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深 姚輝洲 李健

摘要:通過文獻資料法、觀察法、邏輯分析法,對NBA“籃板王”丹尼斯·羅德曼搶防守籃板球的技術特點進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羅德曼的特長技術為搶防守籃板球技術,羅德曼搶防守籃板球的技術組合動作是前轉身搶位→雙腳起跳→單手搶籃板球→將球置于腹前位置。
關鍵詞:防守籃板球動作;技術細節特征
一、前言
眾所周知,在籃球比賽中,后場籃板是防守一方防守能力的一個重要標志:獲得的后場籃板比對手多,說明防守越穩固;在很多情況下,前場籃板的多少,則直接決定比賽的勝負。因此,無論前、后場籃板球,都是反映一支球隊進攻和防守能力的重要體現。特別是在世界籃球最高水平的NBA比賽中,在攻防轉換節奏快、身體對抗頻繁激烈的狀況下,籃板球更是成為加強二次進攻、或防守轉為進攻的基礎,因此,NBA運動員搶籃板球成為人們矚目的需要特別研究的關鍵技術。
迄今為止,沒有見到對籃球運動員搶籃板球的特長技術相關的研究;在NBA其他特長技術研究中,有強調籃球特長技術的特點、培養原則以及培養方法的研究(叢向輝,唐晶,2005);有一般描述NBA運動員的特長技術的研究(劉小明,2011);還有針對籃球特長技術訓練、對策進行的探討(范輝國,經飛躍,2017)。已有研究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沒有從技術動作環節、細節進行分析,也沒有相關數據支撐。本研究另辟蹊徑,選取NBA歷史上榮獲最多的“籃板王”稱號的羅德曼的搶籃板球動作作為研究對象,從技術環節中深入、系統的研究特長技術細節,以達到對搶籃板球技術的進一步認識為目的,為我國的籃球技術教學、運動訓練提供科學依據。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NBA球星丹尼斯·羅德曼的后場搶籃板球動作技術,調查對象為丹尼斯·羅德曼搶防守籃板球的組合技術動作。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高校圖書館查閱有關的文獻,研究搶籃板球相關特長技術;登陸NBA官方數據統計網站、360百度百科查找丹尼斯·羅德曼相關的信息,整理有關丹尼斯·羅德曼的技術特點。
2.觀察法
通過騰訊軟件觀看丹尼斯·羅德曼1997年NBA總決賽的比賽錄像,記錄丹尼斯·羅德曼三場球所搶的進攻籃板球與防守籃板球的數據,并重復回放丹尼斯·羅德曼搶籃板球時,判斷與搶占位置、起跳動作、空中搶球等技術動作的細節,分析丹尼斯·羅德曼在搶防守籃板球的各個技術環節特點。
3.數理統計法
采用頻數統計方法,統計羅德曼1997年NBA總決賽第一、第二、第三場比賽,所搶下的籃板球數據,并進統計分析。
4.邏輯分析法
采用邏輯推理的方法,分析丹尼斯·羅德曼的特長技術,對其籃球特長組合技術進行分析,根據丹尼斯·羅德曼的特長組合技術,描述其特長技術的特點。
三、結果與分析
丹尼斯·羅德曼(Dennis Rodman),身高2.01米,體重95公斤,司職大前鋒,先后效力于底特律活塞隊和芝加哥公牛隊,曾連續獲得NBA7屆籃板王。羅德曼搶籃板球的欲望非常強烈,為芝加哥公牛隊連續獲得3屆NBA總冠軍(1996、1997、1998)立下了汗馬功勞。
羅德曼的身高與NBA中鋒(2.07~2.16米)相比并不占優勢,卻擔任著中鋒搶籃板球的職責。他的搶籃板球技術在NBA運動員當中最為出色,憑借著他出眾的身體素質、強烈的搶籃板球的意識,以及合理的搶籃板球的技術動作,使他在眾多NBA運動員中經過激烈的身體對抗搶到籃板球,因此搶籃板球技術成為羅德曼的特長技術。
(一)搶籃板球類型
搶籃板球是指在籃球比賽中雙方隊員在空間爭搶投籃未中的球。根據籃球技術種類的不同,搶籃板球技術可分為搶進攻籃板球和搶防守籃板球。羅德曼在1997年參加的NBA總決賽中的第一、第二、第三場比賽中,均以首發隊員上場,三場比賽上場的時間分別為33分鐘、25分鐘與24分鐘,共計82分鐘,并在該賽季中獲得籃板王稱號,對其在三場比賽中搶籃板球的觀察統計表明(表1),羅德曼搶籃板球有如下特點:
(1)搶籃板球的次數多、成功率高。搶進攻和防守籃板球總數達到43次、搶進攻和防守籃板球平均達到47.5%;
(2)搶防守籃板球的次數多、成功率高。搶防守籃板球的次數是搶進攻籃板球次數的2倍多、搶防守籃板球的成功率高于搶進攻籃板球近20個百分點。
上述特點說明,羅德曼搶防守籃板球的能力突出,確是一位具有超強搶籃板球能力的球員,同時說明,其搶籃板球特長技術為搶防守籃板球技術。
(二)搶防守籃板動作特點
“搶進攻和防守籃板球都是由判斷與搶占位置、起跳動作、空中搶球動作和獲得球后的動作組成”。
(1)搶占位置(簡稱搶位)是指在準確判斷球的反彈方向、落點的基礎上,“力爭搶占對手與球籃間的有利位置”。防守隊員在一般情況下,均呈背對籃筐、面向進攻隊員、處于對手與球籃間的位置。因此,搶防守籃板球,就采用先堵截、后搶球的策略,即先轉身堵截進攻隊員、后搶球的搶位方式,我們確定搶位的測量指標為前、后轉身堵位。
(2)起跳動作是指隊員在球場上爭取高度及遠度的一種(跳躍)動作方法,分為雙腳起跳、單腳起跳。搶籃板球是防守隊員根據球的反彈方向與落點,迅速的調整好位置后及時完成起跳的。根據起跳技術動作的分類,我們確定起跳動作的測量指標為單腳起跳、雙腳起跳。
(3)空中搶球動作是指運動員跳起騰空后用手抓握籃球。在空中搶球時,根據進攻或防守的位置和球反彈方向,采用雙手或者單手等方法進行搶籃板球。
(4)獲得球后的動作是指搶到籃板球后、在落地以后,應將球緊緊握牢,兩腳分開前腳掌先著地,保持身體平衡,將球置于胸前或者腹前,兩肘外展保護好球,落地后迅速將球傳到同伴手里。
根據上述搶籃板球技術動作分析框架,我們分別統計了羅德曼搶防守籃板球各技術環節的動作指標數據,從統計結果中可看出(表2),羅德曼更多的是運用前轉身搶位置、雙腳起跳、單手搶球和搶到球后將球置于腹前的技術動作,搶到防守籃板球的。
1.判斷與搶位置動作特點
在搶防守籃板球的整個技術環節中,判斷與搶位置是前提。用合理的搶位動作將進攻隊員擋于身后,正確的判斷球的反彈方向以及根據球的落點迅速起跳,是搶防守籃板球的關鍵。
觀察表明,羅德曼在搶防守籃板球時,往往是利用前轉身將進攻隊員擋在身后,上肢向后伸展同時壓住對手下半身的動作來“卡人搶位”。羅德曼的身高在NBA中鋒不占優勢,但其運用前轉身卡位的動作,使其能夠始終緊盯對手、并根據對手沖搶籃板球的情況調整自己的位置,以更快的速度、更有效地將對手卡、擋于身后。羅德曼在搶到位置后,其重心較低,上肢向后伸展壓住對方的下半身,使其能夠運用壯實的身軀擠、靠、壓住進攻隊員,使對手沒有起跳的空間,有效的限制對手起跳搶籃球。羅德曼轉身卡位后,眼睛始終注視球的落點,其對球落點的判斷能力和快速向球的落點移動的能力都比較出色,這在其移動并起跳時往往比對手快一步的狀況中反映出來。
2.起跳的動作特點
在搶籃板球的技術中,起跳動作是決定球員是否具空中優勢并獲得球的關鍵。由于是搶防守籃板球,當防守球員轉身卡位后更多的是原地起跳搶球,羅德曼也是如此。羅德曼搶籃板球起跳的特點是,利用卡位時較低的身體重心、屈曲的身體姿勢、雙腳起跳的方式、超強的彈跳力與爆發力,使起跳發揮出更大力量、從而更快的起跳,并獲得更高的騰起高度。
3.空中搶球動作特點
羅德曼在空中搶球時,運用較多的是單手搶籃板球動作。當羅德曼在空中單手觸球后,手腕快速回旋呈勾手型姿勢將球摘下,然后手臂下拉并快速收回,另一只手輔助護球,隨后雙手持球至胸前或腹前或伸展于無對手的方向,保護好球。當遇到比自己高的進攻隊員,羅德曼還常常運用單手點撥球后再次起跳搶球技術,利用其較強的連續起跳的能力,拼搶二次籃板球。
由上可知,前轉身卡位的技術動作,使羅德曼能夠更快、更有效地將對手擋于身后,搶占有利的搶籃板球位置,其卡位時較低的身體重心和雙腳起跳技術使其能更好的發揮其超強的彈跳力與爆發力,正是這些技術合理的運用,使其能克服身高的弱勢,充分發揮其身體素質的優勢,使其在高手林立的NBA比賽中連續獲得7屆籃板王。
四、結論
通過對羅德曼搶防守籃板球動作研究表明,其搶防守籃板球特長技術要素及其順序分別是:前轉身搶位→雙腳起跳→單手搶籃板球→將球置于腹前位置。動作特點是:羅德曼前轉身卡位后,運用出色的判斷能力觀察球反彈的方向與落點,利用雙腳起跳技術在空中單手搶球。具有連續起跳的能力,空中搶球時四肢伸展幅度大。
參考文獻
[1]范輝國,姚輝洲,經飛躍.籃球運動員特長技術訓練對策初探[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7,25(4):50+135.
[2]劉小明.NBA優秀運動員特長技術分析[J].體育文化導刊,2011,28(2):48–51+67.
[3]張景偉.NBA中鋒特點與球隊戰術的分析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3.
[4]王家宏.球類運動--籃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42.
[5]孫民治.籃球運動教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7:161.
[6]孫民治.現代籃球高級教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52.
(通訊作者:姚輝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