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俊賢 宗蕊 周秀峰 李澤同
【摘要】 世界文學史上優秀的作品眾多,而《傲慢與偏見》是典型英式小說的代表作,其打破了傳統的小說的模式,創新建構小說故事情節,在語言的藝術上,其足以稱為一本具有生命力的小說,品讀一遍就會被其中的故事、思想所深深折服,作者在作品中闡述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能帶給讀者深刻的思考,而在小說中,豐富的人物形象和語言給小說賦予了生機。細膩的文筆和精彩的劇情非常具有品讀價值,基于此,本文在解析了小說《傲慢與偏見》的人物性格的基礎上,對其語言特點進行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 《傲慢與偏見》;人物性格;語言特點
【中圖分類號】I56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0)41-0006-02
一、《傲慢與偏見》作品簡介
《傲慢與偏見》是簡 · 奧斯汀最著名的代表作。簡 · 奧斯汀出生在英國的史蒂文頓。她的代表作還有《理智與情感》和《艾瑪》。《傲慢與偏見》是一部關于婚姻和愛情的小說,是現實和浪漫之間的橋梁。書中描寫了簡與賓利、伊麗莎白與達西、夏洛蒂與柯林斯、莉迪亞與威克姆之間的愛情,女性的“偏見”在相互孕育、相互轉化,對當代電視劇的情節設置和寫作手法有著深刻的借鑒意義。《傲慢與偏見》被評為“世界文學十大最佳小說”之一。在英國公眾評選的“100位最著名的英國人”中,簡 · 奧斯汀名列第70位。《傲慢與偏見》是一部極具生命力的小說。它流傳了200多年,不僅僅是因為它是愛情小說,更是因為它的人生哲學。簡 · 奧斯汀通過講述四段婚姻來展示她的婚姻觀。從她的情感經歷來看,她寫作的目的不僅是為了向后人傳達自己的婚戀觀,也是為了彌補自己的情感遺憾,更重要的價值在于它如何啟發當代青年以正確積極的態度對待婚姻和生活。
二、《傲慢與偏見》的人物性格
(一)伊麗莎白的性格
從大時代看,伊麗莎白形象中最重要的就是她的愛情理想,尤其是在當時的大環境下,男人是社會的中心,女人被視為附屬品,伊麗莎白從不妥協。例如,當達西認為伊麗莎白在等他求婚,而柯林斯認為她一定會向伊麗莎白求婚時,伊麗莎白堅決地拒絕了。由此可以看出,伊麗莎白的訴求不是向社會妥協,而是希望一份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愛情最終能夠實現。伊麗莎白也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威克姆和莉迪亞結婚后,伊麗莎白輕松地讓他們閉嘴,這說明伊麗莎白也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然而,和普通人一樣,伊麗莎白也有缺點。例如,威克姆愛上金小姐后,伊麗莎白實際上有點嫉妒。因此,她覺得,如果她有金小姐那樣的財產,她將是他唯一的意中人。同時,伊麗莎白的倔強,使她在感情道路上經常遇到一些波折。
(二)達西的性格
達西是小說中一個“高富帥”的形象,身材很大,長相也很俊美,但本質上還是有幾分羞澀。性格內向會讓外人覺得達西很傲慢。達西和伊麗莎白第一次見面時,達西給伊麗莎白的印象是非常傲慢。賓利先生想在舞會上把伊麗莎白介紹給達西,達西冷冷地說:伊麗莎白的美貌不足以吸引他。達西知道他在說什么,伊麗莎白也聽得出來,但他一點也不含糊。可見達西在上流社會的傲慢是很嚴重的。事實上,當達西第一次看到伊麗莎白的眼睛時,他就被她吸引住了,但他仍然能夠非常傲慢地面對伊麗莎白,臉上沒有任何表情。從這里可以看出,達西的傲慢也有偽裝的成分。在內心的深處,實際上達西是一個很善良的人。雖然達西在外面看起來很冷漠,但他其實是在追求愛情。比如莉迪亞私奔后,達西很自責,很后悔。他雖然對“妹夫”不滿意,但還是給了莉迪亞一大筆錢,從管家夫人的話里可以看出,達西顯示的“高冷”其實是偽裝的,只是因為他不愿意迎合別人。其實他是一個外冷內熱的人。
(三)貝內特太太的性格
貝內特太太是一個虛榮心很強的人,她有五個女兒,最大的愿望就是女兒們能有個好的歸宿,嫁給那些有錢人。當聽到新搬來的鄰居是個有錢的單身漢時,貝內特太太就按耐不住了,連忙招呼丈夫前往拜訪。說貝內特太太愛慕虛榮,好像也不完全是,和其他母親一樣,她希望自己的女兒過得更好。每一位母親都是偉大的,也是辛苦的,貝內特太太也是,她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到處打聽誰家有錢,希望能將女兒嫁出去。貝內特先生是一個奇怪且幽默的人,他經常諷刺妻子的行為。尤其是這一次,當聽到妻子要自己去拜訪有錢的鄰居時,貝內特先生還諷刺妻子說:“也許鄰居會喜歡上你,畢竟你比女兒們還漂亮。”本以為貝內特太太會生氣,可是她卻以為丈夫在夸獎自己,并沾沾自喜。貝內特太太不懂丈夫的諷刺,不顧外人異樣的眼光,一心只想搞好自己的“事業”。當貝內特先生告訴妻子,五個女兒不值得被人喜歡的時候,總會刺痛貝內特太太的神經:“你怎么能這樣貶低自己的女兒?這樣讓你很開心嗎?你一點也不體諒我衰弱的神經。”對于這一幕,貝內特先生已經習以為常,畢竟貝內特太太經常提到的,就是自己的神經。說到這里,貝內特先生不是一個合格的丈夫和父親,和太太在一起二十多年,只會嘲笑和鄙視太太;對于女兒的事情也不管不問,完全沒有放在心上。
三、《傲慢與偏見》中的人物語言特點
(一)言語中有豐富的話外音
《傲慢與偏見》中豐富的語言塑造了個性鮮明的形象,話中有話也成為這部小說非常典型的特點,例如:在達西和伊麗莎白初次相遇的時候,伊麗莎白和達西先生的對話就是非常有特點的。伊麗莎白告訴達西:“達西先生是不能嘲笑的,”實際上是在說,自己之前的話,都是在開玩笑,而達西是不能嘲笑的,話外音就是達西先生很傲慢。同時達西也沒有落后:“如果有人把開玩笑當作是人生第一目標,最聰明的人也會被弄得荒謬可笑”。這樣就顯示出了達西的自大和好強,剛剛因為伊麗莎白的戲弄而存在的失禮,是因為有人喜歡開玩笑,暗指伊麗莎白。而在兩人第一次相遇,就顯示出了“不是冤家不聚頭”的特點。伊麗莎白在后面說的“達西先生是不能嘲笑的”“我希望我不在其中之列”等等,都是在辯解也是在繼續嘲笑達西,而兩人能聽懂話中的弦外之音,實際上也能推動小說情節的發展。
(二)言語中體現人物情商
語言藝術最大的特點就是體現人物的性格、思想,而語言藝術恰恰能升華這一點,以伊麗莎白和舅媽的對話為例,舅媽不贊同金小姐和威克姆,而與伊麗莎白的對話中,伊麗莎白用非常委婉的語言說出了自己內心的想法,如舅媽詢問威克姆是不是貪圖金小姐的錢財,而伊麗莎白說:“婚姻問題上何謂貪財、何謂不謹慎,圣誕節的時候你(舅媽)擔心他娶我(伊麗莎白),說應該謹慎,而現在有懷疑是在貪圖人家的錢財。”這段語言中,很明顯就能感覺到伊麗莎白的情商之高,先減少對他人有害的陳訴“看您說到哪里去了”,然后在進行自我的陳述。因為舅媽和伊麗莎白的討論并不是明面上討論,因此在說話的時候,伊麗莎白也會盡可能多給別人表揚而減少對自己的贊美,繼而達到一種公平、平等、客觀審視事物的模式。
(三)語言俏皮靈動
作者在作品中更多地將語言描寫放在了突出位置,最典型的是伊麗莎白的語言描寫。在小說中,伊麗莎白最喜歡的人是自己的姐姐簡,對于其他人事實上都或多或少有些“畫外音”,即使是對自己的母親也存在這種現象:當隔壁的鄰居急著給有錢人介紹女兒的時候,伊麗莎白說:“每年有五千磅的收入,誰會管他是不是滿臉麻子。”不是贊同,而是一種無奈和不滿。對于達西,伊麗莎白所表現出的更多的是一種少女的靈動,達西是個有錢公子哥,伊麗莎白諷刺夏洛蒂,“就算把整個德比郡都給我,”也不跟他跳舞,事實上就是在暗指達西,因為達西有“德比郡的一半”,一句話就將少女的天真和靈氣表現出來了,也是對初次見面時達西的傲慢的回應。在《傲慢與偏見》中,這樣的語言描寫也不在少數,給作品本身增添了一股靈氣,用大量的對白體現了人物的鮮明特點,形成了獨特的語言風格。
四、結語
總而言之,《傲慢與偏見》里的語言,最突出的特點是幽默和諷刺并存。研究《傲慢與偏見》的語言特點,目的是了解在刻畫人物、構建情節時所使用的語言的差異,從而更好地欣賞語言所創造的不同情節中的具體場景和人物形象,進而引導讀者更好地理解小說主題。就這一點來說,簡·奧斯汀的作品的價值更加凸顯出來,在19世紀初的英國文壇中泛起一絲漣漪,用平實的語言、豐富的語言、曲折的情節提升作品的藝術價值,這一點是非常可貴的。在《傲慢與偏見》中,太多風格迥異的人物,其語言特征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使是一個配角,都具有自己的特點,而作者用濃郁的英式語言,讓英式文學的精妙之處深入人心。
參考文獻:
[1]朱炫.初探《傲慢與偏見》英式文學語言風格與特色[J].青年文學家,2019,(33):134.
[2]彭靜.由《傲慢與偏見》和《理智與情感》看簡·奧斯丁小說的獨特語言魅力[J].作家天地,2019,(22):6+40.
[3]明麗,吳麗蘭.《傲慢與偏見》英式文學語言創作風格探析[J].牡丹,2019,(15):26-27.
[4]于欣玉.基于《傲慢與偏見》分析英美文學的語言創作風格[J].青年文學家,2019,(14):140.
個人簡介:
鄭俊賢,男,漢族,江西撫州人,研究方向:建筑成本預算控制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