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霽
數字經濟的概念
關于數字經濟的概念,現在有多種提法。有人認為,數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的一種新的經濟社會發展形態。數字經濟是一種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打破時空限制,鏈接各類主體,提供信息、搜索、競價、調配、社交、金融等綜合性服務的新型經濟形態。它構建聯動交互的數字經濟生態,充分采集、共享、利用各類主體的數據,發揮數據生產要素的潛能,匯集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提高交易效率,制定交易規則,維護交易秩序。
2016年,G20中國杭州峰會倡議書將數字經濟定義為“以使用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作為重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的有效使用作為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優化的重要推動力的一系列經濟活動”。
數字經濟是數字技術重構的產業。數字經濟不是一個簡單的生產力、生產方式的轉變。它是生產關系的變化。完整的數字經濟涉及上下游、涉及組織和員工的關系。數字技術重構為產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適應數字經濟發展成為所有產業的新常態。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院長毛基業教授和中關村大數據產業聯盟秘書長趙國棟如此界定數字經濟:以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和數據為必要且關鍵生產資料的商品與服務的生產活動;會形成(或依存于)新的組織間的關系、組織形式與邊界——新的生產方式和生產關系;本質是被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和數據一起重構的產業,統稱被數字技術(DT)重構的產業,或者說數字技術和產業融合。
2020年數字經濟在我國的發展
2020年年初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在此背景下,消費者越來越依賴互聯網進行購物,網紅直播帶貨開展得如火如荼,政府官員紛紛走進直播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現金付款的情況越來越少,使用智能手機掃碼支付的情況越來越普遍。這些都昭示著,家庭生活的數字經濟時代已經到來。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健全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生產要素由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決定報酬的機制”,并強調數據資產作為獨立且必要的關鍵生產要素的價值和作用??梢姡瑪祿蔀樾碌纳a要素,與傳統經濟體中的數據相比,在質、量和作用方面都發生了重大變化,這也為產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數字經濟發展所經歷的3個階段
毛基業教授認為,數字經濟包含3個維度:一是產品的數字化和服務化,產品本身帶有數據搜集和處理傳輸的功能;二是渠道的電商化,開啟線上銷售的新模式;三是組織架構的平臺化,傳統工業化時代金字塔型的組織架構顛倒過來,以客戶為中心的賦能型組織架構成為主導。數字經濟既提高了內部效率,也影響了外部商品形態和服務形態的重構。信息化本質上是把企業的信息流數字化,用信息技術和網絡來處理,所以信息化本質上是提升局部效率,以內部管控為主。數字經濟重構的對象是產品、渠道、商業模式以及企業內部的組織架構。數字經濟對流程、商業模式、產品形態、服務形態進行重構并施加本質影響,更多的是以外部為主要目的。

毛基業教授提出,可以將數字經濟劃分為如下3個階段。
信息化時代:僅使用計算機技術進行數據處理和局部聯接,例如傳統計算機軟、硬件生產,完善企業內部的信息處理業務,提升信息處理和局部聯通效率。
消費互聯網時代:使用計算機技術進行數據處理,加上基于互聯網技術的廣泛內外部聯接,聯通消費者與企業,去除中介。如電子商務,重構了商品流通方式。
產業互聯網時代:運用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和數據重構產業,例如“美的”“京東”和滴滴等;產業端智能制造成了新的風口,變革重構對象已經不僅僅是流通方式,而是更深刻的商品和服務的生產方式。
《數字中國建設發展報告(2018年)》指出,2018年中國的數字經濟規模已經達到了31.3萬億元人民幣,占GDP比重34.8%。從中不難看出,數字經濟經過這幾年的發展,不斷成熟完善,產業互聯網時代已經到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襲,數字化生產、生活方式的優勢凸顯,更加速了人們生活和工作的數字化轉型。
數字經濟的發展深刻地影響著國民經濟中各個產業的發展,同時也影響著每個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與家庭生活緊密相關的家政服務產業也不例外。在數字經濟時代,家政服務產業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