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
摘要:幼兒園階段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隨著教育體系的不斷完善以及素質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學中的廣泛應用,使得幼兒園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幼兒園不再是“看孩子”的場所,更加重視語言能力的培養。對此,幼兒園相關工作者應緊密結合《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并結合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將藝術融入到教學的各個環節,為其日后的學習以及發展做鋪墊。
關鍵詞:幼兒園;語言教學;藝術領域;課程整合;策略
引言
幼兒教師應對幼兒語言發展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認識,在日常授課時能夠將語言與藝術課程有效整合。幼兒階段是打基礎與提升能力的關鍵階段,由于受到年齡的限制,此階段的孩子主要呈現貪玩的特征,對此教師要開展豐富的藝術活動,以此來提升課堂的趣味性,使其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并且教師要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使其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獲取更多的語言信息,進而提升其語言能力。
一、語言教學與美術活動相結合
美術活動是培養幼兒創造力與實踐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時通過開展多樣化的美術活動能夠與語言教學充分融合[1]。比如,在開展繪畫教學活動之前,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到大自然中感受事物的美好,并在自然中尋找繪畫的靈感,引導其對大自然中的景物進行仔細地觀察,并與同學之間進行討論,使其能夠取長補短充分感知大自然景象以及事物的美好。在孩子觀察與討論時,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啟迪其對語言要加以運用,充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或想法。比如:在組織開展《我愛美麗的校園》繪畫活動時,首先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孩子們播放有關校園介紹的視頻,使其能夠欣賞不同校園的風格,使其充分領略校園以及校園中建筑的美。由于幼兒年齡比較小對于校園的接觸可能僅限于自己所在的校園,對此教師在為其播放視頻的同時也要激發其想象力與創造力,引導其依據自己的想象開展繪畫創作,并能夠為自己的畫作命名,編創多元化的故事情節。對于繪畫能力有待提升的孩子,教師要給予相應的指導以及鼓勵,幫助其樹立對繪畫的信心,在對自己繪畫中的故事情節進行講述時,要鼓勵孩子多運用成語,在其爭先恐后的講述中,使得每一個校園要素都變得栩栩如生,進而逐步提升其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對藝術的鑒賞能力。在孩子講解結束以后,教師可以將幼兒的作品制成作品集,放置在班級設定的語言區,引導孩子互相分享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幼兒能夠充分表達自身的所思所想,經過不斷地練習,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語言表達能力以及組織概括能力,增加對詞匯的積累,使其能夠得到全面健康發展。
二、語言教學與音樂領域想融合
音樂不僅能起到放松心情的作用,同時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幼兒的音樂素養,在開展音樂課程時,教師可為幼兒播放所要學習的歌曲,并根據歌曲的內容編創生動有趣的故事內容[2]。首先教師要依據幼兒學習以及發展需要選擇趣味性比較強的活動內容,打破傳統看圖講故事的模式,提升幼兒能夠依據歌詞內容以及自身的經驗創編故事的能力。比如:在學習《我的好媽媽》這首歌曲時,在幼兒初步掌握了歌詞以后,教師可以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引導幼兒將此歌曲改編為《我愛我的媽媽》,然后組織幼兒依據和媽媽在現實生活中所發生的故事以及對媽媽的愛去匯編屬于自己和媽媽的故事,有的幼兒會說:“媽媽工作非常辛苦,每天放學后我都會幫助媽媽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每到周末媽媽便會帶我去動物園,去了解有關動物的知識等。”在輕松愉悅的音樂中,使其充分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以此來幫助幼兒提升語言表達能力,使其能夠運用語言構建具有創造性的故事內容,使其語言表達能力能夠得到穩步提升。
三、語言教學與兒歌和詩歌相整合
在幼兒階段的教育中,兒歌與詩歌是其所要學習知識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兒歌不僅能夠滿足幼兒的好奇心理,同時也能夠幫助其拓展思維,激發表達的欲望,豐富情感世界[3]。兒歌自身具有特定的旋律,如果能夠為其精心設計相應的節奏表演,會使兒歌更具有生命力。對此,教師在將語言教學與兒歌相融合時,可以充分利用歌詞的內容與內容相類似的詩歌相對應,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引導幼兒進行朗誦,并依據節奏以及旋律配上與之相符合的肢體動作,比如,樂器等。邊唱邊打的學習方式,不僅能夠使其對樂器有更加直觀地了解,同時也能夠激發其表演的欲望,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表演中來,例如兒歌《兩只老虎》,在對本兒歌進行教學時,可以選擇與兒歌相適應的詩歌與之相配合,使其能夠依據兒歌的旋律進行詩歌朗誦,從而將詩歌的朗誦形式變得更加生動形象,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也更加濃厚。在對詩歌的朗誦上,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進行分角色朗讀,將詩歌中的情景進行再現,同時教師也要適時加以引導,使其在朗誦中語言標準字音準確,并引導其他幼兒對詩歌的理解以及感受進行表達,從而使其在提升對音樂欣賞能力的同時語言表達能力能夠得到穩步提升。
結束語
綜上所述,幼兒階段所接受的教育對其日后的學習以及發展將產生至關重要的作用,語言使其能夠充分表達自身所思所感的橋梁與紐帶,要想使語言與藝術課程充分整合,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其主體地位,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采取有效的授課手段,提升幼兒學習以及表達的欲望。同時,教師也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使其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語言的魅力,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之中,使其語言表達能力能夠得到穩步提升。
參考文獻:
[1]陳雪蓮.幼兒園語言與藝術整合課程分析[J].新課程(綜合版),2018,04:40.
[2]孫青.幼兒園語言與藝術整合課程探討[J].科普童話,2020,16:158.
[3]李新美.信息技術與幼兒園語言課程整合研究[D].寧夏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