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楊峰


摘要:我國企業在“走出去”倡議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基礎設施建設,包括道路、港口、機場、城市規劃等建設工作。多數新興經濟體雖有后起者優勢,但普遍存在經濟實力薄弱,當地財政無法滿足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需求的現實問題。為解決基建項目施工資金問題,我國承建企業逐步開始探索海外基建項目融資。
關鍵詞:海外基礎設施建設融資;政策性銀行貸款
21世紀初,經濟全球化讓世界各國特別是經濟強國開始重視政策性金融機構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強調其政策性功能的定位。張濤,卜永樣(2006)大型項目或中長期項目存在缺乏資金支持的問題,因為這些項目往往包含大量不變(固定)成本投入,同時也帶來更多的社會效益,需要銀團合作完成融資,但是,提供貸款的金融機構彼此間都不愿在項目監管上付出比別人更多的監管成本,最終導致銀團合作融資無法實現。解決“搭便車”問題需要一些協調機構——開發型銀行應運而生,作用是彌補市場缺失。
一、中國政策性銀行貸款在我國企業海外基建融資中的應用
中國進出口銀行是援外優惠貸款和優惠出口買方信貸(簡稱“兩優”)的承辦金融機構,是中國政府給予發展中國家政府的優惠性資金安排。“兩優”貸款為我國企業對外承包工程起到推動作用。
政策性貸款規模與申報流程。要求中方企業為工程項目總承包商或出口商,設備、技術、材料和服務優先從中國采購,原則上中國成分不得低于50%。政策性優惠貸款的資金流向(如圖1),獲得項目貸款后,國內承包企業根據工程建設進度和承包合同條款向國外業主申請工程計量款;由項目所在國政府向中國進出口銀行提交《不可撤銷付款申請》;中國進出口銀行向中方企業指定銀行賬戶完成電匯支付。
二、政策性銀行貸款融資模式的特點
(一)優勢
“兩優”貸款的優勢是低利率(2%-3%),而且利率固定,放款期限長(15-20年)。魏建國(2011)中國進出口銀行為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提供的具有援助性質的中長期貸款,是一項具有深遠意義的制度創新,“兩優”貸款是解決新興經濟體發展過程中資金短缺的關鍵要素,非洲能夠實現財政收支平衡的國家很少,而欠發達國家面臨最大的問題又是發展和建設,中國進出口銀行的“兩優”貸款起到了金融杠桿作用,也是我國對外承包工程出口的強有力支持。
“兩優”貸款為中國對外承包工程企業“走出去”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中國政府為支持中資企業“走出去”,間接承擔債務風險,為我國企業提供資金保障,確保項目施工順利如期竣工;中國進出口銀行在中國境內也會為中資企業在國內提供賣方信貸用于購進施工機械設備和工程主體材料,推動我國基建企業海外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
宋怡青,聶歐(2014)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中國企業通過“兩優”貸款的支持,在競標全球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已獲得部分發展中國家的項目和業務,下一步中國應著眼于如何從戰略層面實現“兩優”貸款與資本和企業“走出去”的有效結合。
(二)不足
政策性銀行貸款存在供應不足的現象。根據非洲基礎設施建設集團對世界各國2012年一2016年參與非洲基礎設施建設合同額統計,中國在非洲承接的基建項目合同額占總合同額的33.2%,而實際融資比例占全部基建項目融資額度的1/7,由此看出存在較大資金缺口。出現政策性貸款融資供應不足的原因是我國企業有意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原意嘗試走向國際市場尋求多邊合作,從中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和拓寬企業自身的發展平臺,意圖以對外承包工程為“窗口”走出去,以政策性銀行貸款為“抓手”實現企業發展向國際化邁進。于是出現政策性銀行貸款供不應求的現象。
三、政策性銀行貸款融資問題的對策與建議
建議我國企業計劃拓展海外業務時,對自身和外界環境要有清晰認識。首先,對基建工程施工的技術、工藝、質量、原材料采用國際標準還是中國標準,必須在項目開始前予以明確。其次,是否具備對大型工程項目的組織、管理、施工的能力,基礎設施建設是人、財、物協調調配的系統工程,自身是否具備這方面的管理素質。而且,參建的國家大多是發展中國家,面臨物資匱乏和文化、法律制度差異等系列問題,只會給海外施工管理加大難度,對我國基建企業來說要有充足的心理準備。
基礎設施建設本就是一項富含大量沉淀成本的工程項目,需要做好前期大量資金投入的準備。工期是施工企業面臨的挑戰,海外施工成本遠高于國內施工成本,提前竣工在滿足兩國良好意愿的同時也降低了施工成本。需要我國企業做好前期策劃工作,同時也要具備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借鑒之前海外參建單位的經驗,通過推行屬地化管理和融資租賃,減少固定資產投入。對于人員素質較高的地區可以考慮聘用當地人員從事相關管理工作,由此將降低從國內派遣人員的高額交通成本和員工工資成本,屬地化管理正好可以滿足當地就業需求,同時降低用工成本,有較好的社會效應。
滾動開發,保障在建項目的可持續性。通過政策性銀行貸款完成施工項目的同時,要進行當地市場的開發,只有在當地市場不斷有新的項目開展,才能使前期投入不至于閑置且擁有新的利用價值。在當地市場開發以政策性銀行貸款項目為優先考慮,如果無法獲得新的在建項目,可以綜合調查當地市場環境,對滿足持續發展要求的市場可以考慮參與當地PPP項目或自籌自建項目的開發,保障前期投入到當地市場的人力、物力可以形成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