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無痕不僅是一種藝術境界,更是德育的最終目標。教師在小學生成長發展道路上承擔著引路者的職責,因此需要對學生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進行關注,對學生的生命需求進行關注。無痕德育工作的開展需要情景、需要氛圍,實現財經素養教育與無痕德育的充分融合,能夠小學生在未能感受到教師的教育意圖的前提下,實現教學成果的最大化。為此本文對財經素養教育與無痕德育融合開展的路徑進行探究,旨在強化小學生的財經素養,加快小學生的發展進程。
關鍵詞:小學生;財經素養教育;無痕德育;融合
引言
現如今的社會發展進程中,公民對于理財的個人需求不斷提升,市場上的理財產品玲瑯滿目、五花八門,公民的理財產品應用情況越發復雜。對于當下的學生而言,開展有效的財經素養教育活動,能夠為小學生為了社會生活中財經理財水平的有效提升奠定基礎。實現財經素養教育與無痕德育工作的有效融合,能夠幫助小學生準確理解財經產品,有效應對可能面臨的財經風險。
一、實現財經素養教育在學科教學中的無痕德育融入
(一)滲透于語文課程教學
教師需要梳理出各個學習段與財經素養教育相關的課文內容、作文題材,對于已有的教材或是教學內容進行二次開發、重構,有意識增加或延伸與財經素養教育內容相關的題材。如教師在進行《打折的秘密》此類的課外閱讀材料教學期間,教師需要對課堂教學解耦股進行挑戰,實現對財經素養教育的無痕滲透,同時通過引導學生理解市面上的廣告詞、促銷廣告等廣告信息,加深學生的個人財經素養。
(二)滲透于數學課程教學
財經素養教育活動與小學數學課程教學有著一定的關聯性,數學課程中的相關經濟教學內容,能夠為學生創造更為真實的教學生活情境,可潛移默化對小學生的財經意識以經濟學思維進行強化。如教師在進行“利率”數學課程教學期間,教師可先引導學生對自己家庭的收支情況進行調查,加深學生對于收入與支出內容的了解,設置一個教學情景,抽出一部分的繼續進行理財產品購買,布置學生觀察利率表、理財產品收益率等任務,強化學生對于“利率知識”的了解程度。此外教師可以參考“水價計算、捆綁銷售”等內容結合教材資源創設教學情景,借助無痕德育理念培養學生節約資源、節約經濟的道德理念。
(三)滲透于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
在進行課程教學期間,對于涉及到家庭部分的教學內容,教師可設計與家庭活動相關的教育活動,引導學生開展與消費想干的調查活動,同時也可設計與節假日相關的財經教育活動。如教師在進行春節相關內容教學期間,可開展春節紅包經濟教學活動,告知學生紅包的本質含義,繼而延伸對學生的財經素養教育,借助一系列的的教學活動,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將教學內容延伸至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來,實現對學生無痕式的財經素養教育。
二、實現財經素養教育在班會中的無痕德育融入
教師可在定期開展的班會中開設財經素養教育與無痕德育結合的教育活動,實現對小學生財經素養的有效培養。如針對每年春季開展的班會課程,教師可開設一堂討論如何利用壓歲錢的班會課程。各個學生小組在探討如何利用自己的壓歲錢,繼而無形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此外教師可為學生設計一場“賒與還”的主題班會,借此班會無形培養學生經濟契約精神,讓小學生了解到信貸的真正價值內涵。
三、實現財經素養教育在德育主題活動中的無痕德育融入
小學教師定期組織財經素養教育周,設計一系列以財經素養教育為主題的教育活動。財經素養教育活動的開展能夠選擇以學生社團組織為單位,由學生自主選擇主題探究活動開展探究式學習。需要注意的是,小學教師所設計的財經素養教育活動,需要具備真實感與時代性,確保學生能夠在較為真實的實踐環境中探索學習,幫助學生養成財經素養活動探索的興趣。如教師可為學生開展以“旅行研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參與過程中,感受到錢從何處來,又能用于何處,如何實現將錢花到刀刃上的目的,借助一系列既有意義又有趣味德育主題活動,繼而有效培養小學生的財經素養。
四、實現財經素養教育在家庭教育活動中的無痕德育融入
教師不僅需要從學校角度挖掘財經素養教育資源,同時也要結合家庭教育實現財經素養教育的無痕融入,培養小學生理性消費的生活習慣。教師可在家長會與其探討如何培養學生財經素養的路徑,讓家長想學生灌輸精打細算的消費理念。家長可要求學生在家庭中借助勞動換取自己的零花錢,開展家用信用卡調查和打工社會實踐活動等財務素養教育活動,有意識培養小學生的自力更生理念。
結語
總而言之,實現財經素養教育與無痕德育的充分結合,歸正小學生大手大腳消費的生活習慣,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財經理念,實現無痕德育價值的有效實現。
參考文獻
[1]張男星,譚俊英.財經素養教育:何以所需? 以何應需?——學生與經濟生活的關系視角[J].大學(研究版),2020(06):35-40.
[2]黃偉,劉燕.我國財經素養教育研究對小學財經素養課程開發的啟示[J].大學(研究版),2020(02):41-45.
[3]朱婭君,陳萍.小學生財經素養培養與課堂教育融合路徑初探[J].新生代,2019(02):47-50.
楊紅菊?廣東省東莞市松山湖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