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5月22曰,40只朱鹮,被放養在韓國慶尚南道昌寧郡的牛浦沼澤。
朱鶚屬朱鷺科、朱鶚屬,目前在全球瀕臨滅絕。據了解。在中國。朱鹮的人工繁育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現有朱鹮約2000只。而在韓國。1950年以前,朱鹮作為冬季候鳥是非常常見的、但由于戰爭,其數量逐漸減少。后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天然紀念物第198號。受到國際社會的保護。盡管如此。自1974年在板門店附近發現4只、1977年發現2只、1978年12月發現1只以后,野生朱鸚從此在韓國消失。
在牛浦放養的40只朱鹮,是中國前國家主席胡錦濤在2008年中韓首腦會談時贈送的一雌一雄。和2013年習近平主席贈送的兩只雄性朱鹮。在昌寧郡牛浦朱鹮復原中心成功繁育的結果。
2008年。朱鹮“洋洲”和“龍亭”作為中韓首腦會談的禮物被送抵韓國。這對來自中國的“朱鸚夫婦”,為后來朱鹮的繁育研究做出了巨大貢獻。“朱鹮夫婦”于2009年4月3曰和6曰分兩次產蛋。通過對其中1個進行人工孵化后,昌寧郡牛浦朱鷯復原中心開始了朱鹮的繁育研究。到2013年4月,繁育的朱鹮數已達到19只。
與此同時,昌寧郡迫切希望從中國引進2只雄性朱鹮。以解決朱鹮發生近親交配的問題。同年12月。習近平主席將2只雄性朱鹮贈予韓國。通過人工繁育。朱鹮的個體數不斷增加。2014年10月,在不懈努力之下。終于迎來了6年成功繁育57只的喜人成果。到2019年3月。通過人工孵化方式繁育的朱鹮個體總數增至313只。而嘗試進行的自然孵化也獲得成功。
目前,在2019年5月放養的40只朱鸚中,有27只存活下來,適應了野生環境,其中大部分朱鹮棲息在牛浦沼澤和朱鹮復原中心周圍。考慮到朱鹮離牛浦沼澤越遠生存率越低的問題。昌寧郡在與環境部協商后做出了追加放生的計劃。
現如今,朱鹮已能較好地適應市區環境,不受人為干涉和車輛噪音帶來的影響。韓國環境部也計劃與韓國文化財廳、慶尚南道和昌寧郡一起。對朱鹮的自然生態恢復給予持續支援,并根據朱鹮棲息地擴大情況,簽訂生物多樣性管理合同等,致力于改善朱鹮棲息地環境。
慶尚南道和昌寧郡則計劃利用朱鹮的位置追蹤結果。制定朱鹮棲息地的組成方針書。實施有關地區棲息地的評估。改善朱鹮的自然適應能力。“今后如果每年繁育30只朱鹮,到2029年,朱鹮數將會增加到701只。”慶尚南道相關機構預測。到2029年,如果將每年繁育的30只朱鷯放歸自然。并維持飼養數量的話。那么在自然中生存和繁育的野生朱鷯將達到300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