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霓
摘要: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人們對身體健康給予更高的關注度。根據相關調查研究結果表明,高校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相對不樂觀,不利于高校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然而,導致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下降的影響因素多且復雜,要從根本上提高高校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需制定全面而系統的策略。本文主要分析高校學生體質健康的影響因素,并提出幾方面有效的對策。
關鍵詞:高校;學生體質健康;影響因素;對策
高校學生體質健康,既與學生身心發展息息相關,又與國民素質水平及社會發展之間有密切的聯系。近年來,教育部門對高校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工作給予重視,并開展一系列有效的監測工作,其結果顯示,高校學生的力量、肺活量等體能指標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肥胖率卻呈上升趨勢,不利于學生發展。所以,針對高校學生體質健康狀況而制定可行的策略勢在必行,但必須以明確影響學生體質健康因素為重要依據,確保高校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得以提升。
一、高校學生體質健康的影響因素
目前,高校學生多項體能指標不斷下降,影響其身心健康發展,而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源于多方面,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分別為:首先,社會因素。社會的發展,對高校學生思想觀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產生較大影響。通過調查結果顯示,學生課余時間大多用于上網、交友等方面,忽視體育鍛煉。其次,教育因素。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以體育課為主要途徑,除此之外,參與體育鍛煉少之又少,達不到引導學生有效鍛煉的目的。再次,家庭因素。許多家長對健康有錯誤認識,且更多家長過于關注學生學習、工作等,忽視鼓勵其進行合理的體育鍛煉。最后,學生自我因素。受學生體育態度、興趣等因素的影響,積極主動參與體育鍛煉的人數少之又少,甚至部分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已經淡化,直接引發自我體質健康水平持續下降的問題[1]。
二、提高高校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對策
(一)制定個性化鍛煉方案
高校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具有個體差異性的特征,要提高其體質健康水平,需制定個性化的鍛煉方案。首先,學校負責人注重采取手段而增強學生的健康意識,鼓勵學生積極將健康知識、保健技能等與自身實際相結合,制定可行的鍛煉計劃;其次,校醫、保健教師針對個體學生的體質健康情況,為其制定健身與矯治合二為一的健康方案,引導學生進行科學健身,消除身心疲勞,提高身體素質與體質健康水平。
(二)加強健康教育宣傳與創設有利環境
提高高校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不僅僅是教育部門、體育部門的職責,更是全社會的責任,因而加強健康教育宣傳與創設有利的健康環境是重要的。首先,加大宣傳力度,增強全社會對高校學生體質健康的關注度,以創建社會、家庭、學校三位一體的健康教育體系,共同重視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形成教育合力。其次,創設有利的環境,加強全民健康教育與開展全民健身活動,使之對高校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和影響。最后,學校方面可創建學生體質健康監測體系,完善科學健身信息網絡,并對學生加強跟蹤調查與科學分析,創建個體學生體質健康檔案,為促進學生積極改善自我體質健康不良狀況提供依據[2]。
(三)強化學生體育鍛煉
對于高校學生而言,參與體育鍛煉是尤為重要的,有助于提高自身的體質健康水平。首先,高校方面可創建多樣化的體育社團,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并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專業化的體育技能訓練。基于此,學生不僅能夠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而選擇體育社團,而且可掌握相關體育技能,為增強體育鍛煉的實效性奠定良好條件。其次,組織體育競技比賽,一方面,激發學生的體育鍛煉熱情,另一方面,促進學生之間相互交流體育心得體會,并不斷提高身體素質。最后,關于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成績,測試者及時對予以反饋。為掌握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信息,需進行必要的測試。建議相關人員及時向學生反饋測試成績,使學生了解自身體質健康狀況,從而促使學生結合實際而強化體育鍛煉。
(四)培養學生樹立終身體育意識
對于高校學生而言,保持體質健康狀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其樹立終身體育意識,定期參與體育鍛煉,以提高自身健康狀態。首先,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質健康觀念,激發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增強體育鍛煉的效果。其次,學校方面可定期開展健康知識講座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以增強學生的健康意識和科學運動理念。最后,采取強制性手段與柔性管理相結合的措施,即在前期對學生加以強制性的體育鍛煉約束,并施以柔性管理,逐漸培養學生的體育鍛煉習慣,為其樹立終身體育意識奠定基礎[3]。
三、結論
高校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直接關系社會發展與家庭幸福。現階段,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普遍偏低,其影響因素來自于多方面,要從根本上提高高校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有必要深入了解學生體質健康的影響因素,進而提出有效的對策。通過研究,予以高校方面的建議主要有:為學生制定個性化鍛煉方案、加強健康教育宣傳與創設有利環境、強化體育鍛煉、培養學生樹立終身體育意識。基于此,高校學生體質健康問題必定得以改善。
參考文獻:
[1]馮麗明.高校《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版)測試影響因素與對策研究[J].搏擊(武術科學),2015,12 (11):106-108.
[2]李芳.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體質健康跟蹤調查與對策研究——以湖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為例[D].首都體育學院,2018.
[3]吳雨濃,許麗梅.桂西地區高校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及其學校環境影響因素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5 (06):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