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卜源
摘要:目前,以信息網路技術加速創新與滲透融合為突出特征的新一輪工業革命正在全球范圍內孕育興起。廣東省抓住信息技術發展時機大力發展跨境電商,取得可喜的成績,但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進程中,社會分工日益細化,知識更新不斷加快,青年應該努力學習本領,提升專業技能,爭做時代先鋒。
關鍵詞:廣東省;跨境電商;發展歷程;青年擔當
當前,外貿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在傳統外貿發展面臨增速放緩、后勁乏力的情況下,同期的跨境電子商務異軍突起,爆發式增長。作為中國外貿第一省,廣東因勢利導大力發展跨境電商,以新發展理念統領發展全局,不斷增強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2019年,通過海關跨境電商平臺統計的廣東省跨境電商進出口總值1107.9億元,同比增長45.8%,占全國跨境電商總值的59.5%。本文簡要回顧廣東省跨境電商發展歷程,試探索中國跨境電商發展的“廣東模式”,并針對發展過程中跨境電商專業人才緊缺這一突出問題,建議青年學生把握機遇,迎接挑戰。
一、當代廣東跨境電商發展背景
(一)跨境電商的概念
根據百度百科的定義,跨境電商是指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達成交易、進行支付結算,并通過跨境物流送達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種國際商業活動。按照交易對象的不同,跨境電商可分為B2B(Business-to-Business)、B2C(Business-to-Customer)、C2C(C7xstomer-to-Customer)等模式。
(二)廣東跨境電商的興起
1.興起原因
(1)經濟底蘊雄厚帶動跨境電商發展
作為改革開放的先行者,廣東經濟發展態勢良好,經濟總量常年位居全國第一,工業體系完善,產業鏈完整,產業結構不斷轉型升級。
(2)消費升級促進跨境電商進口發展
近年來,廣東居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總體消費水平不斷提升,生活質量持續改善。居民消費觀念從注重功能向注重品質轉變,跨境消費的需求型強。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更刺激了人們對國內產品質量的憂慮以及國外品牌的需求。
(3)網絡技術助力跨境電商發展
互聯網技術的普及使網絡成為滿足消費者消費需求的重要渠道。移動支付便利化,為跨境消費提供巨大空間。大數據、云計算、物流網等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各大電商交易平臺迅速崛起,為跨境電商提供安全穩定的發展平臺。
2.興起表現
廣東一直是電子產品貿易的領軍地區,深圳華強北更是聞名海外的電子產品集散地。2002年左右開始,借助繁榮的經濟發展環境和地緣優勢,廣東深圳和廣州地區的一些企業通過在eBay的中國香港站、美國站等開設店鋪,將電子類產品銷往歐美發達國家,產品雖然單價不高,但利潤較高。
二、廣東跨境電商高速增長階段
(一)政策開放
2014年2月,海關總署增列海關監管方式代碼9610(全稱:跨境貿易電子商務)。2014年8月1日,海關總署發布“56號文”和“57號文”,正式將進出口跨境電商變的有法可依,跨境電商得到快速發展。2014年,被稱為跨境電商的元年。
廣東緊隨其后出臺了一系列跨境電商相關政策:2014年《關于加快跨境電子商務的實施意見》、2015年《廣東省跨境電子商務園區規劃建設的意見》、2016年《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激發市場蘊藏活力,優化營商環境,為跨境電商發展提供了必要的軟環境。
(二)總體發展狀況
1.增速明顯。憑借著龐大的經濟基礎、強大的生產制造能力、毗鄰港澳的地理優勢、便利的物流基礎設施以及創新創業意識,廣東省的跨境電商發展領先全國。自2015年來,在外貿進出口總值增速明顯放緩、甚至出現負增長時,廣東省跨境電商進出口總值以每年超45%的同比增長率,在全國跨境電商發展中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2.發展規模大。2018年廣東出口跨境電商賣家是全國的20.5%。廣東從事跨境電商及相關支持服務的企業超10萬家,從業人員達幾百萬人,基本涵蓋了跨境電商產業全鏈條。產業資源豐富,僅廣州就有上千個專業市場。
3.出口為主。2019年廣東跨境電商出口741.6億元,增長62%,占全國78.6%;進口366.2億元,增長21.3%,占全國39.9%.
(三)城市發展狀況
2012年開始,海關總署批準實施跨境電商務零售進口試點城市,國務院批復設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截止2020年1月,廣東己有廣州、深圳、珠海、東莞、汕頭、佛山6市獲得進出口雙向試點資格。
廣州作為廣東最早獲批跨境電商試點的城市,重視平臺建設、制度創新,率先推出全球質量溯源體系2.0版,在全國率先應用“跨境電商進口統一版信息化管理系統”,試行跨境電商管理備案制,跨境電商總規模連續多年居全國第一。
深圳經濟特區的優勢,吸引全國大多跨境電商大賣家聚集。2018年國家發布《中國13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城市排行榜》,從交易規模、成長空間、產業滲透、支撐環境、平臺集聚5個指標對13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城市進行了總體排名,深圳成為當之無愧的第一。
廣州、深圳憑借傳統外貿資源與先進的產業優勢率先發展,大膽創新,引領全省跨境電商的發展。東莞積極推動加工貿易與保稅物流,近年來跨境電商產業園業務井噴式增長。珠海對接港澳資源、創新通關模式,跨境電商業務量屢創新高。新獲批的汕頭與佛山,雖然進出口體量相對較小,但未來潛力較大。目前,各大城市發展方向與肩負任務不盡相同,廣東省跨境電商市場的活力被進一步激發,形成初具規模的跨境電商產業鏈。
(四)存在主要問題
1.法律法規尚未完善
由于跨境電商是產業新模式,具快速的發展性,而法律制度的制定相對滯后,嚴重制約了跨境電商的發展。雖然政府己出臺相關政策法規,2019年籌劃七年的《電子商務法》正式開始實施,但現有的法律制度依然難以適應跨境電商的發展需求。
2.競爭激烈
浙江電商發展走在前列,網商網貨資源優勢明顯,產品種類齊全,產業集群效應,一路奮進占據了越來越多的跨境電商市場份額。江蘇擁有強大工廠資源和國內電商經驗,
在技術和產業鏈方面擁有良好的基礎。上海工業基礎雄厚,服務設施完善,是長三角地區的龍頭城市與貿易、物流中心。北京有全國領先的鐵路、航空運力系統和全國最大的國際郵件處理中心。福建電商起步較早,政府扶持力度較大。
三、廣東跨境電商的高質量發展狀況
(一)發展狀況
2018年以來,廣東經濟形勢出現積極變化,借助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的良好時機,跨境電商發展動能強,活力足。經過早期“野蠻粗放”的快速擴展,跨境電商進入紅海階段,行業競爭越發激烈殘酷,經營主體開始從草根創業轉向傳統企業和品牌商,企業由價格戰也將轉向品牌差異化、運營本土化的垂直產品線發展。
當前,廣東品牌發展迅速,華為、中興、大疆、美的、格力等信息技術、先進裝備制造等企業品牌的國際化,為廣東跨境電商的發展增加更多底氣。
(二)存在主要問題
據統計,2019年,中國跨境電商人才缺口接近500萬。同年,教育部確定增補“跨境電子商務專業”,自2020年起執行。此前各高校專業課程及體系結構設計不夠科學,校企合作深度不夠,學生缺乏實戰經驗,企業用人成本高,復合實戰型人才極其缺乏。
四、行業發展下的青年使命擔當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在百花齊放的跨境電商浪潮中,青年學生應努力學習知識,提高內在素質,錘煉過硬本領,使自己的思維視野、思想觀念、認識水平跟上越來越快的時代發展。當前跨境電商行業發展需要懂語言、IT系統、物流、運營、稅務、法律的外貿復合型人才,青年學生應該深耕行業專業知識,熟悉平臺操作和運營、物流及支付流程,同時了解國際商務規則、各國文化習俗、宗教信仰等知識,培養創新精神與能力,爭取早日成才,實現從學校到企業的無縫對接,為廣東跨境電商發展添磚加瓦。
五、結語
在“一帶一路”利好政策的推動下,在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背景下,憑借強大的經濟實力與地緣優勢,廣東跨境電商發展必將邁上新臺階。但專業人才緊缺是制約跨境電商發展的瓶頸。當代青年思維活躍,新生事物接受快,探索未知勁頭足,應該在時代發展潮流中牢牢把握機遇,鍛煉自己早日成為跨境電商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謝育玲.跨境電商背景下廣東省對外貿易的機遇與挑戰[J].商業經濟,2016(7):76-78.
[2]張勇.廣東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狀況及問題分析--基于4市相關部門和企業的走訪調研[J].現代經濟信息,2016(5):3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