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葉文
摘要:網絡虛擬財產是我國網絡時代的發展產物,由于在經濟流通中網絡虛擬財產具有相應的經濟價值,因此產生的糾紛也不在少數,網絡虛擬財產糾紛案中如何有效的使用公證證據來維護自身的權益在網絡虛擬財產案件中備受重視。
關鍵詞:公證證據;虛擬財產;公證機構
一、公證證據在虛擬財產案件中的使用現狀
虛擬財產案件已經在我國司法實踐中出現,并展現出逐年遞增的增長態勢,呈現出了區域性分布特點。
(一)現狀基本情況
截止至2020年1月10日,以中國裁判文書網為主要搜索平臺,通過對檢索對象虛擬財產的檢索,總共檢索到相關判決文書共計148份,在這148份判決文書當中,有34份判決文書當中的原被告雙方使用了公證證據,從這里我們可以發現,在虛擬財產糾紛案件當中使用公證證據的比例僅占22.9%。自《民法總則》于2017年10月1日實施以來,虛擬財產糾紛案件出現的明顯的增長,2019年虛擬財產案件的數量環比增加24件,其中有30%的案件使用了公證證據,可見公證虛擬財產證據使用已經占有很大的比例。
(二)公證證據在虛擬財產案件當中的使用特點
通過對案件發生區域的分析,經濟發展水平決定了虛擬財產案件的數量并以正相關的劃分在全國范圍內展現出來。北京由于其經濟發展及政治發展的優越條件,虛擬財產案件首先在其地域內產生,并由此奠定了其對虛擬財產案件處理方式的“話語權”,從虛擬財產案件數量情況來看,上海市以少于北京市一件的差距位列第二,共有11件,廣東省9件,湖北省6件,浙江省5件,福建省2件,其他省市共計4件。由此我們可以推斷,隨著經濟的發展,公證證據將會被受到重視,并以此成為據以斷案的重要證據之一。
(三)公證證據在虛擬財產案件當中的使用效果
在統計的34份含有公證證據的判決文書當中可以看出,法院在處理虛擬財產案件時,32份公證證據被人民法院采納,采納率達到了94%;剩余的公證證因其所公證的內容與案件本身不具有關聯性而未被采納。
二、公證證據在虛擬財產案件使用當中存在的問題
(一)公證證據的內容存在瑕疵的問題
在實際的虛擬財產案件當中,公證證據在被使用的過程中經常出現公證內容主體不是此次案件的主要關注點,產生這種內容瑕疵的主要源于公證機構由于失誤或是能力不足未盡到全面審查的責任而導致公證證據無效。另一方面,虛擬財產主要存在于網絡媒體中,網絡媒體的實時更新特點加大了對虛擬財產的取證難度。如果超過最佳取證時間的話,同樣會直接影響人民法院到對虛擬財產案件的判定,從而造成最終敗訴。
(二)公證證據的程序存在瑕疵的問題
在分析虛擬財產案件判決文書時,我們經常發現,程序性問題成為了原被告對公證證據質證過程中主要爭辯點,如果在虛擬財產公證過程中沒有按照法律規定進行公證就會產生程序性瑕疵,程序性瑕疵相對于其他證據來講更加容易發現而且更能體現公證機關的公平性以及訴辯律師的執業水平。
(三)公證證據與案件的關聯性存在的問題
當虛擬財產案件中,當事人提交的公證證據在內容以及程序上都符合法規的要求,且公證的主體內容亦是當雙方所共同認同的時候,公證證據的主體內容與當事糾紛案件之間是否存在直接的關聯性成為了公證證據被采納的重要衡量標準,關聯性在發揮公證證據作用及效果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
三、公證證據在虛擬財產案例中的問題原因探析
當前階段,國內對于在虛擬財產案件中公證證據的使用上還缺乏相應的規范,公證機構內部的人員對于公證內容理解上的差異也會直接影響的公證證據的有效性,由此而產生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公證虛擬財產的法律依據不足、操作不規范
虛擬財產的產生主要依托于具有實時性特點的網絡平臺,而當前的公證規則并不能完全的在網絡數據的變化中進行。雖然現有《公證程序規則》對于公證內容已經提出的一定的規定,但這種操作性規定較為籠統,沒有形成統一的公證規范,在應對網絡新事物的時候,操作性較差,流程不具體明確,導致實時虛擬數據證據不能有效得到公證,降低依法維權能力。
(二)虛擬財產時效性與公證證據的滯后性存在矛盾
虛擬財產糾紛案件的發生是在網絡環境下,因其存在的特殊性也就造成的其本身對取證時間要求的緊迫性。在案件發生的時間段范圍內,當事人很難能夠及時取證,而在取證時又需要公證機構對互聯網當中的網絡數據進行保存處理,而網絡信息內容繁雜,不易保存,因此在操作上很難能夠保證及時取證。
(三)虛擬財產的預防性機制不足
信息時代下網絡環境時時刻刻都在變化著,因為無法預測案件的發生,也就無法及時預防。在缺乏相應的安全預防機制的情況下,公證證據也很難能夠及時保證虛擬財產的有效數據,同時保存數據的時效性也無法得到保障。
四、公證證據在虛擬財產案件中存在問題的解決
(一)完善公證證據在虛擬財產中的操作規則
在進行虛擬財產案件辦理公證的過程中,應該嚴格按照法規要求的程序進行全面的公證取證。因虛擬財產本身的特殊性,在公證時需結合管轄區域優先審核申請人的主體資格是否滿足要求。通過逐漸明確網絡虛擬財產保全證據的整套流程,并重新修訂《公證程序規則》,增加關于網絡虛擬環境下的公證要求,制定更加完善程序規則。
(二)針對虛擬財產保護公證構建公證平臺
網絡的發展帶動著虛擬財產的發展,也帶動著網絡公證平臺的發展。通過構建網絡公證平臺,不僅能夠有效解決網絡公證內容的有效性,也能夠解決網絡公證的時效性。通過公證平臺為廣大人民提供一個有效的保障服務,從而促進虛擬財產保全制度的完善。
(三)在裁判思維下為社會提供虛擬財產公證證據
公證制度是我國的重要的司法制度,在我國現有的證據規則中,公證證據較于其他證據證明力較高,其在保證法律的正確實施,穩定社會經濟民事流轉秩序,預防糾紛,減少訴訟,保護社會主體合法權益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目前,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網絡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作為公證機構,也有義務為人們提供擔保,盡最大努力來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不被侵犯。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社會當中,只有有效建立完善的公證制度,改善網絡虛擬財產環境,有效預防及解決網絡虛擬財產糾紛,提供對公民的合法權益保障才能夠更好的創造美好和諧社會。
參考文獻:
[1]李穎杰.網絡電子證據保全公證的相關問題探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9(01):123-124.
[2]周喆琳.“互聯網+”下的網絡證據保全公證問題及解決方案探究[J].法制與社會,2018(16):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