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飛
摘要:運動風險是體育人在運動過程中最為關注的,許多優秀和有潛質的運動員都因其止步,在大好年華就被迫終止了自己的運動生命。所以有許多學者對運動風險進行了研究,試圖找出規避運動風險的方法,幫助運動員延長壽命。本人通過查閱相關運動風險、損傷的文獻資料,發現這些文獻內容基本集中于對損傷的研究,就運動風險的研究尚顯不足。本文旨在就運動風險的概念、特性、分類等內容作一系統思考,為將來更進一步研究損傷的預防及相關法律責任奠定理論基礎。
關鍵詞: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運動風險
一、相關概念
風險是指特定時間或環境下,可能發生的不利事件,即損失發生的可能性概率。運動風險則是指在運動范疇下,可能影響運動目標實現的不利事件發生的概率[1]。
二、運動風險概念解析
(1)風險標是人或物。這里的人包含生理和心理兩個方面,物包含實體物及其上的權利。
(2)存在可能的不利影響。這種不利影響對于人來講可能是造成人身權利的受損,人體的傷害,甚至危及生命,精神方面也可能會受到負面影響和傷害。物的不利影響包含有,可能對物的實體損壞進而造成使用價值的折損,甚至滅失,也可能造成附著于物上的精神價值受損,比如一款限量版運動鞋被他人“捷足先登”穿過。
(3)發生在運動過程中。這里的運動包含運動的人或物、場地環境,其中具有相關運動內容與運動意識更為重要,比如校園中學生穿行田徑場摔倒這種情況不能歸于運動風險范疇。
(4)不利后果存在的可能性。這種不利影響只具有可能性,而不是有風險必然發生損害后果,即風險與損害后果之間不存在必然聯系。
(5)在特定時間或環境下。人體是處在一定的時間、空間之中,任何事情的發生也是發生其中,當人因為運動就會將這個時空特定化。
三、風險與損害后果的關系
風險是可能發生的損害,即運動風險并不必然帶來損害后果。根據風險的概念,知道風險是發生在特定的時間和特定的環境,因此風險造成損害后果還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所以說風險是損失發生的可能性概率,而非必然性,究其原因有以下3方面:
(1)生物的特性是趨利避害的,人具有能動性,面對風險如果不是主觀積極追求自我加害的話,理性的人是不會被動的任由不利后果發生,這時的風險并不必然的轉化為損害后果。
(2)由風險到損害需要具備一定的構成要件,這些條件在可控的情況下,其發生損害結果就是一種可能性的存在。即使是不由人控制的自然事件,也是需要具備一定條件才會引發風險轉化為損害,這個條件也是損害發生的一種可能性存在。
(3)風險發生損失概率與當事者的處置能力有關,當事人應對風險的能力強,風險轉化為損害的概率就低,反之亦然。人行事依靠一定的經驗,在潛意識中會對所要從事的事情進行評估,對風險作出判斷,以指導后續行為,人的預見判斷能力也決定著風險發生損害的程度。
四、運動中風險的存在不可避免(必然性)
(1)運動環境的復雜性。運動環境中可能存在其他運動參與者、場地、器材、溫度、濕度等等因素,這些都會影響人的運動狀態,也就造成身處其中的人承擔一定的風險。環境越復雜、對人的控制能力要求越高,風險越大。
(2)人體的復雜性。運動中的人需要承擔生理方面的壓力,包括肌肉、關節、心血管等等,同時也要承擔心理方面的壓力。這些方面綜合發展的適度,才能保證人體正常運動,免受損害的侵擾。但人總是處于不平衡中,這是有哲學意義的,這也使得運動中的人具有一定的損害風險。
(3)運動技術的不穩定性。良好、穩定的技術是發揮人體潛能、避免損傷的要素。技術不穩定是因為技術存在問題和(或)身體狀態處于低落期,這時運動損傷風險的概率就會加大。這些在運動和訓練中是常態,不可避免。
(4)技術與體能發展的不均衡性。良好的技術可以很好的發揮自身潛能,同時良好的體能是技術的物質基礎。技術的發展與體能要均衡發展,兩者發展上的失衡也會使運動損傷風險的概率加大。而人體體能的發展需要平衡,但不平衡是常態,是發展、變化的,技術如同行駛其上的船,當體能由于各種原因無法支撐技術表現時,損傷的風險就會加大,這種現象在運動中經常出現。
五、運動風險的特性
我國一些學者在其研究中對運動風險特性進行了分析,如譚美峰老師提到“體育運動風險具有突發性、偶然性、不確定性和傷害性等特點,換而言之,體育運動風險是不可預測的,是沒有規律的,是具有傷害性的”[2]。本人通過綜合查閱資料和分析認為有以下7個方面:
(1)客觀性。人存在于客觀世界,人體的直接參與決定了體育風險的客觀性[3]。風險是客觀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風險是獨立于目標體客觀存在的,不是一種存在于主觀的意念。
(2)復雜性。由于運動中的人體處于一個復雜的外部環境,風險又是必然存在的,決定了風險的構成要素、誘發因素很多,這些要素造成風險外在表現的復雜性。
(3)多樣性。人類活動的多樣性決定了風險的多樣性,體育運動中亦是如此。體育運動過程是不斷變化的,有時間的延續和空間的不斷轉化,在這些變化中就存在各種各樣的損傷風險。
(4)風險的隱蔽性(潛在性)與結果的突發性。有些風險事前不為人知,存在隱蔽性,這也是風險損害發生的可能性決定的,使有些風險具有隱蔽性。當風險的各要件具備,在一定的誘因下,損害結果就會發生。由于風險的隱蔽性也就造成其損害結果的突發性。
(5)風險的不確定性。風險發生帶有較強的不確定性。影響風險形成的因素很多,所以風險具有不確定性。
(6)風險存在的必然性。一是外界的不可預知性和不確定性,再就是風險控制因素的綜合性、全面性。其中包括個體,個體外還包括可控環境的內部、外部綜合因素,人不可能完全把它達到一個可控狀態,所以說風險必然存在。
(7)風險存在的特定性。人體運動時,風險發生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之中,當人體運動時這個時間和空間就會被確定并特定化,即風險總是發生于特定時間和環境,所以說風險存在特定性。
六、運動風險的種類
風險種類是指那些可能對賽事產生正面或負面影響的風險源,為了深入、全面地認識賽事風險,并有針對性地進行管理,有必要將風險分類。
1.風險分類的意義
(1)辨析風險的種類,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將風險分類,就能很好的剖析風險成因,有利于找到規避風險的方式和方法。
(2)辨析風險種類,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將風險分類,有利于分清風險的構成要件,進而有利于對損害后果分清責任,找到相應承擔的法律責任主體。
2.種類
(1)可預見與不可預見風險。對于將要或正在進行的活動所存在的風險,能否被預見分為可預見性風險與不可預見性風險。這里所說的預見性是依據正常普通人的一般標準。在一些學者的文章里也有表述,有一些是可知的,但更多的是事前沒有預料到的。可預見的風險比如場地、天氣情況等直接可感知的要素。不可預見的風險比如第三人行為,自然災害等。
(2)自然風險與人為風險。對于將要或正在進行的活動所存在的風險,起因于自然事件還是人有意而為劃分為自然風險與人為風險。自然風險不易控制和改變,但在可預知的范圍內可以規避。人為風險可以通過事前管理、教育,事中現場指揮、調度,事后的總結等措施降低風險概率。
(3)內在風險與外在風險。對于將要或正在進行的活動所存在的風險,是否來源于個體分為內在風險與外在風險。內在風險是由于存在于個體的原因可能引發的風險,比如運動時個體的身體狀況是否符合當下的運動項目及運動強度。外在風險是個體之外的因素,比如教學、訓練時教師(教練)是否盡責,組織過程是否合理等情況,一方面可以避免風險轉變為損害,另一方面也是在一定風險情況下發生損害后的法律責任的辨析。
(4)內部風險與外部風險。對于將要或正在進行的活動所存在的風險,來自組織(團體)內或外部,將風險劃分為內部風險與外部風險。在此討論的內外部具有相對性,一個人是內部,一個班級團體是內部,一個封閉空間內為內部。如何界定內外部,依據實際“控制者”來判斷。內部風險與外部風險都有可能來自其他人和(或)物的引起,內部風險還包括受害者自身原因和管理者原因。區分內外部風險的意義在于,一方面辨明風險來源于組織(團體)內或外,在事前組織者可以更好地做到風險防范,另一方面當風險轉化為損害時,有助于區分是否存在第三方責任。
(5)顯性風險與隱性風險。依照風險的存在形式,可以分為顯性風險與隱性風險,能夠被人所直接感知的就是顯性風險,反之就是隱形風險。區分顯性風險與隱性風險,一方面使主體在分析、預估風險時,更多的去預見那些不被人們“可視”的可能存在的隱性風險,另一方面,當損害發生時可以根據風險的可預見程度,判斷當事人的主觀意圖和承擔責任的范圍。
七、運動風險的構成要件
通過檢索資料及本人分析,認為運動風險的構成要件有風險目標、事實、運動內容、運動意識四個方面組成。其中風險目標是主體范疇,運動意識歸屬主觀意識范疇,事實與運動內容屬于客觀范疇。
(1)風險目標。屬于主體范疇,其包括人和物。人包括人身和精神兩個方面,人身在運動方面可能面臨的風險包括人體健康、肢體完整,乃至生命;精神方面有精神的健康狀態受到不利影響。物的方面存在可能的風險包括物的實體、物上的權利、物上依附的精神利益。
(2)事實。包括行為和事件。行為是人有意識的,事件是不受人的意識控制的事實。
(3)運動內容。運動風險是在運動中發生的風險,所以是在具有一定運動內容情況下的有意識的活動。由于運動風險具有多樣性,所以只有具有了運動內容,運動的時間和空間才能特定化,這時運動風險的各要素才能具體。
(4)運動意識。運動風險是存在于人的運動意識指引下的活動過程中,僅僅身體的活動并不能代表是運動,比如勞動也是一種活動但不是運動,在勞動中承擔的風險就不能界定為運動風險。只要在運動意識的支配下所從事的活動承受的風險才能被界定為運動風險,這點對風險轉化為損害后判定是否屬于運動風險,起決定作用,對后續的法律責任認定也起到決定作用。
八、風險規避
(1)事前。了解環境、思想教育、案例警示。
(2)事中。全程監督、及時處理,損耗后果的擴大也是一種風險,發生損害及時將損害后果減少到最小。
(3)事后。事后總結、完善制度。
九、結論
(1)風險是一種損害的可能性;
(2)風險存在的必然性,要求運動時做好風險防范,完善相關預防制度;
(3)風險構成要件中,運動意識是界定是否是運動風險的關鍵構成要素。
參考文獻
[1] 吳菊花 . 體育運動風險發生因素的研究述評[J]. 體育科技,2019,40(2):62–63.
[2]譚美峰.淺議體育運動風險管理措施[J].才智,2019(06):51.
[3]朱麗麗,侯毓嶺,蔣蘭新.大學生體質將抗測試中運動損傷的調查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0(4):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