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傳鳳
摘要: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為基礎的材料,在現代建筑工程中起到基礎性的重要作用,混凝土在施工中也容易出現裂縫、破損等情況,因此對于混凝土施工技術和質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過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和相關的質量控制手段進行闡述,以期對相關行業從業人員提供理論借鑒。
關鍵詞:混凝土施工技術;質量控制;應用;管理
一、混凝土材料的選擇
混凝土原材料的組成主要包含有砂、水、水泥、石子等,針對不同類型的建筑工程其比例也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差異。在對混凝土進行配置時,除了原材料本身質量的影響之外,還存在2個因素會對混凝土配置質量造成影響,分別為砂石骨的用量以及原材料的配比。在諸多影響因素當中,原材料的配合比影響最大。如果實驗室配合比與實際施工配合比相差較大,則會對混凝土質量造成不良的影響。當水灰比過大時,混凝十的保水性以及粘聚性就會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到建筑結構的整體穩定性,情況較為嚴重者甚至會使得建筑物表面出現蜂窩現象。如果配置混凝土的含砂率較低,一方面會對混凝土的流動性造成不良影響,另一方面還會影響到混凝土的保水性和粘聚性,進而導致出現骨料離析的情況。因此,要想保證混凝土質量,就必須對混凝土中原材料的各項配比指標進行有效的檢測,將偏差控制在最低。
二、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
(一)混凝土配比技術
混凝土由多項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因此對于水泥、集料、水以及一些外加劑的比重控制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混凝土的具體配比過程中,相關施工人員一方面要根據具體的施工環境和要求進行多項材料的選用和比例調和,另一方面還要考慮到施工成本,通過細致科學的計算,不斷滿足施工過程和成果的經濟性和合理性。在充分考慮施工過程以及施工成本的前提之下,得出的性價比最高的混凝土配置比還要考慮到理論與實踐的差別。這集中體現在混凝土集料的含水量測量上,在進行配比之前,相關技術人員一定要實地測量混凝土集料的含水量。以此為標準計算再加入水的比例,使得混凝土最終達到相關的施工標準。
(二)混凝土攪拌技術
在確定好混凝土的配置比之后,相關的技術人員就需要進行材料的攪拌工作。在這一工作過程中,需要嚴格按照事先計算好的比例進行材料的灌裝和攪拌,并且對于各部分材料的用量誤差都是有具體的規定的。其中水泥及外加劑用量誤差要控制在±1%以內,集料誤差要控制在士2月毛以內,水用量誤差也要控制在±1%以內。除了控制各材料的用量比例之外,相關技術人員還要充分把握攪拌過程中各材料的投入順序,合理控制各部分之間的攪拌過程,以此來達到優質混凝土標準。在攪拌過程中,技術人員要時刻關注材料狀態,對于出現的問題及時發現并實施相關的解決方法。
(三)混凝土澆筑技術
混凝土的澆筑環節關乎整個建筑的施工質量,因此在進行澆筑之前,相關的技術人員要細致檢查模板和鋼筋的設置情況,在充分確定模板支設狀態和內部鋼筋結構的基礎之上,選定特定的方式進行混凝土的澆筑。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要盡可能確保混凝土接縫位置降到最低,防止混凝土濺落現象出現。此外還要不斷確保澆筑過程的連續性,在盡可能縮短混凝土澆筑時向的基礎上,實現澆筑環節的整體性,并最終確保工程質量。
(四)混凝土振搗技術
混凝土的振搗技術與澆筑技術是同時展開的,這項技術的合理進行有助于混凝土各部分之間的均勻分布,有效避免混凝土局部缺失的情況。還能有效排出縫隙間的氣體,提升混凝土的密實程度。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技術人員要注意振搗適度,當混凝土出現下沉變慢、氣泡消失現象時要及時停止振搗過程。不論是機器振搗還是人工振搗,都要保障振搗時間持續在20秒以上,在振搗完成之后要及時檢查邊角部分的密實情況。
(五)混凝土養護技術
養護手段是在上述技術手段實施完之后著手進行了一項過程,它的實施對于保障混凝土的整體效果具有關鍵意義。因此要確保養護及時全面,對于塑性達到標準的混凝土,要確保在混凝土澆筑12小時內實施養護,具體措施是向混凝土表面灑水。而對于塑性低的混凝土,要采取噴霧噴水的手段進行養護。以上兩種情況都要保證養護時間不少于14天,為了降低混凝土開裂概率,相關技術人員還要采取草簾或麻片覆蓋的方法進行進一步保障。
三、混凝土施工技術控制
(一)原材料的質量控制
混凝土的原材料選擇,對于整個建筑工程的影響是基礎性的,因此在原材料的選擇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在原材料選購過程中,相關技術人員要做好把控工作,一定選擇生產資質完備、技術成熟的材料生產廠家。其次要嚴格把關質檢工作,對不合格的材料要及時發現及時處理。最后對混凝土的生產環節要進行嚴格的控制,一旦出現不合格不科學的生產環節或過程,要及時上報并制定相應的解決措施。
(二)施工環節的質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環節的質量控制主要包括材料配比環節和具體施工環節。其中在配比環節,相關技術人員要保障各部分材料的比重符合相應的標準,并確保配比過程的用量明細化。具體來說,在混凝土材料配比過程中任意環節的失誤都會導致后續環節的差錯,例如混凝土中水比重大時就會導致后續混凝土孔隙過多的情況。這就影響了混凝土的整體施工質量,因此要合理把控各部分之間的配比量,保障施工的最終效果。關于具體的施工環節,相關的技術人員要時刻保障施工環節的動態性和整體性。首先在施工環節的起始階段,要布置專門的人員進行材料驗收工作。其次在攪拌及振搗環節也有也要有專門的人員進行實時監控,對于不合理的施工過程及時上報并解決。最后在養護階段,相關的人員要根據溫度及氣候變化轉變其養護策略,及時取舍保濕養護和保溫養護兩種手段,最終達到混凝土施工的完美狀態。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混凝土的制備工作及施工過程影響到整個建筑項目的質量和效果,在施工中要針對混凝土施工各環節做好技術控制,同時還應提升混凝土施工材料的質量管控效力,施工推進中強化各環節質量檢測的管控力度,提升混凝土結構的使用性能。
參考文獻:
[1]張汶乾.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技術要點與質量控制對策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19(3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