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曉芳
【摘? ? 要】導學式教學是當前素質教育教學體制下學校學科教學中行之有效的一種教學模式,尤其是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中我就從語文中的作文教學入手,談談導學式教學在教學實踐中的具體應用和更多的創新發展方向。
【關鍵詞】初中語文? 作文教學? 導學式教學? 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1.040
從我國中高考改革之后的內容設置來看,雖然內容上有一定的變動,但是寫作雷打不動地占據著語文考試的“分值主宰”地位,尤其是高中階段,作文直接占據了遠遠超過三分之一的語文考試分值,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學生寫作成績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語文考試的總體分數。并且從教學實際來看,學生在語文學習成績方面呈現出“聚集性”和“極端性”融合的狀況,所謂聚集,就是指在中等以及中等以上的分數段中的學生很難拉開分值差距,一分之差就能夠導致排名差距巨大;而優等生和后進生之間則又能拉開幾十分的差距。這就導致一個顯而易見的現象,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越是前進越是難度加大。并且語文本身就是一門需要積淀才能厚積薄發的學科,寫作能力的提升甚至提升一分都要付出數不盡的努力,但同樣寫作達到一定分值區間后每提升一點都會切切實實地拉開差距。所以,本文中我想重點針對高中的寫作教學展開探究,談談我們應當如何巧借教學改革的春風來實現寫作教學模式的創新,通過導學式教學模式實現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導學式教學是現階段素質教育教學體制之下所呈現的眾多新型教學模式之一,從語文寫作教學實際來看,確實在培養學生能力,塑造學生思維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新時期學校教育中我們強調以人為本,因材施教,那么在教學實際中也呈現出導學式教學、探究式教學等多種教學模式,而相對于其他教學來說,導學式教學是在堅持學生為本的教學原則核心之下,更注重教師的引導作用,尤其是適用于較為抽象的學科知識學習。從語文教學中我們能夠看到,雖然和英語具有相同的學科特性,但是在漢語為主的語言大背景下,語文教學更注重的是學生思維和情感的塑造,因為關于字詞等語言性的內容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已經獲得了深厚的基礎,所以也就更傾向于寫作、閱讀等需要學生發揮主觀思維,調動共情能力的部分。而關于思維的塑造和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寫作考查的是學生思維的綜合運用以及情感表達能力,涉及的內容更全面、更復雜,所以也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啟發和引導,以下我就從導學式教學中的“導學”出發,談談我的教學感受。
一、課前導學,引導學生自主積累,主動探究
對于寫作教學來說,臨陣磨槍是沒有任何作用的。所以作為教師我們在教學中一開始就要給學生樹立起長線作戰的意識,將寫作貫徹于整個語文學習的始終。那么對于導學來說,我們就要從課前開始,充分利用好導學案,引導學生根據導學目標提前進行積累和探究。首先,通過導學案,我們要引導學生針對習作完成習慣性的知識積累。寫作僅僅是整個語文教學中的一部分,并且專門的寫作課少之又少,而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又是一個需要長久戰斗的項目,所以我們可以將寫作融入學生的日常學習中。在導學案制定過程中,將寫作相關的要素,如素材累計、共情能力鍛煉等融入日常預習導學案中,結合課堂教學中需要學習的文章,不論是現代文還是文言文,讓學生習慣于自主搜集資料,如名篇名著的寫作背景、有文采的段落等,從而塑造學生時刻收集素材進行寫作內容和能力積累的習慣。其次,關于寫作的課前導學,我們還可以通過“主題探究”模塊,從思想上引導學生學會主動探究和思考。例如,在寫作課之前三天,我們事先將課堂教學中需要涉及的寫作文體、寫作范圍、主題等通過導學案的形式告知學生,然后明確地列出學生需要進行的課前準備,提出明確的探究要求。使學生在思維方面提前進行準備,引導學生在準備過程中主動思考,并且從思維和邏輯方面事先進行寫作內容和結構的調整,為課堂上的互動奠定基礎。
二、課堂教學中的思維引導
首先,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作為教師我們還要擔負起寫作思維的引導工作。尤其是初中生寫作主要涉及記敘文文體,而記敘文又分為寫景、寫事、寫人等不同的主題,那么,不同主題表達的重點不同,出彩的著力點也不同,作為教師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針對不同的主題寫作方法進行統一的講解,并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形成不同的寫作思路,從而培養學生系統性寫作思維和寫作能力的構建。
其次,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我們還要本著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針對不同學生所擅長的領域不同,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和短板的補齊。例如,我通過考試作文、日常寫作等各個方面充分了解學生偏愛的文體,如初中寫作中最容易掌控的記敘文,將學生分為不同的群體,在課堂教學中一方面可以針對不同群體所擅長的文體,讓學生在課堂上分享擅長的作文;另一方面則反其道而行,針對不同群體的弱項進行寫作思維和寫作能力的補齊。總之保證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既能夠揚長避短,又能夠補齊短板,最終實現寫作綜合素質的提升。
三、應試寫作能力導學和日常練筆習慣引導
寫作雖然根基在于個人閱歷和情感,但是不論是從應試還是日常寫作來看,在內容表達和情感抒發方面都有一定的技巧性,所謂熟能生巧,那么在導學式教學中,我們就要從習慣的養成出發,讓學生掌握方法的同時,正確地認識自己的寫作風格和能力,養成練筆的習慣。首先,寫作練習是寫作教學的最終呈現環節,而對于初中語文教學來說,我們最基礎的就是培養學生的應試寫作能力,教給學生應試寫作方法,讓學生針對應試的特性進行練筆。例如,針對如何寫出出彩的文章開頭,我們引導學生利用引用、排比等修辭,運用開門見山、設置懸念等描寫手法進行分類訓練,既塑造學生的應試寫作能力,也培養學生分類針對性練習的習慣。其次,在寫作教學中,我們要培養學生的自由練筆習慣。除了應試之外,寫作往往是自由情感和意志的表達。所以在寫作練習中,我們可以不限體裁、不限字數和內容讓學生自由練筆,從而培養學生在寫作中敢想、敢表達的勇氣,進而激發學生主動寫作的積極性,逐步塑造學生的自主寫作習慣。
總之,初中階段寫作的分值比重進一步上升,寫作更強調邏輯性和文采性,所以我們在寫作教學中要保持思想上的重視,在教學中除卻以上所提到的導學式教學之外,還要結合寫作教學特性進行教學模式創新,從而為提升教學有效性提供更多可能性。
參考文獻
[1]鄒衍明.新課標下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方法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0(s2):333-333.
[2]王立鳳.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亞太教育,2015(34):7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