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津銘
中圖分類號:G831.3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20)06-021-02
摘要 全民健身理念的深入使得健身健美操頻繁出現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健身健美操的創新編排。本文分析民族舞蹈因素在健身健美操創編中的融合,通過民族舞蹈的有機融入,使得健身健美操更加多元化,在培養更過愛好者的同時,發揮傳播民間民族文化的作用。
關鍵詞 健身健美操;民族舞蹈;創編融合
健美操起源于西方國家,于上世紀70年代流入我國,并發展為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點體育項目之一。健美操運動本身具備較高的綜合性,其融合了競技體操、爵士舞、舞蹈技巧等多種運動形式,使得健美操的動作變化多樣,風格特點強烈,可對人體的柔韌性、平衡能力、耐力和爆發力做同步訓練。將健美操與民族舞蹈融合,有利于健美操體系的進一步創新完善。
一、健身健美操融合民族舞蹈的原理
(一)技術層面
健美操與民族舞蹈在技術層面上的可融合性體現在二者動作技巧的特點上。健美操的技術動作舒展挺拔、干凈流暢,追求韻律美、力量美與健康美。運動員通過健美操動作、表情和姿態,散發自身的熱情活力感染觀眾,傳遞正確的審美觀念。民族舞蹈動作多來源于真實生活,體現不同民族人們勤于勞動、追求幸福的喜悅、祥和畫面,在舞蹈動作上非常看重肢體的舒展與力量的把控。因此在技術層面,健美操與民間舞蹈的動作要求和傳遞的精神內涵異曲同工,使得二者能夠被融合創編。
(二)文化層面
首先,我國多民族共榮,不同民族聚居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民俗習慣、經濟文化等差異顯著,在長期發展中形成風格各異的民族舞蹈,使得民族舞蹈為現代藝術創作提供了取之不盡的素材和靈感[1]。
其次,民族舞蹈來源于民族文化體系,是民族生活的藝術化、抽象化體現,對于受眾來說,民族舞蹈所承載的民族情感、文化認同是外來藝術形式所不能比擬的。同時,民族舞蹈所呈現出的風格也更加符合國內受眾的審美特點,將民族舞蹈元素融入到健身健美操當中,能夠給人以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感受。
最后,民族舞蹈想要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融入到現代社會生活當中,必須要打破以往的民族生態圈,走出國門培養更廣的受眾群。健身健美操在世界范圍內均有著較高的知名度和認可度,將二者相融合,無疑給民族舞蹈國國際化帶來更有效的途徑。
二、健身健美操融合民族舞蹈的方案
(一)融合途徑
在明確健身健美操與民族舞蹈融合的可行性之后,需要找出二者的融合途徑,進而構建更詳細的融合編創方案。建設健美操與民族舞蹈的融合途徑體現在二者所共有的元素上,包括音樂、動作和服飾。
1.音樂融合
健身健美操表演中,音樂節奏與健美操動作的韻律、速度、強度相對應。健美操音樂多選用剛勁有力的爵士樂或迪斯科音樂,表演過程熱情奔放,但由于音樂風格缺少變化,容易造成“大同小異”的觀賞感受,帶來審美疲勞[2]。民族舞蹈中的音樂帶有鮮明的民族特色,不同民族的民族音樂別具一格、自成一派,將民族舞蹈音樂融入到健美操創編中,可使健美操音樂更富變化和民族特點,更容易引發受眾的情感共鳴,帶來意想不到的傳播效果。另外,健美操動作編創和技巧編排需要以音樂風格為基礎,因此對音樂風格進行創新能夠為動作、技巧的編排帶來新思路,一舉兩得。
2.動作融合
我國民舞蹈動作多取材于生活,動作技巧的“普遍化”使得民族舞蹈能夠為健美操動作的編創提供更多素材。而不同民族舞蹈體系又在動作技巧上獨具特點,例如,蒙古族舞蹈動作多源于騎馬打獵的生活情境,動作風格粗獷豪放;傣族孔雀舞則講究動作的細致與靈動。多樣的民族舞蹈動作風格給健美操動作創編帶來更大的選擇空間,將多種創新動作融入到健美操規范動作體系當中,使得整套動作既富有變化,又流暢協調,提高其藝術效果。
3.服飾融合
服飾在藝術表演中發揮畫龍點睛、渲染氛圍的作用,使得演出更具辨識度。與民族舞蹈、音樂相同,我國民族服飾也帶有突出的多元化、藝術化特征。在將民族舞蹈融入到健美操創編的過程中,在表演服飾上添加民族服飾元素,可突出強調健美操的民族屬性,使得表演過程更富感染力。
(二)融合要點
健美操與民族舞蹈在音樂、動作及服飾上的融合應保證健美操成套作品的協調、統一性,避免民族元素在健美操中的出現過于突兀而影響整體藝術效果。給出以下健美操與民族舞蹈的融合要點:
1.明確融合目標
在教育領域,健美操與民族舞蹈的融合創編目的主要是使健美操的體育鍛煉效果發揮更為全面,提高成套動作的可觀賞性,同時潛移默化向學生傳遞傳統民族文化,培養民族自豪感。在二者融合過程中,民族舞蹈元素的選擇必須充分尊重健美操原有的風格特點,且要求民族元素的融入能夠輔助健美操教學各項目標的更好實現。第一,所選擇的民族舞蹈動作應符合簡單易學、美觀實用、安全的要求,能夠有效發揮鍛煉身體機能的作用。第二,所選動作需與鍛煉位置相關聯,強化肌肉訓練。第三,所選動作應與健美操強勁有力、連貫流暢的特點相適應,突出健美操的健康美、力量美。第四,合理安排柔性動作的應用情景,例如在競技健美操中,柔性動作主要發揮過渡、調節運動量的作用,而不作為正式動作出現。
2.加強信息收集
加強信息收集能夠讓健美操創編者對健美操藝術體系的發展狀況有更全面的了解,通過視頻觀看、交流學習,了解不同國家和地區健美操動作技巧、音樂、結構上的特點和創新點,合理汲取創編經驗,并將其融入到之后的健美操創編工作中,提供更加符合現代審美習慣且富有創新性的成套作品。
(三)融合方案
以健美操與民族舞蹈的音樂融合為例,對二者的融合方案做詳細介紹。
1.音樂選擇
音樂是健美操作品的核心構成要素,也被視為健美操的靈魂,在健美操表演過程中,音樂是表演者動作技巧輸出的基本規格,同時發揮強化情感表達、渲染作品氛圍的作用。因此在選擇民族舞蹈音樂時,應確保音樂與健美操的動作、節奏及情感表達特點相契合。健美操作品的整體風格熱情奔放,講求動作韻律和節奏感,為使民族舞蹈音樂與健美操動作有機融合,應盡可能選擇節奏感強、旋律變化多樣的民族音樂。在該原則的基礎上,可優先選擇具有民族區域代表性、在大眾范圍內有一定知名度的音樂作品,使得健美操作品更能激發受眾的情感共鳴[3]。相同的,此類音樂對于健美操表演者來說也更為熟悉,能夠更深刻的把握音樂內涵,進而充分地帶動表演者的情緒,呈現出更完美的表演效果。除傳統民族舞蹈音樂作品外,帶有鮮明民族特點的現代音樂也可被納入到選擇范圍當中。這類音樂作品本身即經過精心編排,民族色彩與現代音樂藝術特征兼具,多可整首使用。
2.音樂制作
在確定具體的音樂作品后,需反復聆聽音樂,把握音樂節奏的變化規律及音樂結構,結合音樂所表達出的情緒,判斷是否可全曲使用,或截取其中部分進行拼接。在聆聽過程中,健美操創編者要去體會民族音樂所傳遞出的情緒情感、思想理念,將頭腦中的健美操動作、技巧穿插到音樂旋律當中,對音樂不同旋律節點進行動作想象,進而對健美操動作的選取、編排有更清晰的把握。在音樂剪輯方面,市面上現有的音樂剪輯軟件功能已非常完善,通過簡單操作即可將音樂片段連接為過渡順暢的整首音樂,以確保后期健美操表演各個小節的連貫性。但需要注意,音樂剪輯應盡量不破壞原本的音樂結構,由此形成的剪輯作品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證完整性,同時又能夠滿足健美操動作輸出、情感表達的要求。
三、結論
民族舞蹈融合給健身健美操創編帶來新的發展渠道,將民族舞蹈的動作、音樂、服飾元素融入到健身健美操作品當中,使健美操作品更具民族特點和多樣性,帶來更優的文化傳播效果。健美操創編者應不斷進行知識積累,了解更多民族舞蹈文化,輸出更具藝術特性的健美操成套作品。
參考文獻:
[1]王明權.少數民族舞蹈融入高校健美操教學模式探究[J].智庫時代,2019(38):249-250.
[2]王思靖,張平.中國特色元素在競技健美操編排中的應用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34(05):116-117.
[3]郭莎.民族健身操與健美操創編元素對比研究[D].云南大學,2018.
作者單位:中南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