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鑒偉
街上多西洋游客,三三兩兩,怡然自得。街之盡頭,碧水縈繞,竹橋飛架兩岸,別有風韻,此南康江也,前方不遠與湄公河交匯。行至湄公河邊頓時熱鬧起來,攤販眾多,餐廳皆在河邊搭建觀景平臺,河上游船來來往往,有人在涼亭間彈奏吉他,旁邊擺攤女郎隨曲吟唱。離客棧尚有一段距離,腳力不濟,遂先去炒菜打包,順便歇息。憑欄而坐,此刻,夕陽斜照,水面泛著霞光,與群山相映,蔚為可觀。
至馬路對面沽酒,幾家小店均大門敞開無人看管,取了啤酒準備付錢,等了好一會兒,主人總算現身。是夜獨酌,菜頗可口,酒亦不錯,胡亂吃個醉飽。正要上床,K發來信息,說疫情嚴重,居住小區將封閉管理,嚴控出入,過年只能關在家里,語頗頹唐。我囑其隨遇而安,整理書房,無用之物盡量舍棄。
凌晨,睡得正香,迷糊間聽到街上傳來鼓聲,由遠及近,復又遠去。
醒來九點,感覺肚饑,披上沖鋒衣,上街覓食。地道的美式早餐,現磨咖啡,香氣提神,吃完有些飽意,抹了抹嘴,回去又睡了一個回籠覺。
臨近中午出門,穿行于小巷,瑯勃拉邦原為法國殖民地,巷間多西式木樓,屋前種著花草,間有椰樹,平和而又寧靜。不覺走到露天菜市,人聲嘈雜,攤上果蔬、魚肉、山貨、香料皆有,看得眼花。
轉來轉去又到主街,經過昨日寺院,見殿門洞開,正可重游。院內一沙彌垂首來回踱步,作經行修定。老頭依舊坐在那里,定睛看,發現立牌上另有英文,提示購買“門票”,而中文大字卻誤作“優惠券”,難怪狗屁不通,趕緊買票。佛殿小極,典型的南傳上座部風格,游客加起來不過三、五個,一忽兒都已散去。
出旅游區,建筑皆平淡無奇,惟古寺時見。入超市買了些茶葉,提著袋子晃晃悠悠,隨意而行,路旁有大嬸售賣花飾,兩個女孩跨著腳踏車聊天,笑容燦爛,無憂無慮。太陽當頭,到城郊折返,大汗淋漓。本地一家法餐廳小有名氣,欲往一試。具體方位不清,憑感覺找尋,全無蹤影,只好放棄。
回到湄公河邊,叫了碗雞肉米粉,店家將鈔票隨手丟進錢箱,走去廚房。錢箱未鎖,置于柜臺上,民風之淳樸可見一斑。舊木板搭建的平臺,腳下縫隙大得驚人。米粉味道絕佳,邊吃邊看風景,對岸人家隱現,宛若桃源,不由神往。吃完起身,沒走幾步,一輛摩托車“突突突”駛到近旁,下來一西洋小伙,鎖車走人。有男子招呼坐游船,小伙擺手謝絕,說自己只想到對岸走走。他腳步未停,我聞得此言,心有所動,隨在其后。
小伙中等個子,身穿紅色T恤,模樣俊朗。一路快步,下階走到渡船碼頭。碼頭泊著一艘長尾船,尚無渡客,船主在岸旁發呆,小伙問是否去對岸?幾時開船?船主說坐滿即開。
船資廉極,小伙只有大鈔,一時找不開,我恰有零錢,上前墊付,他稱謝不迭。相互攀談,小伙乃美國人,名叫艾蘭,數周前到本地醫院就職。閑談間,幾位農婦荷擔提籃上船,船艙狹小,一下就已坐滿。
上到對岸,渡口有些人氣,停著幾輛班車,前方鄉間公路,蜿蜒伸延。農婦們下船后,說說笑笑,漸行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