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戀愛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培養大學生正確戀愛觀是高校教育者義不容辭的責任。近幾年,高校戀愛發展逐漸趨于普遍化與公開化,雖然存在美好而浪漫的積極戀愛觀,但也會受到內外界環境因素影響而出現錯誤的戀愛觀。基于此,高校教育者應正視學生錯誤的戀愛觀,加強分析戀愛觀并積極探尋科學合理的戀愛觀教育,及時糾正學生戀愛觀偏差問題,幫助他們擺正心態形成積極健康與理性負責的戀愛觀。
關鍵詞:大學生?戀愛觀?教育
一、大學生戀愛觀探析
大學生戀愛觀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經歷建立、推翻與重建的螺旋曲折上升發展過程。面對高校大學生戀愛觀所呈現的千奇百怪問題需正確看待,借助高校教育與引導幫助學生明辨戀愛是否,從而使之形成正確的戀愛判斷并做出正確選擇。加強研究大學生戀愛觀能著眼于學生現實需求與把握學生時代特征,從而提高戀愛觀教育實效性。
(一)戀愛動機呈多元化發展趨勢
戀愛動機是高校大學生進行戀愛行為的內部驅動力,不同類型的戀愛動機會對戀愛過程及結果產生不同影響。當代大學生已具備一定的戀愛認知能力,所以他們大部分戀愛動機以選擇終身伴侶為主,但也有少部分為了追求精神寄托與排除空虛寂寞而去戀愛,更有極少部分發現周圍同學都有男女朋友,為了盲目攀比進行戀愛。基于此,可將大學生戀愛動機分為三大類,第一類以尋找終身伴侶為目的,戀愛過程中能夠認真對待感情;第二類以彌補內心空虛尋找精神寄托;第三類單純滿足身心需求而進行戀愛。在眾多戀愛動機中,絕大部分學生認為大學時代的愛情非常純潔,因此會以尋找終身伴侶為主。此類戀愛動機表明大部分高校大學生對戀愛持嚴謹認真態度,以尋找合適交往對象為出發點進行戀愛,但也伴隨著戀愛動機多元化特征。
(二)擇偶標準呈多樣化發展趨勢
受到諸多社會外界環境因素影響,當代高校大學生擇偶標準也隨之發生了轉變,但擇偶標準與高校大學生自身也有著密切關系。如飛行專業大學生,他們今后發展穩定且不會過多受到經濟因素影響,所以擇偶標準以性格合適、情感共鳴及道德品質為主,經濟條件則會置于最后進行考慮。在選擇交往對象時,飛行專業大學生更加看重對方個人特制,是否與自身志趣相同,此類型擇偶標準比較正確,經濟條件在飛行專業大學生擇偶過程中并未起到決定性作用。這也說明當代飛行專業大學生擇偶時呈現出理性狀態,在擇偶標準方面存在自己獨特見解。
(三)婚姻態度呈理性發展趨勢
以高校飛行專業學生為例,他們對待婚姻態度相對理性與謹慎,面對復雜的學業大部分會反對在校期間結婚,認為各種條件不成熟且會對學習與就業產生影響,但也有少部分會認為順其自然,即不支持也不反對。目前,雖然我國高校解除在校期間結婚限制,但面對畢業后工作地點問題、職業規劃問題及家庭責任問題等,絕大部分學生非常慎重。當高校飛行專業大學生看待愛情與婚姻時,他們大部分會認為婚姻是出于對愛情的責任,也是愛情升華的重要體現,但也有極少部分對兩者關系認知相對模糊,甚至會有學生認為“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這些說明大部分高校飛行專業大學生能夠正確認知愛情與婚姻的關系。
(四)戀愛方式多樣化
在新的歷史背景下,受限于學校、社會、家庭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當下大學生的戀愛方式也出現很大的變動,與以往的戀愛方式有一定的不同。
目前我們已經全面進入到信息化時代,網絡信息技術異常發達,互聯網在各行各業之中有廣泛的運用,對網絡來講,大學生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在互聯網環境下,大學生能夠擺脫孤獨,彼此撫慰,因此目前一些在校大學生開始“網戀”。所謂的網戀指的是網絡戀愛,也就是經常所講的網絡愛情,在這種環境下,網絡戀愛方式并不少見,主要是基于網絡不斷普及及水平不斷提升下的產物,這些都對大學生開放的戀愛管理提供了沃土,因此也有很大的負面影響。
在目前環境下,國內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升,人們對物質的渴求無以復加,很多大學生尤其是女大學生對物質、名譽、金錢等的渴求非常強烈。其中“快餐式”戀愛在大學生群體中也有一定程度的存在,值得教育工作者的我們應該深思。一些學生信奉曾經擁有類型的信條,他們對愛情的心態比較隨意,以游戲的態度面對戀情。
二、大學生戀愛觀教育策略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關于戀愛觀內容相對滯后,教育形式過于單板,難以滿足新時代高校大學生的戀愛發展需求。因此高校教育者需要積極創新戀愛觀教育,堅持以人為本理念滿足大學生情感及現實發展需求,以大學生喜愛的形式進行,結合信息技術全面提高戀愛教育有效性。
(一)滿足身心發展新特點
目前,高校大學生以“00”后為主,他們更喜歡張揚個性追求自我,面對新鮮事物接觸能力較強,對網絡依賴性較高,面對大學生群體所表現出的身心發展新特點,對高校戀愛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育者應具備感知外界環境變化的能力,能夠深入體察學生與社會的改變,不斷增強對教育對象的理論掌握程度。戀愛教育與學生情感發展及切身利益密切相關,所以教育者應樹立以人為本教育理念,在教育過程中將社會要求與思想品德實際相結合,尊重高校大學生個體差異性及主體需求。其次,面對高校大學生戀愛觀所存在的共性及個性問題,不可回避或壓力而需了解這些是大學生身心發展所必須經歷的,否則將會使戀愛教育適得其反。戀愛教育涉及學生情感隱私,雖然新時代高校大學生相對開放,但面對情感問題時仍然會選擇自我消化而不愿意向他人敞開心扉。基于此,教育者應細心觀察學生情感發展動向,體察學生情感波動并選擇合適的閑聊時機進行戀愛觀教育,使他們對戀愛觀、戀愛技巧及藝術產生初步了解,為學生營造輕松溫情的戀愛教育氛圍。當學生心理防線逐漸被打破后,他們便會大膽與教育者進行交談以期望獲取戀愛經驗,教育者也能真正走入學生內心,了解大學生戀愛觀所存在的問題并予以正確指導。
(二)豐富戀愛教育內容
目前,全國各地高校紛紛開設“戀愛課”,在課程內容設置方面獨具匠心非常豐富。可以舉辦以“戀愛禮儀與技巧”團輔沙龍等接地氣的內容,受到大學生群體廣泛喜愛。俗話說:“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部分高校優秀戀愛教育案例可進行借鑒參考,結合學校大學生身心發展需求進行針對性調整與優化,以解決戀愛教育內容缺乏時代特征的問題。除了需要具備時代氣息的戀愛教育內容外,還需要滲透正確的性教育內容。如打破傳統戀愛教育觀念束縛,開展《戀愛學理論與實踐》、《人類的性、生育與健康》等健康課程,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使他們了解性責任及道德。
(三)拓展戀愛教育形式
為了解決大學生戀愛教育形式單板弊端,高校必須積極創新拓展戀愛教育形式,更上時代節奏。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戀愛教育形式吸引他們對戀愛教育的關注,在常規授課基礎上,教育者還可適當增加主題辯論、情境展示等互動活動,使大學生能夠真正將戀愛知識內化吸收。此外,高校教育者應積極開辟第二課堂,以社會實踐形式對大學生進行戀愛教育。如舉辦以戀愛觀為主題的系列講座活動;組織大學生品讀戀愛經典著作,從古人愛情智慧中獲取知識;組織觀看當下流行影視作品,進行鑒賞評析活動,引導大學生對戀愛觀進行積極思考。當然,高校還可引入大型情感類節目片段進行教學,通過專家的建議引起大學生情感共鳴。第二課堂社會實踐活動能夠從不同角度出發進行戀愛教育,使學生能夠實現學以致用以提高戀愛教育實效性。
(四)運用戀愛教育新陣地
網絡已經滲透到學生的生活學習之中,所以教育者需善于運用戀愛教育新陣地,搶占戀愛教育先機,以增強戀愛教育時效性。在新媒體時代下,大學生習慣于在微信朋友圈及微博內曬幸福、吐槽心聲,所以教育者需要把握戀愛教育契機,熟練掌握新媒體的運用技巧。如高校戀愛教育工作者,在班級群內適當推送關于戀愛觀方面的文章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學習,亦或者分享情感體驗拉近師生距離,提高戀愛教育說服力等。此外,高校還可建立戀愛觀教育公眾號,圍繞新時代大學生戀愛現狀及矛盾問題等設置相應功能。在運用時需把握文章推送精準度、互動回應時效性等問題,唯有此才能充分發揮出戀愛教育新陣地的優勢。
綜上所述,高校大學生戀愛觀雖然呈積極向上發展趨勢,但不可避免存在一些戀愛問題亟待解決。高校應重視戀愛觀教育工作,結合新時代學生身心發展特點,豐富戀愛教育內容及拓展戀愛教育形式,善于運用戀愛教育新陣地,以促使大學生形成正確的戀愛觀。
參考文獻:
[1]陳靜.對當代大學生戀愛觀教育的思考[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7):103-104.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劉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