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原
乞丐往往是無名的,但他們留下的事跡卻足以震撼人心。
故事發生在清朝嘉慶年間的通州。天氣奇寒,太陽初升,早市還未開門,街上空空蕩蕩,一位衣衫襤褸的老者像往常一樣,懷揣一把拾糞叉,拎著一個麻布袋,趁著天空蒙蒙亮、還沒人的時候撿上一會兒。
老者步履蹣跚,眼睛卻很尖,突然他在官道的溝轍里面發現了一個被凍僵了的乞丐,破破爛爛的衣物潦草地遮蓋著乞丐瘦削的身體,身體表面結出了一層白霜,看樣子已經死去多時了。老者嘆息了一聲,但沒有過分驚訝,只能將此事報到官府處理。
很快,官府派人來驗尸了。雖然大家都知道乞丐是被凍餓而死,這早已屢見不鮮,但還是要走程序,需要驗證乞丐死亡的原因。驗官翻看乞丐的衣物,卻發現他懷中揣著一張紙,紙上赫然寫著一首詩,名為《絕命詩》,應當是乞丐臨死之前寫下的。州官拿到詩作,讀罷不禁為之震撼,遂將此詩流之于眾,成為時人稱誦不已的經典。
《絕命詩》
清·永嘉詩丐
身世渾如水上鷗,
又攜竹杖過南州。
飯囊傍晚盛殘月,
歌板臨風唱曉秋。
兩腳踢翻塵世界,
一肩挑盡古今愁。
而今不食嗟來食,
黃犬何須吠不休。
這是一首水平很高的七律作品,對仗工整,語言清幽,格調高雅,完全不像俗人之作,可想而知乞丐生前應該也讀過一些詩書,但由于某些原因淪落成乞丐,最終凄慘離去。詩的前四句頗有柳永婉約不羈之風,而后四句卻風格突變,筆鋒陡轉,一下子像是詩仙附體,變得浪漫和輕狂起來,意境豁達,有大開大合之勢。
正因為這首詩具有不輸唐詩宋詞的優秀品質,通州州官十分欣賞乞丐的才華,于是為其設墓立碑,碑文即為“永嘉詩丐之墓”??v觀歷史風云,能夠擁有名字的乞丐除了朱元璋和金庸筆下的洪七公,恐怕也就只有永嘉詩丐了!
“身世渾如水上鷗,又攜竹杖過南州?!逼蜇げ粌H讀過書,而且對唐宋文化很有研究:“水上鷗”隱喻了自己孤苦無依的身世,杜甫曾在《旅夜書懷》中寫過“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乞丐應該是化用的這一句;“竹杖”來源于蘇軾的《定風波》“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碧K軾一生命途坎坷,乞丐亦感同身受。
“飯囊傍晚盛殘月,歌板臨風唱曉秋?!憋埬抑锌諢o一物,唯有殘月映在當中,乞丐用一種詩意的方式,巧妙地表述了自己的饑餓;然而在這種境況之下,他還能臨風唱秋,足見其豁達的氣概,一副苦中作樂的心態,令人佩服不已。
“兩腳踢翻塵世界,一肩挑盡古今愁?!奔螒c年間,清朝的盛世情懷已經深入人心,實際卻是暗流涌動,民間到處都有饑餓與貧窮,所以乞丐才想踢翻這個不公平的世界。后一句簡直驚為天人,一肩挑起古今所有的哀愁,這是一種大無畏的精神,是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犧牲自己而造福天下,這與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擁有同樣的濟世情結。
“而今不食嗟來食,黃犬何須吠不休?!边@兩句詩里有故事,可惜我們已不得而知。作者生前或許并非是乞丐,而是因為不愿受嗟來之食,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而甘愿淪落為乞丐?!包S犬”隱喻的就是逼迫他的權貴。乞丐向他表明了心志:我秉持初心,不會與你們同謀,你們可以閉嘴了!
這首《絕命詩》堪稱古今乞丐作詩第一,即便和那些著名的流傳千古的名人墨客的絕命詩相比,也不出其右,為冠絕天下之作。
可以斷定,作詩乞丐,絕非凡夫俗子,定有一番曲折悲慘的人生經歷。只可惜,其一生唯留此絕命詩一首,其他,姓氏名誰,家境經歷,都隨著他的死,而成為永遠無法解答的謎團。
責編:何建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