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直播訪談節目“十三邀:許知遠對話薇婭”中,許知遠問薇婭賣過什么,她回答道,“這個房子里邊的東西我都賣過,茶幾、沙發、地毯……”隨后,節目結束沒多久,她就在“家裝節”上直播賣了房子。
事實上,薇婭賣過的東西遠不止這些。今年5月份,薇婭和東風汽車合作帶貨,了分鐘賣出1750臺東風奕炫GS;向前推1個月,愚人節當天,在她的直播間上架了單價4500萬元的“快舟一號”運載火箭發射服務。優惠價500萬,定金50萬。令人意外的是,火箭漣接上架后,5分鐘內就有800多人拍下定金鏈接。最后,來自吉林的買家與火箭公司聯系,確定了最終的購買意向。
比起做一場汽車的專場直播,直播賣火箭,薇婭才是吃了更大的“螃蟹”。
作為淘寶直播“女王”,在“直播帶貨”領域,薇婭可以說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個時代縮影。從她的直播間,人們看到“直播帶貨”的無限潛力:賣吃、賣喝、賣美妝;賣車、賣房、賣火箭……似乎沒有賣不出去的東西。
“直播帶貨”所呈現出的極大誘惑力,再加上疫情提供的催化劑,開啟了前所未有的直播電商盛況。據淘寶公布數據顯示,自2月以來,新開播的直播間數量同比翻倍,新開播的場次同比上漲110%。另有數據統計,今年春節以來,淘寶直播的場均觀看人數上升了43.13%,抖音、快手的曰均活躍用戶規模分別增長了38.9%和35.2%。
最初,“直播帶貨”的常見品類為化妝品、服裝、食品等,娛樂消費類產品居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主播當屬“口紅一哥”李佳琦,伴隨著“OH MYGOD!”“買它!”的魔性聲音,2018年3月8日,李佳琦5個半小時的淘寶直播賣出了23000單,完成了353萬的成交量,全網爆紅。隨之,國貨美妝品牌“花西子”聘任李佳琦做品牌推薦官,靠一款口紅創下月銷千萬的紀錄,2019年“雙11”剛開始1個小時成交額就破億。
而如今,直播的品類不斷擴大,賣沙發、冰箱、空調已經是常規操作,賣車、賣房已經慢慢成為拓展品類。
4月2曰,薇婭首次試水直播售房,讓網友看到“直播帶貨”新的可能。但其實,直播賣房并不新鮮,3月10日,阿里拍賣數據顯示,半個月來“線上售樓處”在淘寶直播間里迎來成交高峰,一房產機構l天賣出9套房。
5月5曰晚,碧桂園在抖音平臺的直播購房節著實火爆:共推出覆蓋了6個城市的1.7萬套精品房源,折扣讓利前所未有。在持續2小時的直播中,主直播間連同29個分會場共吸引了近800萬觀眾圍觀,一舉創下房企線上直播新紀錄。據統計,直播期間碧桂園共實現認購約25億元。
作為淘寶直播“女王”,在“直播帶貨”領域,薇婭可以說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個時代縮影。從她的直播間,人們看到“直播帶貨”的無限潛力:賣吃、賣喝、賣美妝;賣車、賣房、賣火箭……似乎沒有賣不出去的東西。
與此同時,全國近4000名法官也看到了“云賣房”的潛力。疫情發生后,法院暫停了網上司法拍賣房源的線下看樣活動。考慮到房產拍賣的特殊性,為了改變當前看樣受阻的情況,法官們另辟蹊徑,利用淘寶直播平臺進行直播看樣。結果也是極為喜人,短短10天,法官們已經通過淘寶直播“賣”出了4套房子外加1個價值千萬的工廠。
在娛樂消費類商品以及房地產賣得如火如荼的時候,知識類商品也坐不住了,“淘榜單”的數據顯示:2月份,中信書店、鐘書閣等200家書店紛紛開通淘寶直播間,“數字閱讀”類直播引導成交量上漲938%。
4月23日世界讀書曰當天,羅振宇在抖音,許知遠在快手,馮唐在知乎,梁文道在天貓,史航在淘寶等平臺紛紛開始知識直播。
其中羅振宇在直播的3個小時里商品銷售額共計19.57萬元,音浪收入共1.75萬元,峰值在線人數達到1.85萬人。雖然這些數字不能跟娛樂消費類商品銷售額相比,但也打開了知識直播在開放平臺上的一扇門。
此外,直播也為農產品銷售打開一扇窗。今年受疫情影響,多地農產品出售受阻。據浙江安吉縣的茶農俞霞飛介紹,整個安吉縣的春茶至少損失4.25億元。但是,疫情也帶來了銷售策略的變化。俞霞飛提到,
自己不僅在線上平臺開店鋪,還準備直播戶外的茶園,帶著觀眾上山采茶。
與此同時,淘寶直播上,1000多個商家發起了一場“不務正業”的跨界賣菜:不管自己是賣衣服還是化妝品,都幫農民賣起了水果蔬菜。他們有的在直播間掛上農產品鏈接,有的在直播中連麥村播主播,雙方現場PK。聯合利華、李寧、海信、嬌韻詩、森馬等14個品牌,還開啟了一對一幫扶農產地,用直播為當地的特色農產品帶貨。
目前,“直播帶貨”持續火爆,業內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不僅直播產品豐富多樣,售賣效果也是好得出乎意料。
攜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以直播的方式4折預售湖州高星酒店,一小時內,創造了2691萬GMV:羅永浩推出“湖北專場”直播,只用了11秒就賣光了6.萬斤的湖北橙子;央視新聞和國美零售合作,“直播帶貨”3小時賣5億……
“直播帶貨”究竟為什么這么火?業內專家表示,除了主播個人效應和品牌折扣誘惑催化外,線上替代線下所帶來的即時性、互動性以及社交化的消費場景,縮短了商品抵達用戶的心理距離,帶來了更便利、更新鮮、更快捷的消費體驗,從而有效提高了商品轉化率,本質上是一種“注意力經濟”或“體驗經濟”的延伸。
“直播帶貨”,是一種線上售賣表演,也是一種在場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