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鵬
摘要:此文詳細分析了填充墻砌體工程的工藝要求,并研究了填充墻砌體工程的質量控制要點。
關鍵詞:建筑工程;填充墻;砌體工程;施工技術;應用分析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隨之不斷提高,為了有效確保建筑工程的整體施工質量,需要在實際施工的前期準備環(huán)節(jié),加強對有關管理人員的專業(yè)知識技能培訓工作,加強對施工每個環(huán)節(jié)的監(jiān)督管理力度。
一、填充墻砌體工程的工藝要求
(一)材料選用
砌體工程所用的材料應有產品的合格證書及性能檢測報告,塊材與外加劑等材料主要性能的進場復驗報告,不能應用國家規(guī)定的淘汰的材料。填充墻砌塊選用應符合設計圖紙的要求,蒸壓灰砂磚、粉煤灰磚、加氣混凝土砌塊、普通混凝土和輕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在施砌時產品齡期不可以小于28d(宜大于40d),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和輕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不可以和其他塊材混砌。砌體所用的砌塊應邊角整齊,色澤均勻,不應有豎向裂縫和壁肋中的凹形裂紋等明顯缺陷。砌筑砂漿的拌制、應用以及強度都必須滿足有關規(guī)范與設計的標準,采用專用砌筑砂漿砌筑,按照規(guī)定宜使用預拌砂漿[1]。
(二)施工準備
施工前應對結構基層進行質量醚)收,修補質量缺陷,做好工序交接檢查工作,按照設計圖紙在基層上測設水平和高程控制線,作為砌筑施工的基準。填充墻砌體留置的拉結筋應和原結構進行有效連接,留置空間需要和砌體灰縫緊密結合,不能夠彎折來應用,拉結筋未端應設垂直彎鉤,按照規(guī)定進行抗拔試驗,滿足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
(三)砌筑技術
填充墻砌體工程施工的常用操作方法主要有“三一”砌筑法、刮漿砌筑法和鋪漿擠砌法,刮漿砌筑法一般用于平拱和窗臺等特殊部位,鋪漿擠砌法的鋪漿長度不宜超過700mm。“三一”砌筑法,具體指的是一鏟灰與一塊磚以及一擠揉的砌筑方法,因其灰縫飽滿度高、黏結強度大、砌筑質量容易保證而得到廣泛應用。空心砌塊一般采用“反砌、對孔、錯縫”的施工工藝,以保證水平灰縫的飽滿度、豎向荷載的傳遞和砌體的整體性。砌體應內外墻同時砌筑,縱橫墻交錯搭砌,上下錯縫,搭接的長度應該大于砌塊長度的三分之一,轉角處相互咬砌搭接,特殊情況下需臨時間斷處應留置斜搓,斜搓的長度應該大于等于高度2/3,不能預留直槎。砌體灰縫需要橫平豎直,厚度一致,砂漿飽滿,水平灰縫砂漿飽滿度應該大于等于90%。灰縫的厚度宜為8~12毫米,當豎向灰縫比20毫米大時,應灌C20細石混凝土并插搗密實,豎向灰縫飽滿度需要大于等于80%,不應該存在瞎縫與透明縫。灌豎縫應在每皮砌塊校正后進行,先灌縫,后勾縫,勾縫深度距墻表面為3~5mm。構造柱處應砌筑成馬牙搓形式,采用先退后進的施工方式,進退尺寸大于60mm,進退高度宜為砌塊1~2層高度,且控制在300毫米。常溫條件下填充墻每天的砌筑高度不宜超過1.8m,并適時進行砂漿養(yǎng)護[2]。
(四)構造要求
構造柱應置于墻的端部、墻角和T形交叉處,構造柱間距除滿足設計要求外,砌體無約束的端部也應設置。砌塊填充墻和構造柱之間以Φ6拉結筋連接,拉結筋埋在砌體的水平灰縫里,進入每邊墻的長度需要大于等于500毫米,對抗震設防烈度6度、7度的地區(qū),不能比1000毫米小,末端需要有90度的彎鉤。沿墻高每500毫米宜設置通長配筋砂漿帶,配筋大于等于2Φ6,并且和構造柱進行有效連接。框架柱、剪力墻側面和梁底梁面等結構部位應按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預埋Φ6的拉結筋和構造柱、圈梁的插筋,位置應準確,預留鋼筋需采取可靠的防銹蝕措施。小型空心砌塊帶有邊肋,當砌塊受到較大的豎向集中荷載時,邊肋容易被壓壞,施工中應將這些部位在一定范圍內用C20混凝土填實。頂層和底層應在窗臺標高處設置通長現澆鋼筋混凝土梁,高度宜為砌塊高的模數,縱筋大于等于4Φ10,箍筋Φ6@200,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比C20小;其余各層使用鋼筋混凝土窗臺板,嵌入窗間的墻需要大于等于600mm。
(五)質量檢驗
填充墻砌體施工完成后,應及時進行施工質量的檢查驗收,驗收分為主控項目和一般項目。主控項目有砌塊的品種強度性能應達到設計標準,通過查看產品的出廠合格證和檢測報告進行檢驗;砌筑砂漿的強度等級應滿足設計標準,通過查看砂漿試塊的試驗報告進行檢驗;砌體水平和豎向灰縫飽滿度應達到規(guī)范標準,可通過百格網進行現場實測;砌體應同時砌筑,臨時間斷處留搓符合規(guī)范要求,通過目測和鋼尺實測進行檢查;砌體的軸線偏移與垂直度偏差需要滿足規(guī)范要求,通過儀器和鋼尺進行檢查[3]。
二、填充墻砌體工程的質量控制要點
(一)預埋預留
進行填充墻砌體工程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在其中預埋各種水電管線、鐵件、線盒和門窗連接件等,預留各類孔洞和溝槽。這些預埋預留件的位置準確性對后期安裝施工影響很大,同時也會削弱填充墻砌體的截面,成為結構受力薄弱部位,需要在砌筑施工時引起足夠重視。對設計要求的洞口與管道以及預埋件等,需要在砌筑的時候進行預留或預埋,空心砌塊可按設計位置將管線敷設在芯孔內;務必開洞與開槽時,需要使用專用機具鉆洞、切槽,避免捶擊、打鑿;管線埋設、回填需要使用合適的材料,保證密實緊密,抹灰層設置加強網等防裂措施;砌塊與門窗的聯結可采用把預制好埋有木磚或鐵件的混凝土塊與洞口兩邊一起砌筑,混凝土塊規(guī)格應與砌塊尺寸相協調[4]。
(二)防裂杭滲
填充墻砌體整體性相對較差,砌塊與主體結構因材質不同導致溫度膨脹率不一致,開裂滲漏成為其質量通病,應采取相應構造措施重點防控。不一樣的材料基體交接處表面的抹灰,需要設置加強網等方式避免裂縫的出現,加強網和每個基體的搭接寬度應該大于等于250毫米,重點部位墻面應采取滿鋪加強網,并應位于抹灰層中部。門窗上口及窗洞口一般可做成鋼筋混凝土拉結帶,且全長貫通,以增強填充墻在門窗洞口等薄弱部位的整體性[5]。
三、結束語
填充墻砌體工程作為建筑墻體結構中應用最為普遍的技術,在工程施工中必須嚴格遵守相應的施工規(guī)范,確保工程材料和施工工藝的合理性,對施工的各個流程加以管理與控制,以提升填充墻砌體工程的整體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陳剛.關于建筑工程中填充墻砌體工程施工技術的淺析[J].建材與裝飾,2018(23):36.
[2]袁培.建筑工程填充墻砌體工程施工技術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18):177.
[3]滕利紅.建筑工程中填充墻砌體施工技術研究[J].江西建材,2017(07):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