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微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不僅有助于課堂教學模式的改變,有效整合語文教學資源,還能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將微課靈活應用于課堂教學之中,營造活躍課堂環境,促進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微課;初中語文;應用
語文在整個初中語文教學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既能不斷豐富學生的知識基礎,又能促進學生文化素養的提升。然而,步入信息時代以來,傳統的語文教學已然無法滿足現代的教學需求,要求教師必須要及時轉變教學方法,有效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诖?,本文就微課在初中語文教學的應用進行了分析與探討,以期有助于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提高整體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
一、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與微課
首先,微課的出現,改變了現有的傳統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借助微課形式營造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幫助學生保持良好的課堂學習狀態,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語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其次,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微課,可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讓學生的學習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隨時可以觀看視頻,使得自己的自主學習更具針對性。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微課,還有助于教師教學計劃的及時調整,從而真正提高教學質量。
最后,微課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不僅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還能幫助教師整合網絡教學資源,從而有效拓展學生知識面,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
二、微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借助微課,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微課的主要特點就是生動、形象。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學習興趣,利用微課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通過增加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當中。與傳統加教學模式相比,創設教學情境,可以讓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抽象的語文文字知識也會變得形象化、直觀化,有效降低學生理解難度的同時,還能不斷提高教學效果。同時,借助微課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積極調動自身情感,豐富學習體驗,從而促進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不斷提升。
七年級課文《黃河頌》的教學中,筆者利用微課給學生展示了黃河的圖片,快速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讓學生對黃河的恢弘氣勢產生更為直觀的感受;然后,播放歌曲《黃河大合唱》,既能活躍課堂氛圍,促使學生主動去誦讀課文內容,加深學生對中華民族精神和黃河偉大精神的感悟。這樣,學生在深入理解課文主題思想的同時,也體會到了文章中的意境之美,更是對中華民族的堅強品格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從而有效激發了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促進學生文化品位與審美情趣的不斷提升。
(二)巧用微課,突破教學重難點,提高教學效率
在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中,通常都是由教師反復給學生進行語言講解,忽視了學生課堂主體性的發揮,最終導致學生不能很好地掌握教學重難點,影響后續學習環節的順利進行。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首先要積極轉變自身教學方式,重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學習重難點知識的熱情;其次,引導學生利用碎片時間,反復觀看微課視頻,可以有效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加深學生對語文學習樂趣的感受,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在引導學生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筆者先給學生播放了一段小孩子們在嬉戲玩耍的微課視頻,引領學生回味自己的童真時代,從而引發學生情感共鳴,深化學生對“魯迅先生對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感情”的體會。最后,學生對作者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也就更容易掌握本課所要學習的重難點,自己的學習效果也獲得了更好的提升。
(三)活用微課,拓展課外知識,豐富學生知識儲備
學生的學習僅僅依靠教材是遠遠不夠的,應該進行適當拓展,有助于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儲備,讓學生的視野變得更加開闊。因此,語文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搜集更多相關的教學資源進行微課設計,實現有效的課外知識拓展。值得注意的是,教師的微課制作一定要符合學生的實際認知和學習能力,難度過高會打擊學生自信心,難度過低則又很難激發學生興趣,如此就失去了原本的教育意義。另外,現如今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已經非常普及,這就要求教師注意學生良好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讓學生自己在網上搜索相關的學習資源,如在線課堂、名師講解等,有助于逐步減少學生在學習中對教師的依賴性,促進學生獨立思考習慣及能力的培養。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靈活運用微課,適當為學生延伸一些相關的課外知識,有助于拓展學生視野,培養學生閱讀古典文學著作的興趣,從而不斷增加學生的閱讀量,促進學生文學素養的培養與提升。
總之,在初中語文中應用微課,有助于增添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點燃學生對語文課堂學習的參與熱情,從而有效提升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及質量。同時,教師還要合理利用微課,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整體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培養。
四川省成都市實驗中學?王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