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室內裝飾是一直是與房屋建筑行業緊密聯系的一個重要課題,尤其是隨著我國從高速經濟發展轉變為當下的高質量經濟發展后,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對于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的關注度也明顯提高,室內設計首當其中成為了關鍵內容,引起了廣泛討論。本文以此為出發點,對于新中式風格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進行闡述。
一、新中式概念
早在1958年,我國建筑大師梁思成先生在討論國慶工程會議上提出了“中而新”為上品的建筑設計理念。“中”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優秀基因,“新”是當今時代的創新發展。“中”與“新”的融合顯示出我國建筑文化的獨特性,體現了建筑設計創作的發展方向。近年來,新中式設計吸引了眾多專家學者、企業界的高度關注。2002年,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劉文金教授在南京林業大學主辦的“首屆中國家具產業發展研討會”上,首次提出了新中式家具的內涵,此概念的提出得到了業界的一致認可。
二、新中式室內設計產生的背景
新中式室內設計風格出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1、中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發展得到了快速發展,綜合國力增強,人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使人們有更多的條件去思考室內設計的精神內涵,探索室內居住空間的歸屬感。回顧中國近代室內居住環境的發展,從計劃經濟時代的福利性住房到當今成熟的商品性住房,人們對室內空間有了更為深入的認識。經濟的發展是新中式室內設計得以發展的根本性基礎。2、傳統文化的復興。當下社會,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已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進而提升了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重新再認識。我國有著五千多年的傳統文化積淀,尤其是傳統建筑、園林、室內陳設、家具等造物藝術曾經有著輝煌的成就。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與現代室內設計相結合,表現出極強的適應性,并有著廣泛的受眾群體。3、建筑及室內設計的深入發展。20世紀90年代以后,中國的房地產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在發展初期,西方的建筑設計思想給國內設計領域帶來了嶄新的思想和啟迪。中國本土設計師也在積極探索有益于本民族文化的設計思想和風格,如建筑領域的王澍、家具領域的劉文金等設計師設計出了一批具有中國特色的設計作品,他們的理論與實踐成果對當今新中式的發展都起到了積極的引領作用。
三、新中式室內設計風格特點
1、空間布局的傳承
新中式室內設計風格的空間布局仍然講究對稱。受現代建筑形式和房型設計的影響,這種對稱不再局限于傳統的中式室內空間整體格局的對稱,而是在局部空間中用對稱的手法營造出沉穩大方、端正穩健的空間氛圍,新中式風格注重空間的層次感。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空間的層次感和通透性非常重要。根據住宅使用人數及私密程度的不同,進行功能性空間的分割,如使用窗欞、屏風、“博古架”、組合家具、雕花木門等進行區隔,形成“隔而不透”的層次美。同樣,借景、漏景的空間設計手法運用起來也獨有韻味。新中式風格在空間處理上,利用動靜結合、虛實結合、封閉與敞開等手法來規劃空間,從而使得空間不單調,且層次感十足。
2、新、舊材料的混搭與置換
對于“新中式”來說,在材質上有所創新:新、舊材料結合使用,相互滲透。一方面延用中式傳統材料,延續古典韻味。但由于傳統中式風格的家具多使用珍稀名貴木材制成,不適合大規模生產及普及。而新中式風格的家具,在材質上要求比較寬泛,可以利用先進的技術,達到與傳統材質同樣的效果,如利用木飾面來達到實木的感覺,或者大膽置換為亞克力、不銹鋼、鈦合金等材質,既保留了古典的傳統神韻,又采納了現代的制作方式,重新詮釋了新中式風格,或者與現代家具混搭,彰顯了現代人的審美格調。另一方面可以結合新型材料,如玻璃、不銹鋼、鏡面等,迎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進行全新打造。比如說用雕刻花紋的玻璃代替中式屏風;明式圈椅在保持優雅線條特征的同時,將材質置換成不銹鋼,外加皮質坐墊或絨毛靠背;又如將夾紗玻璃與花梨木材質混搭并制成屏風,古色古香中透著簡潔時尚。未來新中式風格家具將會使用更加環保的新型板材、金屬、玻璃等為原料,更好地服務大眾。
3、色彩的延伸和調整
新中式設計風格色彩不拘泥于傳統,會根據室內整體基調定位選擇適當色彩,盡量降低中式風格中沉重顏色的比重。若是營造“敦厚穩重,端莊氣派”感,可以使用以紅、綠、黃、藍純色調為主的色彩鮮明、富有民俗意味的高調色系,搭配顏色較深的中式家具即可,如酸枝木,或選擇富麗堂皇的花色壁紙,或索性讓墻壁適當留白,總之,可通過背景色的調節,控制空間節奏,同時也可增加空間的層次感。若是營造清新淡雅、富有中國畫意境的氛圍,可選擇原木色系,以無色和自然色為主,能夠體現出居住者含蓄沉穩的性格特點。若是營造時尚、俏皮的氛圍,可選擇白色系,搭配淺卡其色、鏡面或透明色,在家具及陳設色彩配置上,可選擇黃花梨木材質,這類木材顏色相對清雅,與室內整體色調相一致,也可選擇飽和度較高的明黃、湖綠、大紅、梅紅做點綴,形成色彩視覺焦點,讓清新淡雅中帶點活潑感,或增加吉祥氛圍。
4、配飾及裝飾內容的創新
在配飾內容選擇上,新中式室內設計風格在傳統基本配飾上(如字畫、瓷器、古玩、鳥籠、油布傘、掛屏、地毯、紡織品等)搭配現代風格的飾品,或富有其他民族神韻的飾品來體現室內空間氣質和品格,但在設計手法上不限于傳統,可以運用新的設計語言如數字化處理、新的印刷技術等,以不同的表現手法體現出創新。新中式風格在裝飾上往往會摒棄那些復雜繁瑣和精雕細刻的設計,而選擇一種簡潔、明朗、線條化的設計,用簡約大方、疏朗的風格來表現現代居住空間內斂、質樸的氣質。在裝飾內容方面,除傳統素材如字畫、瓷器、織錦和吉祥紋樣外,更多的是通過提煉、概括、重構等設計手法進行創新,給人以全新的視覺感受。
總結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的就是時尚的。新中式設計的精髓是以現代手法演繹傳統精神,最重要的還是要為現代人的生活服務,要符合現代人的生活習慣。所以判斷新中式風格是否成功,一方面要看是否將中國傳統居住文化的細膩情感融入生活,另一方面還要看是否讓生活變得更舒適。設計師需要對傳統中國文化的了解及對當代社會時尚元素的敏感有效結合在一起,并使之相得益彰、水乳交融方可創造出優秀的新中式風格家居設計作品。
參考文獻:
[1]葉志平.吉安五月花酒店空間設計[D].南昌大學,2019.
[2]嚴銳.新中式室內空間設計中的禪意探析[D].吉林大學,2019.
[3]謝文東.基于構成主義理論的新中式家具設計[D].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9.
[4]趙昉凱.磁州窯裝飾元素在現代裝飾畫上的應用研究[D].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9.
[5]楊濤.當代新中式建筑設計研究的應用[D].東南大學,2019.
[6]錢繹竹.現代陶瓷餐飲具新中式設計探索[D].景德鎮陶瓷大學,2019.
作者簡介:李敏(1999.1-),性別:女,民族:漢,籍貫:安徽省銅陵市,學歷:本科,單位:四川輕化工大學,職稱:無,研究方向:室內設計。
(四川輕化工大學 四川省自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