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慧玲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電力體制也在不斷改革,供電市場的發展環境也逐漸得到優化。但是,供電所身為供電部門中最基礎的部門,其在實踐工作中還存在著較為嚴重的線損問題,大大增加了電力供應時的成本,還對線路的可靠性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基于此,文章著重對線損的概念及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進行講解,并以此為基礎分析我國供電所在開展工作時存在的線損管理等相關問題,并為解決這類問題提出幾點建議,希望能對相關人員開展工作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供電所;線損管理問題;措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TM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064(2020)11-031-02
DOI:10.12310/j.issn.1674-1064.2020.11.015
當前時代背景下,供電企業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仍存在著一定的線損問題,這類問題嚴重影響了輸電線路的安全,也給電力資源的使用者帶來了許多安全方面的問題。為此,要想有效解決供電所線損管理問題,供電所就要不斷提升線損管理工作水平,并善于從實際情況分析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從基礎上保障我國供電企業能夠更加健康持久的發展。
1 線損及線損管理概述
從線損問題的本質來說,線損的具體含義就是電力資源在通過供電線路進行傳輸和分配時出現的電力損耗和虧損功率的資源浪費現象。根據產電的方式和特點,可分為管理、理論、統計、經濟等方面的線損問題,線損問題直接影響了供電企業自身的經濟效益,也是市場評估供電企業發展經濟狀況的重要參考內容之一。基于此,在開展線損管理相關工作時,相關人員要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通過采用技術創新和經濟管理等具體手段,加強對供電企業經濟效益的管控工作。
2 新常態下供電所線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 缺乏完善的線損管理機制
目前,根據我國供電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國大部分供電所在開展相關工作時尚無完善的線損管理制度,致使線損管理難以有效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去,進而造成供電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較為突出的能源損耗問題,其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體現:
其一,由于現存的管理機制難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難以在線損管理工作中有效發揮應有的作用;其二,線損管理機制過于單一,并且在供電行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未能將現代化的理論融入進來,進而增加了線損管理相關問題發生的概率。
2.2 技術管理存在缺陷
從技術方面分析線損問題,其主要有四個構成因素。在線路設計方面,一般來說供電所管理線損內容主要有兩部分構成,分別是6~10kV高壓線損和0.4kV線損。其中,6~10kV高壓線損的線路設定,不得超過15km的供電半徑,因為線路越長,帶來的損耗就越大。而一些農村地區的低壓線路設計和布局并不合理,并且存在負荷不均衡與配變不居中的狀況,這就導致線損的居高不下。
線路接頭問題主要在于,電工操作過程中會對一些電線線頭進行處理,而一些技術水平有限、責任心不足的電工師傅并沒有對接頭電線進行處理,如接頭線的打線、絕緣、防潮工作做不到位,則會發生短路和斷路的情況。
在日常生活中,電網電源等布局缺乏合理性則很容易給電網線路帶來影響,比如電網線路的故障、超負荷使用和運行等都會引起電網線路的三相負荷不平衡,并且還會出現線路損耗問題。另外,如果線路出現故障后沒有及時進行維護和維修,則很容易出現線路損耗或者長期處于高負荷狀態運行,這就會造成線路的三項負荷失衡。
由于現在都是通過計量系統自動化遠程遙抄,一般選擇計量自動化系統每月1號零時電量進行統計,但因計量管理人員技術或其他原因造成抄表時間滯后,或者因更換電表、更換互感器檔案,沒有及時更新到計量系統造成異常等情況,都會影響用電計量統計效果。
2.3 管理人員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當前,從我國完善線損管理問題的現狀來看,基本存在著相關管理人員自身綜合素質較低的現象,并且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缺乏規范性操作理念。其具體表現可從以下幾方面體現出來:
在參與實際工作時,線損管理的部分工作人員尚無責任意識,這就使得線損管理工作難以進行有效落實,管理工作的開展也難以達到預期效果;部分抄表員不具備高質量的專業能力,不能很好地運用計量系統的相關功能,導致發現線損問題時難以及時處理,進而大大降低了線損管理的工作效率;缺乏對線損問題的正確認識,未能及時對供電網絡中的每個環節開展相關研究工作,并且在實際工作中缺乏一定的規范性理念,導致線損管理工作水平停滯不前,嚴重影響著線損管理工作的實際效率。
3 加強供電所線損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提升線損管理工作水平
在新常態環境下,供電所要想提升自身的線損管理水平,并保障電力資源的經濟效益,就必須要結合市場環境的變化,對自身的線損管理體制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制定出針對不同線損管理內容的管理制度[1]。并在開展線損管理工作時,將各項目的具體內容與正在進行的線損管理相關工作進行有機融合,進而在最大程度上促進供電所實現一體化的發展目標。此外,還可以借鑒其他行業多種管理模式結合的混合型管理模式,并在具體工作中建立起針對性較強的管理部門,并保證在開展現場管理工作時,這類管理部門與其他部門處于同一層次、同一地位,甚至在有些時候要高于其他部門,以此提升線損管理工作的力度,進而突出供電所對線損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
3.2 提升管理人員綜合素質
如何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筆者針對以下幾方面進行了詳細分析:
首先,對現有工作人員開展專業能力培訓工作,進而提升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使之能夠與崗位需求相匹配。其次,對工作人員進行道德素養方面的教育,使工作人員在開展具體工作時,能夠用更高的標準去要求自己,進而更好地履行自身應盡的義務;再次,對現有的人才招聘機制進行改革,從基礎上提升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2]。供電所在進行管理人員招聘工作時,要著重考察招聘人員自身的專業技術能力和理論知識能力,并且開展一些高標準的崗前培訓工作。這樣不僅可以最大限度提升線損管理工作人員的素質,還能為供電所開展線損管理工作奠定堅實的工作基礎。
3.3 加強線損日常監控、異常分析及處理
計量自動化系統的推廣,很好地改善了線損管理工作。首先,通過計量系統的抄表功能,檢查抄表數據、抄表時間變動、電量退補等情況;其次,通過查看計量系統,核查計量資產是否與現場檔案一致、客戶計量表計是否故障、殘舊;檢查變戶關系是否對應,負荷割接情況是否存在問題等;再者,檢查竊電或違約用電情況是否存在、臺區供電半徑是否過長或線徑是否過小、臺區無功補償情況是否正常、臺區三相平衡率是否正常、臺區負載率是否超標等,根據異常情況進行分析及處理,這樣大大提高了線路表計異常情況處理的效率。
3.4 積極進行線路維護工作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日常開展的生產活動對電力資源的需求也變得更加強烈。為此,要想更好地保障線損管理工作效率,供電所就必須要增加對這類工作的技術投入,從而能夠更好地緩解或控制電力資源在線路傳輸中產生的線損問題。在實際工作中,相關工作的技術人員要重視對供電線路的檢測與維護工作,并加強對管理工作的重視。此外,在開展這類工作時,供電所要建立一定的責任制度,劃分責任區,并爭取將具體工作責任落實到個人身上,在發現線路損耗問題時,及時作出應對處理,避免因處理不及時而導致損耗問題加重的現象發生。如發現因線路老化引起的線損問題,可以通過采用更換線路的方式來解決;當發現因線路絕緣皮損壞而加重的損耗問題,相關人員要及時進行檢測維修工作,爭取將損耗問題降至最低;當發現因設備故障產生的線損問題,在無法維修的情況下,可采用更換設備的方式處理這類問題,進而在最大限度上保障供電線路的安全和效率,從而緩解線路中存在的線損問題。
3.5 積極開展用電檢查
用電檢查是用電安全的基礎,也是一種有效保障。為提高客戶的用電意識,維護正常的用電秩序,開展一個長期且持續不斷的用電檢查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開展用電檢查過程中,要通過電視、橫幅、電腦以及移動APP等增加用電知識的宣傳。對于違章用電、竊電等行為進行大力監管,并且實行舉報獎勵政策,加強法律監管力度,使用電檢查常態有效地開展下去。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常態背景下,供電所開展的線損管理工作,是一項需要長期投入且十分復雜的專項管理工作,其所涉及到的環節也較為復雜。因此,要想保證這項工作開展的效率,供電所就必須要規范自身的管理模式,提升員工工作能力及綜合素質,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或完善與線損管理工作相匹配的管理制度,從而最大限度提升企業自身的經濟效益,保障企業能夠更好地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
參考文獻
[1] 張明澤.一個山區供電所的降損之路——淺析河北省淶水縣供電公司鎮廠供電所線損管理[J].農村電工,2013(1):23-25.
[2] 劉宇,李斌,何瀟,等.淺談寬帶載波技術在供電所采集及線損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通信電源技術,2018,35(6):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