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
【摘? ? 要】語文是文化在歷史長河中沉淀的結果,它包含太多的東西。基于此,高中語文的內涵極為豐富,包括語文基礎知識、語文基本技能、人文感知、情操陶冶、文化傳承等一系列內容。所以,“積累”是高中語文學習必須考慮的關鍵性問題。
【關鍵詞】高中語文? 積累? 學習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1.194
語文是語言工具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指導方法,語文是五千年文化傳承的一種具體表現形式,語文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自然需求。對于語文學習而言,其過程將是永無止境的,不斷積累也就成了一種好的選擇。接下來,我們就簡單對高中語文學習進行談論,從積累的重要性入手,弄清學習中到底需要積累哪些東西,以便能夠更好地對語文進行學習,以熟練掌握語文為基礎來弘揚我國五千年的文化,確保其能夠得以持續傳承和不斷發展。
一、高中語文學習中積累的重要性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是《勸學》中的一句話,這句話巧妙地表達了積累的重要性。確實如此,積累對高中語文學習亦十分重要,其能夠對學生的學習起到十分明確的積極促進作用,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有力的支持。
1.積累會對學習態度培養起積極促進作用。學習能力重要,而學習態度也重要。我們稍微用心便會發現,學生在經過小學階段和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習之后,或多或少的都還會有一點無所適從的感覺,甚至完全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其根本原因就是學生沒有具備與學習能力相匹配的學習態度,不能夠順利地完成語文相關的積累。因此,在對高中語文進行學習的時候,學生必須要通過不斷積累來將基礎夯實,以此來培養起更為科學合理的學習態度,確保學習能夠圍繞某一既定目標或方向持續深入。這樣,高中語文學習才會變成一件簡單的事情,學生才會將學習的態度予以端正,開始更為順利地把正在獲取及已經獲取的知識進行整合,輔以充分梳理來使自身語文知識體系趨于完善,從而由“積累”來奠定后續“應用”的堅實基礎,進而確保學生能夠秉持科學的學習態度更為深入、全面、細致地去對語文魅力進行感知。
2.積累的本質也是學習。學習是一個持續性的過程,其間新老知識交替作用,學生能夠借由老知識來學習新知識,也能夠借由新知識來鞏固老知識。高中語文學習中積累其實也是一種學習,既會對老知識進行相應的溫習,又會對新知識進行必要的強化,學生所掌握的知識將會在積累中不斷增值和拓展。這樣,高中語文學習才會得以更為順利地進行,學生在積累中產生的積累意識將會促使其更好地實現語文素養的提升,從而由“積累”順利過渡到“應用”,進而推動學生的語文學習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3.積累會長期作用于學習。積累的方式或方法應該是科學的、合理的、自然的,積累在語文學習中所起的作用不可替代。仔細想來,學生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正式對語文進行學習,慢慢掌握了拼音、字詞、句子等語文基礎知識,開始對一些簡單的古詩進行背誦,而背誦的方法到了高中的時候同樣適用,這就是積累到一定程度后的最直接表現,也是積累重要性的直接體現。從某種層面上來講,積累是學習語文的有效方法,通過觀察獲取需要記憶的信息,對記憶的信息進行歸納,并適時地進行分析,這是一個逐漸遞進的學習過程,更是一個確保收獲盡可能多知識的過程。隨著積累的持續進行,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得以有效激發,將會獲得學習意志的有效鍛煉,將會獲得多種科學學習方法的有效運用。
二、高中語文學習的具體積累
語文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積累對語文學習而言十分重要,即語文學習務必要將積累予以落實。學生需要積累的東西有很多,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語言”“文化”“寫作”三個方面的積累,這是獲取語文知識并成功內化的關鍵性因素。
1.積累語言。語文的本質就是語言,其中“語”是指口頭語言,而“文”是指書面語言。高中語文學習的關鍵在于,學生由寫字和識字為基礎來獲得語文能力的發展,逐漸掌握平時說話和文本閱讀的相關規律并予以深入,而這一切必須要靠不斷積累才能得以順利實現。因此,高中語文學習除了圍繞教材來予以進行之外,學生還要更為積極地去閱讀推薦書目給出的中外經典名著,從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中感受到內涵豐富的人文氣息,讀懂其中所蘊含的思想精神,借此來深入理解我國傳統文化,廣泛聯系世界優秀文學,在真正意義上實現語文的積累,進而將積累作為基礎來進行擁有無限可能的創新。
2.積累文化。語文的本質是語言,而語言的發源是文化,是五千年歷史長河中沉淀的結果,是薪火相傳中民族統一的象征,是血脈相連的家國情懷。因此,高中語文學習的過程就是對文化進行學習的過程,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積累就是對文化的積累,或是從《史記》記載的千年延續中,或是從《離騷》表達的思想矛盾中,或是從《三國志》描述的人物糾葛中,學生開始自然而然地積累起足夠豐富的語文知識和文化常識,才能順利地掌握積累這種綜合性極強的高效學習型方法,進而通過語文學習中的積累來了解文化并運用文化。
3.積累寫作知識。寫作可以說是語文得以有效表現的最佳方式,同時寫作也是語文學習中必須要掌握的一門技能。在高中語文學習中,學生一般會跟隨教師的引導來狠抓大量運用基礎知識并予以不斷深化的閱讀理解,主要是學會使用基礎知識來服務于閱讀理解,使得閱讀能力得以更為持續、穩定、明顯的提高,而對于寫作也就顯得太過于順其自然了。因此,高中學生需在日常閱讀理解進行中予以格外的注意,試著將寫作積累融入日常學習中的各個環節之中,或是在閱讀中鉆研某一字詞的實際運用方法,或是在閱讀中注意對其寫作手法進行深入,或是在閱讀中欣賞優美的句子及段落,在不經意間對寫作方法和寫作經驗進行積累,并通過寫作來檢驗學習并展示成果,進而更好地明確后續學習所需努力的方向及所要達成的目標。
語文學習的關鍵就是“積累”,“積累”無法用其他方法來進行替代,“積累”是使語文得以完完全全展現出其真實面貌的必要手段,“積累”是學生所必須要踐行的學習真理。隨著對高中語文學習積累重要性認識的不斷深入,學生將會清楚地知道積累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手段,開始去對語言、文化、寫作等進行不斷積累,逐漸獲得語文相關認知的不斷深化,最終學生語文綜合能力和核心素養自然也就得到了提升。
參考文獻
[1]馬智國.探究高中語文“積累學習”的策略[J].商情,2014(11):166.
[2]陳棟云.語文知識積累與思維培養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010(00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