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摘要:閱讀是小學語文學習的重要方式與手段,良性的閱讀可以拓展小學生的知識視野,使他們的文化素養得到顯著的提升,豐富他們的情感世界。整本書閱讀可以有效拓展學生的閱讀量,培養其良好的讀書習慣,對于學生的終身發展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就基于整本書閱讀視角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進行了簡單的探析。
關鍵詞:整本書閱讀視角;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引言
小學生年級較小、個人閱歷不足,適當的閱讀可以提升他們的見識程度與閱歷水平,豐富他們的生活與精神。現代社會豐富多彩的網絡環境使得許多小學生沉迷于電子游戲的世界,對于書本的閱讀逐漸減少,使得許多學生在進行習作與表達時語言空泛、空洞,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多多引導學生進行書本的閱讀,培養其良好的閱讀習慣,助其綜合素養得到提升。
1有效觀察書本封面,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小學生的自控能力不足,好奇多動,精力充沛但專注力不足。想要有效提升小學生對閱讀能力,教師首先應了解他們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在此基礎上對他們開展有效教學,利用興趣來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要讀一本書,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書本的封面,在封面上往往蘊藏著書本內容的部分信息。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書籍封面進行觀察,利用封面中趣味性的圖畫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喚醒他們的好奇心,提高他們對于書中內容的期待感,使其主動進行學習。如在新部編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快樂讀書吧里為同學們推薦了許多有趣的民間故事集,在進行《一千零一夜》這一阿拉伯故事集的學習之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書本封面進行觀賞并思考,“在書本的封面上有一對坐著飛毯的男女,他們為什么會在飛毯上?他們之間有著怎樣的故事呢?”“封面中的財寶和卷頭發商人有什么樣的關系?”利用有趣的書籍封面信息來調動學生的興趣,讓他們滿懷期待進行書本的閱讀[1]。
2開展多維閱讀方式,提升學生專注能力
在進行整本書的閱讀活動中,僅依賴于書本封面帶來的新奇感來支持小學生將書本進行全面的閱讀是遠遠不夠的,教師一定要注意在這一較為漫長的學習過程中不斷對同學們進行鞭策,讓他們一直保持著巨大的新鮮感與好奇心來進行學習。因此在小學語文讀書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書本的內容來不斷對學生進行提問或組織讀書討論活動,利用靈活多維的方式對他們加以引導,以保持他們在讀書時的專注力。如在新部編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快樂讀書吧里為同學們推薦了中外的神話故事集,學生在進行《古希臘神話故事》這一本書籍的閱讀時,見識到了古希臘神話中勇敢的大力士赫拉克勒斯、用草木征服萬物的俄爾普斯、眾神之王宙斯、為人類盜取火種的英雄普羅米修斯、帥氣俊美的太陽神阿波羅等神話形象,因此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人物形象及人物故事來引導學生進行探索,“普羅米修斯是如何為人類盜取火種的?你喜歡普羅米修斯這個人物嗎?”“俄爾普斯為什么可以用草木征服萬物呢?”讓小學生在不斷的思考中進行探索閱讀,從而達到對整本書的精讀、細讀,提高其對神話人物的認識,加深對書籍的理解程度。
3組織學生分享體驗,及時進行情感反饋
在進行讀書體驗活動時,教師不僅要注意對學生專注力的培養,同時也應關注到他們的理解能力與分享體驗的能力。俗話說:“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一本書不同的人來讀也會收獲不同的體驗與感受,適當的交流與分享可以有效拓寬學生的思維視野,使其從更加全面的角度來對書本進行理解。教師可以根據同學們的讀書情況來開展書籍研讀會,讓學生進行思想情感的交流。如在新部編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快樂讀書吧中為同學們推薦了安徒生童話故事集,在這一故事集中講述了許許多多的童話故事,教師可以引導同學們對《安徒生童話》中《丑小鴨》、《拇指姑娘》、《賣火柴的小女孩》等經典的童話故事進行品評,說一說自己的感受,聽一聽其他同學的感受,使生生之間的思維得到有效的碰撞,拓展自身的思考角度,學會更加全面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對同一個人物都有著怎樣不同的看法,使同學們的思想情感得到進一步的升華,培養良好的理解能力與交流溝通思維。
4開展趣味主題活動,提升學生讀書實效
趣味性主題讀書活動可以有效調動同學們的參與性,提高他們參與研讀的興趣,促進其主觀能動性的發揮發展,使其更加主動地參與其中。小學語文單元內容不同,對于課外書目的推薦也有所不同,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單元主題來進行閱讀活動的開展,既能有效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同時對于單元課文內容也有很好的鞏固作用。如在新部編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對古代寓言故事進行了選取學習,并在快樂讀書吧中也為同學們推薦了《中國古代寓言》書目,教師可以以“中國古代寓言”這一主題作為活動主題,開展“古代寓言講故事大賽”等趣味性活動,利用活動的開展來促使其進行自主品讀,了解中國古代的形形色色的寓言故事,并通過自己的理解進行講述。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其主動學習的能力,同時也對古代寓言有更加深入地理解,從而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
5注意進行方法引導,獲取有效閱讀樂趣
良好的方法掌握是通向成功之路的最便捷途徑。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應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及時為他們講解讀書的方法,讓他們通過科學合理的方式來提高讀書的效率,使其更好的對書籍內容進行理解,做到學有所獲。如在新部編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快樂讀書吧中為同學們推薦了《魯濱遜漂流記》這一世界名著,教師可以根據這一名著的內容對他們進行引導,培養他們品讀與感受的能力,讓他們對喜愛的內容進行摘抄與背誦,自主對故事內容進行改編或擴寫,學寫故事梗概,根據不同的故事情境采用精讀、細讀、略讀等不同的方式來進行品味,抑或展開想象,在頭腦中模擬書中的故事場景,加深自己的認識。通過靈活多變的方法來提高同學們的讀書水平[2]。
6引導記錄讀書感受,深化學生情感體驗
讀寫結合是小學語文學習中極為重要的學習方式,讀寫結合既能提高寫作與理解能力,同時也能加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提高他們的思想深度,深化其情感體驗。及時結合書籍內容進行讀后感的書寫,有助于小學生對書籍內容進行梳理,提高自己的情感體驗,促進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如在新部編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快樂讀書吧中為同學們推薦了《西游記》這一經典書目,在西游記中唐僧師徒四人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在天竺國取得真經。在這一過程中他們遇到了許許多多的神仙、凡人與妖怪,發生了許多令人或驚嘆、或唏噓、或感動的故事。面對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與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總有一個人物或者故事令同學們記憶猶新。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自己喜歡的人物或故事進行講解,寫一寫自己的感受,說一說自己喜歡或不喜歡這個人物的原因。通過讀寫結合來達到語文綜合水平的提升[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基于整本書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可以有效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其文化儲備。通過有效觀察書本封面、多維閱讀方式的開展、情感體驗的分享、主題活動的舉辦、讀書感受的記錄等方式可以有效培養其良好的專注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其主觀能動性。讀寫結合的方式也使得語文綜合素養得到了全面的提升與發展,對于尚處在成長階段的小學生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陳鈺蓉.部編本小學語文“快樂讀書吧”整本書閱讀的指導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20.
[2]趙苑芹.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現狀及策略研究[D].成都大學,2020.
[3]褚衛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整本書閱讀教學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05: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