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揚
摘要:課堂文化建設是一個班級內學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是班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地理教學中建設課堂文化,能體現地理教學中師生的思想理念,彰顯了地理課堂的價值取向。如果地理課堂上有課堂文化,其能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地理的教學效率,打造高效課堂。
關鍵詞:初中;地理;課堂文化建設;策略
引言
地理教學中的課堂文化,是學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教師與學生的一個價值取向。地理教師可以從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增強教學的互動性、運用信息技術、推進合作學習的開展、研究模式多樣化的課堂等方面來建設地理課堂文化。一旦形成了地理課堂文化,在以后的地理課堂上,教師和學生都要遵守地理課堂文化。下面筆者會探究如何在初中地理課堂中實行文化建設。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
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就是培養習慣”,如果想要推進地理課堂文化建設,教師一定要為學生打下夯實的基礎,這個基礎就是學生的習慣。我認為想要讓學生有一個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就需要培養學生的反應傾向,讓學生能在學習中將知識進行融合,能舉一反三;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思維習慣,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主動的動腦思考問題,才能有所得;教師還需要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讓學生在課堂上積極主動的參與課堂活動,不擾亂課堂,有學習的自覺性。學習習慣養好了,地理課堂文化建設也就完成一部分了。
例如,在《地形和地勢》的教學中,地理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以下幾點問題:我國地勢的主要特點與影響是什么?我國水能資源的分布與地勢特點的關系是什么?南北走向與東西走向的山脈分別是什么?讓學生通過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聽到的事物來回答問題,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反應習慣,還訓練了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同時教師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行為習慣,應要求每個學生都要進行思考,將自己的答案寫到紙上,上交給教師,教師在學生答題期間應進行巡查監督,防止學生之間的抄襲行為。
二、貫徹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原則
在新課程改革大力推行的背景下,教育部提出:“要把育人為本作為根本要求,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促進學生發展”。所以想要在地理課堂上建設課堂文化,不僅僅要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還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教師需要驅動學生的內驅力來發展學生的天性,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價值,讓學生成為教學的資源與動力。地理教師在建設課堂文化時,可以從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來創設屬于地理課堂的課堂文化。
例如,在教師運用師生之間互動的方法時,可以在《氣候》的教學中,引導學生提出與氣候有關的問題:我國都有什么類型的氣候?都分布在哪里?等問題讓教師進行回答,這樣學生考問教師的互動方式,不僅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還提高了學習效率。
教師在實行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的教學方式時,可以構建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比如在《從世界看中國》的教學之前,因為是新學期的第一節課,教師可以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為學生進行分組,按照上學期的地理期末成績,將學生分成三個等級,地理優等生、地理中等生和地理差等生。將優等生、中等生和差等生打亂,按照優勢互補的原則將學生分組,讓地理成績好的學生帶著地理成績不好的學生一起進行學習,讓學生之間進行互動,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來提升學生的地理成績。
三、構建多樣性的教學模式
教育改革提出在培養學生成才時,要深化教育改革,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探索多種的課堂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質疑能力。教師在建設地理的課堂文化時,一定要構建多種多樣的課堂教學模式,值得注意的是,構建的教學模式一定要具備啟發性與探究性,讓學生參與到課堂的教學活動中,幫助學生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對地理的興趣與愛好,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例如,在《水資源》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舉辦翻轉課堂,實行學生講課和教師聽課的教學模式。教師在舉辦翻轉課堂時結合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為學生進行分組,然后提前一周讓學生進行準備,在正式進行翻轉課堂時,教師實行抽簽制,讓每個學習小組選出代表進行抽簽,按照抽簽的編號來進行學習成果匯報。為了保證公平,地理教師可以請地理組的教師來聽課,為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判。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激發學習小組之間的良性競爭,幫助學生學習,培養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興趣。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地理課堂上建設課堂文化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建設成功。需要教師在平時的地理課堂中先為學生打下良好的習慣基礎,再貫徹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原則,構建具有多樣性的課堂教學模式來一步一步的建設課堂文化。
參考文獻:
[1]石姣.初中地理課堂文化的觀察研究[D].延邊大學,2018.
[1]趙冬梅.初中地理教學中課堂文化的構建模式[J].文化產業,2019,07:58-59.
[3]鐘泱.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班級文化建設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20.
山東省海陽市實驗中學 26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