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同友
中考對成語的考查,基本上以選擇題的形式呈現。識別成語運用中的諸多陷阱,能迅速排查并做出正確選擇。
陷阱一:語義重復,渾然不知
語句中已經表達出一個清楚的意思,又用成語來重復表達這個意思,造成語意重復。例如:
在王老師的耐心講解下,李菁同學突然就恍然大悟了。(2019·湖南·邵陽)
【解析】 “恍然大悟”中“恍然”指“猛然清醒的樣子”,前面加“突然”,造成語義重復。
陷阱二:望文生義,不求甚解
有些成語經過時間的沉淀,脫離了字面意思,衍生出了新的約定俗成的意思。運用時如果依照字面去理解,就會出現望文生義的錯誤。例如:
峨眉山的猴子,或相依相偎,或交頭接耳,或追逐嬉戲,情態各異,栩栩如生。(2019·四川·成都)
【解析】 “栩栩如生”形容藝術形象非常生動逼真,像活的一樣。這里用這個成語來形容活的生物是不正確的。
陷阱三:用錯對象,張冠李戴
有些成語有特定的適用對象,如果移用到其他對象就是錯誤的。例如:
1. 電影《老師·好》中,起初性格各異、調皮搗蛋的學生在老師的教育感召下,走向了成熟。開心相聚的那天,師生們共享天倫之樂。(2019·湖北·孝感)
2. 錦屏山森林公園峰巒峭拔,谷壑幽深,郁郁蔥蔥的樹木鱗次櫛比。(2019·江蘇·連云港)
【解析】 例1中的“天倫之樂”指家庭中長輩和晚輩團聚的歡樂,而例句中的“老師”和“學生”之間沒有親緣關系,所以用錯了對象。例2中的“鱗次櫛比”多用來形容房屋等密集,這里用來形容樹木則不恰當。
陷阱四:不合語境,自相矛盾
成語的運用要符合語境,否則就會自相矛盾,出現錯誤。例如:
相識猶如昨天,離別卻又在即,回首逝去的日子,往事浮光掠影,歷歷在目。(2019·江西)
【解析】 由“相識猶如昨天”“歷歷在目”可知,該句表達的意思是“回首過往,印象深刻”。“浮光掠影”比喻觀察不細致或印象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閃而過的影子,一晃就過去了。這里用“浮光掠影”來形容往事,與“相識猶如昨天”“歷歷在目”相矛盾,不合語境。
陷阱五:褒貶錯用,表達不當
許多成語具有鮮明的感情色彩,或褒揚或貶抑,運用時要多加注意。例如:
1. 用“喜馬拉雅”聽書,填充了人們的“碎片時間”,豐富了生活,大家趨之若鶩。(2019·江蘇·揚州)
2. 當今國際形勢風云變幻,全國人民都期待在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閱兵式上看到中國人民解放軍耀武揚威。(2019·四川·達州)
【解析】 例1中的“趨之若鶩”本義是像鴨子一樣成群跑過去,比喻人們成群地爭著前去,含有貶義,用來形容人們喜歡用聽書填充碎片時間這一積極的學習舉動是不恰當的。例2中的“耀武揚威”意思是炫耀武力,顯示威風,含有貶義,用來形容中國人民解放軍是錯誤的。
<E:\王苗\2020PB\CZ20-15 初中生 20年5期 九年級\PB\大頭針.tif> 實戰演練
1. 選出下面成語運用錯誤的一項( )
A. 文藝晚會《千年之約》在國家大劇院上演,晚會匯聚了“一帶一路”沿線的藝術精華,如詩如畫,美不勝收。
B. 以什么樣的方式迎接即將到來的畢業典禮,同學們的意見空前一致,真是莫衷一是啊!
C. 論讀書,習近平總書記信手拈來文史經典中的金句,指出學習就必須求真學問、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不能滿足于快餐化的知識。
D. 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我們就能匯聚起堅不可摧的力量,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
2. 選出下面成語運用正確的一項( )
A. 在期中考試動員大會上,校長要求我們認真對待考試,遵守考試紀律,做個坦蕩如砥的人。
B. 貝聿銘留給了世人一幢幢栩栩如生的精美建筑,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筑最后的大師”。
C. 今年入夏以來酷暑難熬,這使得原來長期滯銷的空調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熱的商品。
D. 正如世間沒有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在各個行業領域也不可能有一蹴而就的捷徑可走。
3. 選出下面成語運用屬于褒貶錯誤的一項( )
A. 在觀眾震耳欲聾的助威聲中,王強首當其沖,率先跑過終點,奪得遂寧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百米比賽的冠軍。
B.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每位共產黨員都必須堅持原則,保持純潔的黨性,在大是大非面前絕不能首鼠兩端,更不能見風使舵。
C. 極目遠眺,連綿的群山鱗次櫛比,氣勢磅礴,讓我們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D. 我們深情緬懷革命前輩,雖然他們早已離開人世,但他們的恩情我們一直銘記于心,耿耿于懷。
【參考答案】
1. B(“莫衷一是”指不能得出一致的結論,與前面的“意見空前一致”相矛盾。)
2. D(A項成語意思理解錯誤,“坦蕩如砥”形容非常平坦,比喻人直率。根據句意,要表達的意思是學生該做坦蕩、誠實的人,故屬于成語誤用。B項用錯對象,“栩栩如生”是形容藝術形象的,不能形容建筑物。C項用錯對象,“炙手可熱”比喻氣焰盛、權勢大,不能形容商品搶手。)
3. D(A項望文生義,“首當其沖”意思是最先受到攻擊或遭遇災難,所以用在這里不屬于褒貶錯誤。B項中“見風使舵”是貶義詞,在句中運用是正確的。C項用錯對象,“鱗次櫛比”是形容建筑物的,不能形容群山,不屬于褒貶錯誤。D項“耿耿于懷”屬于貶義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