將縮短約80%。一般瀝青路面使用年限為12~15年,超限超載情況將使實際使用壽命降到2~2.5年。在我國經濟生產高速發展的今天,提高交通工具和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的負載量,提高貨物運輸效率,是交通運輸事業建設的根本目標,這對交通工具結構和交通基礎設施的承載結構都有較高的要求,提高交通運輸負載量將是未來交通運輸事業一項巨大的革新,這就要求交通運輸經濟管理需在當前建設投資中,加強監管力度,確保基礎設施建設質量,從而為提高載重量提供研究空間[2]。
(三)實現智能化運輸
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是集合現代信息通訊技術、傳感技術、控制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等,建立起的實時、準確、高效的運輸管理系統。目前世界上利用這種智能交通系統最為發達的國家是日本,美國、歐洲等地區也先后進行智能系統開發,在我國各行業生產發展的智能化背景下,我國交通運輸智能化發展是當前交通運輸發展的重點方向。
(四)實現運輸環保
交通運輸事業的快速發展,給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在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背景下,交通運輸事業相關部門應大力開展節能環保運輸的研究工作,實現我國交通運輸環保化。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對運輸環保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據數據顯示,2019年新能源汽車7-11月的銷量已經同比“五連降”,由此可見交通運輸環保化,是一個長期、持久的過程。
(五)提高服務質量
2019年交通運輸部就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和ETC推進情況,作出工作總結和展望,在未來工作中,全力推進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的舉措,并大力推進ETC的普及,簡化服務流程,提升交通運輸的服務質量,使交通運輸相關服務政策更加入性化、標準化。
三、結論
交通運輸事業的發展是我國綜合實力的具體體現,相關部門加強交通運輸經濟管理,有助于合理調動國家和社會資源,提高我國交通運輸的速度和質量,從而促進我國各民族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強化地區間的經濟均衡發展,為國家的統一和協調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王偉.關于經濟新常態下的公路交通運輸經濟管理重要性分析[J].知識經濟,2019(25):41-42.
[2]趙俊霞.淺析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交通運輸經濟管理[J].技術與市場,2019,26(05):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