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轍倫
摘 要:當前,配網電力工程技術已經逐步向網格化、智能化、差異化領域拓展。如何實施配電網電力工程技術,首先需要做好工程建設的組織措施和技術措施。要科學組織、統籌謀劃、積極調度、強化管控,要確保電力工程質量、統分結合確保工程有序推進,進一步深化配網標準化建設。供電企業要按照配網網格化建設改造項目需求進行管理,加快標準化網架建設。制定配網工程建設差異化技術原則和建設標準。強化配網網格化建設改造項目需求管理,加快標準化網架建設,有效防控安全風險。認真落實配網電力工程技術安全風險防控的若干措施,切實防范配電網工程施工中存在的技術風險。要全面實施配網電力工程立體化、可視化防控工程,健全“三位一體”工程技術措施,推進配網電力工程技術在實際施工中的運用。本文以雙鴨山市郊供電公司開展配網電力工程為例,探討配網電力工程技術的可靠性問題。
關鍵詞:配電網;工程技術;措施標準;成果應用
中圖分類號:TM732 文獻標識碼:A
1 引言
供電公司在開展配電網電力工程建設時,要實施工程建設全過程技術監督。電力工程建設要提前與規劃、物資、施工單位協同聯動,推進新版工程技術標準化實施,要嚴格按照工程施工技術標準在設計、設備制造、工程建設、竣工運維等各環節剛性執行,推動配網電力工程技術的有效實施。在工程施工過程中,要嚴格執行現場標準化作業,嚴控關鍵工藝,嚴把驗收關口。要建立完善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體系,明確管理績效目標,優化體系評價規則,推進體系運轉與實際工程技術深度融合。制定電力工程全過程技術監督細則,進一步加強現場施工技術監督,充分發揮電力科學技術等支撐單位的作用,抓好配網電力工程過程技術監督。做好配網電力工程設備性能、金屬、土建等專項技術監督,及時通報反饋技術監督發現的共性突出問題,推動設備質量全面提高。
2 統籌協調強化配電網工程技術應用,建立“三位一體”保障體系
實現配網電力工程技術的可靠性,就需要加強施工全過程管控。要認真落實電力工程施工的準備工作,科學、靈活、有序安排。要加強工程施工單位動態管理和物資供應保障,創造良好的施工環境,確保按期完成電網工程建設目標。要認真落實“四個保”工作要求,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抓重點、抓關鍵、抓落實,強化重點工作,細化時間節點,壓實責任、加強管控,全力以赴、攻堅克難,按期高質量完成建設任務,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優質高效推進工程建設。
工程建設管理者要抓好統籌協調、監督檢查、服務基層、管理考核等工作;建設單位主要負責人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要確保人員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監督到位、考核到位;強化安全防控,電力工程建設應認真落實“三關”“三到位”等措施,嚴格執行公司科學精準分區分級、做好電力工程安全技術工作指引,壓實各方責任;強化進度攻堅,優化建設時序和組織管理,全面加快工程進度;強化安全管控和建設質量,固化配網工程現場安全管理提升成果,落實配網標準化建設成果,推廣應用新設備、新材料,提升施工效率和工藝質量[1]。
要落實主體責任。細化落實工程技術管控單位、各層級設備管理主體責任。進一步強化屬地化管理,強化各級設備管理部門責任,嚴格專業管理,細化技術分析,嚴肅監督考核,強化生產人員安全、技術技能培訓、到崗到位管理,深入基層,貼近設備,常態化抓好作業風險管控、隱患排查治理等工作。要全面落實可研設計、安裝調試、交接驗收、運維檢修等各關鍵環節設備主人責任,建立設備主人、運維核心骨干人員的激勵機制。深入開展電力工程承載力分析,合理安排施工建設計劃,落實提升工程技術可用率指導意見,多措并舉提升工程建設智能化設備使用率。
3 優化配電網運維監控模式,增強電力工程技術管理力量
地市供電公司在推進配電網工程技術可靠性工作過程中,要不斷深化配網設備全面質量管理。實施配電網工建工程設備可靠性提升行動,持續完善變壓器抗短路能力校核工作,試點開展變壓器技術符合性評估和GIS電氣結構校核,協同做好設備關鍵性能指標抽檢,共同把好設備入網質量關。優化完善供應商設備運行績效評價體系,為選好選優設備奠定基礎,推動配電網工程建設設備向中高端邁進[2]。
配電網工程建設中,要不斷推進設備管理提質增效。建立降損成效量化評價體系,結合電壓、功率因數等數據開展無功配置運行分析,深入推進技術降損。深化新技術應用,確保配電網工程建設適應輸配電價改革,推進資產與投資聯動、規劃和計劃銜接,修訂完善技改大修原則,強化項目造價控制,優化投資重點和時序,提升資金投入針對性、有效性。地市供電企業還要按照配網工程技術專項規劃,認真評估公司工程建設設備管理工作,加強重大問題研究。工程技術應用要統籌考慮電網安全、設備質量、隊伍建設和效率效益,科學編制工程建設專項發展規劃。
在配電網工程建設過程中,要考慮工程竣工驗收后,電網運行時配電網的精益運維成本問題。要在工程建設竣工驗收前,強化缺陷隱患排查治理,推進智能檢測技術應用。開展城區配電電纜網隱患綜合檢查,使得配網接收單相在出現接地故障時,能夠準確定位和快速處置。考慮10kv同期分線線損管理,強化預警督辦和全過程管控。持續加大配電網智能裝備的投入力度,推動配電網運行后檢修施工作業向不停電作業轉型升級。
4 構建工程技術保障體系,加快智能技術的應用水平
地市供電公司在工程建設過程中,要強化電力工程技術精益管控,建立運維、廠家、支撐單位三位一體技術保障體系,發揮專家團隊支撐作用,開展工程技術檢測分析,建立配網設備運行狀態數據共享平臺。深化紅外、局放等檢測技術應用,加快配電網設備集中監控系統建設。推進重要配電線路可視化建設,深化配網設備全壽命資產管理。啟動配電網主設備全壽命成本技術管理,完善信息化支撐手段,提高基層一線成本管理意識。深化實物“ID”建設應用,開展地市公司配電網工程技術應用試點,推進設備管理各環節信息貫通共享,實現設備招標采購、安裝調試、交接驗收等全過程數字化移交,提高設備管理績效。
施工單位要積極穩妥推進配電設備監控職責移交至運維單位,運維單位切實擔負起配電網主輔設備、安防消防等運行監控責任。結合各地實際情況,堅持試點先行、全面推進,加快配電集控站建設,完善主輔設備監控等技術支撐手段,按照“有利于設備安全、有利于人員穩定、有利于應急響應、有利于后勤保障”的原則,充分發揮生產建設單位優勢和力量,因地制宜推進配電設備屬地化管理,提高設備運檢質效[3]。配電網工程技術應用要與推進配網建設運維一體化管理相結合,健全地市配網工程管理支撐機構,完善區域供電服務體系,加強配電專業管理,推進運檢搶一體、中低壓統籌、一二次兼顧的綜合運檢班組建設,促進營配業務高效協同,進一步提升供電服務能力。
要加快管理數字化轉型。工程建設單位要成立柔性工作組,優化工程建設頂層設計和技術方案。加快配電網資源業務中臺建設,推進人工智能模型云服務、內外網移動作業和統一視頻應用。推進新一代配電自動化系統建設,實現各網省配電自動化主站覆蓋率100%,配電自動化線路覆蓋率90%的目標。與此同時,地市供電公司要深入推動設備智能化升級,使配電網工程建設與推進臺區智能融合終端建設相適應,開展地市級配電全景智慧監控建設。加快制定智能設備技術標準,加快推進配電網在線智能巡視系統推廣應用,提升巡視效率和監控強度,提高設備運檢效率。
5 結語
綜上所述,地市供電公司在配電網電力工程建設過程中,要強化施工建設全過程安全管控與技術監督,嚴格按照安全管理規范,重點核查施工計劃實施、風險預警管控、安全規程應用、標準化作業指導書執行、安全質量監督等情況,采取智能化技術手段來協調推進工程建設。施工建設主管部門要強化施工人員職責落實和各項制度的剛性執行,營造安全健康的施工建設環境,施工監理部門要著力強化施工過程監督檢查,從嚴把好施工計劃落實和現場管理等關口,正確處理安全管控與施工進度間的關系,決不允許出現因趕超工期簡化施工流程、弱化安全管理的行為,全面有效規避安全風險,積極為基建項目優質安全推進創造良好條件,確保配電網電力工程建設安全風險能控、可控、在控。
參考文獻
[1] 張新營.對配網電力工程技術的可靠性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07):32-33.
[2] 代崢嶸.淺析配網電力工程技術的可靠性[J].企業技術開發,2017(03):97-98,101.
[3] 劉穎媛.探究配網系統中電力工程技術的可靠性[J].科技創新導報,2016,13(3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