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


大紅花,學名朱槿,也叫扶桑。
“大紅花”為朱槿的俗稱,因為朱槿的花色大多為紅色,所以中國嶺南一帶的人習慣稱之為大紅花。
那么,“朱槿”和“扶桑”這兩個優美的名字,又是怎么來的呢?
關于“朱槿”一名,西晉植物學家嵇(jī)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狀》記載說:“其花如木槿而顏色深紅,稱之為朱槿。”
而“扶桑”這個名字,最早出現在《山海經》中,是傳說中的神木,太陽的居所。
朱槿是灌木,扶桑可是通天神樹,兩者俱名“扶桑”,實則同名異物。
真正以“扶桑”指代“朱槿”,還是源于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東海日出處有扶桑樹。此花光艷照日,葉似桑,因以比之。”




1792年,朱槿登上了英國皇家植物園出版發行的著名自然博物刊物《植物學雜志》,并被命名為“Hibiscus rosa-sinensis”(朱槿的拉丁學名)。
據記載,在17世紀航海時代,歐洲人來到中國后,初次接觸到這種他們從未見過的植物時,認為其復瓣花瓣的外觀酷似玫瑰,故以此命名。從此,朱槿有了“中國玫瑰”之稱。
如今,經過植物學家的培育,朱槿的品種豐富了很多,已有3000余種,花朵既有復瓣的,也有單瓣的。作為馬來西亞國花的“大紅花”便是單瓣的。
美麗的朱槿花開遍了全世界,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多有種植,廣受大眾喜愛。
大紅花最早種植于我國嶺南地區,后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國人下南洋、做貿易,大紅花被傳到了馬來西亞。
在馬來西亞,大紅花象征著莊嚴和高尚。馬來西亞人將大紅花圖案刻在國徽上,印到紙幣上,用這種紅彤彤的花朵,象征自己對祖國的熱愛。
在馬來西亞人的心中,大紅花還是安居樂業、興旺發達的標志,無論是公共建筑、街道兩旁,還是家居庭院,帶有大紅花元素的裝飾隨處可見。大紅花需要生長在陽光充足的地方,位于赤道附近的馬來西亞正符合這一生長習性,當地家家戶戶都可以種植栽培。

朱槿和木槿是炎夏姊妹花,為同科、同屬的植物。因為二者的花朵頗為相似,所以常有人把它們混淆。
木槿花是錦葵科木槿屬植物木槿的花,色澤明艷,非常美麗。
木槿花雖然漂亮,花期也很長,但每朵花的壽命卻很短——僅有一天。因此,木槿花也得了個“朝開暮落花”的稱號。雖然每朵花只開一日,但整棵木槿每天都有大量的花開放,看起來頗為壯觀。在園林中,木槿常被用作花籬或其他灌木的背景。
此外,木槿花也可以作為一種中藥使用,經過專業處理后還可食用。

馬來西亞(Malaysia),地處東南亞,由馬來半島南部的馬來亞和位于婆羅洲北部的沙撈越、沙巴組成,是東盟創始國之一。
馬來西亞的首都為吉隆坡(Kuala Lumpur),是馬來西亞最大的城市。吉隆坡地處馬來半島西岸,是一座對東南亞的文化、教育、體育、財政、經濟、商業、金融都具有很大影響力的國際大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