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一峰 馬姣姣 鄒朝東 潘騏
摘要:藥品市場主要有三種類型。第一種是壟斷市場,即一定范圍內的市場中只能有一個藥品。第二種是完全競爭市場,即市場中有大量的藥品買家和賣家,且存在著大量同質化產品。但是,這種類型并不存在于現實當中,因為不同的產品之間必然會存在一定的差異。第三種類型是壟斷競爭市場,介乎第一種和第二種市場之間,基于產品差異化而形成的市場。從某種程度來分析,我國絕大多數的藥品都處于壟斷競爭市場。基于此,本文重點以壟斷競爭市場,針對藥品市場經濟學理論進行了詳細的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藥品市場;經濟學理論
以范圍為限定,如果某重要正好針對某類基因型患者,且藥效明顯優于其他同類藥品,那么就可以判定這種藥品是這種基因型患者的壟斷藥品。針對某一種疾病,如果很多藥品的藥效都不錯,那么這些藥品就屬于同質化產品,這一市場我們就可以將其近似的看作完全競爭市場。如果這些藥品的差異非常明顯,那么就可以判定對于該疾病患者來說,這些藥品就屬于壟斷競爭市場。利用經濟學原理對藥品市場進行分析和解釋,可以更好的了解新醫改政策的實施用意,進而提升新醫改政策的科學合理性。
1.局部壟斷的產生原因
在壟斷競爭市場中,很多藥品生產企業都會生產出具有差異化的產品。產品的差異化越大,越容易形成局部壟斷,為企業占有這部分市場需求提供便利。而導致局部壟斷的,主要有以下三種差異化原因。
1.1品種差異
適應癥相近的一類藥品中,經常出現藥品品種的差異。即不同的藥品,其相應的作用機理、化學機構、劑型以及給藥途徑都不同。雖然這些藥品是針對同一大類患者,但是不同藥品之間的針對癥狀又有著細微的差別。而藥品生產企業也會不斷的研發新的藥品,增大自身藥品與其他企業生產藥品的區別,進而提升自身藥品的市場需求。
1.2區域壟斷
在藥品市場中,普遍存在著區域壟斷現象,即由于地理因素而形成的局部壟斷。首先,政府招標其實就是一種形式的區域壟斷,藥品只有中標,才能夠在相應的地區銷售。如果藥品沒有中標,那么就不能在這些地區銷售。其次,醫院的藥品準入也是一種形式的區域壟斷,只有進入醫院的藥品才能夠在醫院銷售。最后,醫生的處方權也是一種形式的區域壟斷。例如,某一個科室或者某一個醫生,受到回扣激勵的影響,在開具處方的時候會更加傾向使用相應的藥品,進而形成小區域的壟斷。
1.3品牌差異
在選購藥品方面,人們普遍認為知名品牌的藥品比不知名品牌的藥品生產質量更高,藥效更高;進口藥研藥質量明顯比國產仿制藥質量好。所以,在藥品市場中,與國產仿制藥相比,進口原研藥的品牌優勢十分突出。
2.新醫改政策的分析與建議
2.1促進醫藥分開改革
在藥品市場中,很多藥品生產企業為了獲得更好的利潤,會通過各種激勵政策、回扣方式來對醫生處方的開具產生影響,將醫生處方與企業的藥品銷量建立聯系。再加上我國醫藥不分現象的普遍存在,使得壟斷競爭的藥品市場快速形成,并衍生出“以藥養醫”的現象。要想改善這一現狀,就要將醫生處方開具與企業銷量之間的聯系斷開。對此,建議對醫藥分開改革的推進予以高度的重視和支持。首先,針對醫院門診的藥物,要豐富門診患者的購藥渠道,讓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自由選擇購藥地點,促使完全競爭市場的形成。只有這樣,才能夠降低因為藥品進院、醫生處方等的區域壟斷問題。其次,為了減少回扣對醫生開具處方的影響,可以采用限制回扣的方法。針對企業,可以通過招標限價的方式來加強藥品價格的控制,減少回扣方式為藥品生產企業產生的經濟效益;政府部門還要加大藥品生產企業實施回扣行為的監督與懲處,提高藥品生產企業的違法違規成本,同時鼓勵企業研發新藥,降低企業研發新藥的成本。最后,還要提升醫院醫生的薪資水平,對醫生開具處方的行為進行重點監督和檢查[1]。
2.2實施分級診療政策
在壟斷競爭的藥品市場中,藥品生產企業占據的市場需求越大,其能夠獲得的利潤就越高。而大型醫院的患者數量多,對于藥品的市場需求也非常大,所以使藥品進入醫院,是所有藥品生產企業獲得更多利潤的一種方式。而分級診療政策的實施,則可以將一部分患者分流到社區醫院當中,進而減少大型醫院的患者數量。這樣一來,就相當于是分散了藥品的市場需求。將一份市場需求分成多份,每一小份市場需求為企業創造的利潤就會降低,而企業對于這一份市場需求的投入也會減少。鑒于同樣的道理,在醫院的藥品準入方面,也可以對更多人的集體決策予以支持[2]。
2.3加強國產仿制藥的宣傳
加強藥品生產過程的監督與管理,可以明顯降低不同藥品之間的質量差異。但是,雖然政府部門肯定了這些藥品的質量,但是不少患者依然從心理上認為進口藥的藥效與生產質量遠優于國產仿制藥。在品牌差異的影響下,患者依然會優先選擇進口藥。要想改善這一現象,就必須要加強國產仿制藥的宣傳,增強患者對國產仿制藥藥效與生產質量的信心。
3.結語
綜上所述,站在經濟學理論分析,我國的藥品市場以壟斷競爭市場為主。且受到品種差異、區域壟斷以及品牌差異等因素的影響,我國藥品市場出現了“以藥養醫”等不良現象。為了消除這些現象,非常有必要落實新醫改中的諸多政策,加強國產仿制藥的宣傳、促進醫藥分開改革、招標限價的方式來加強藥品價格的控制,實施分級診療政策。
參考文獻:
[1]何康玲.醫保視角下的藥品價格改革實踐與思考[J].中國醫療保險,2020(04):73-76.
[2]梁達,崔一民.藥品市場經濟學理論研究[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8,38(16):1671-1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