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周洲
2020 年3 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發布,對新時代實施勞動教育的意義、指導思想、基本原則與實施路徑等進行了系統闡釋,要求“符合學生年齡特點,以體力勞動為主,注意手腦并用、安全適度,強化實踐體驗,讓學生親歷勞動過程,提升育人實效性。”2020年7月,教育部印發的《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 試行) 》明確指出: “勞動教育是新時代黨對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是全面發展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中小學必須開展的教育活動。”在當前新的時代背景下,勞動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在高校中推進勞動教育已成為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系改革的重要任務。在本文通過對新時代高職院校開展勞動教育的價值與實踐路徑進行探討,以充分發揮勞動教育在高校立德樹人中的重要價值,不斷提升高校人才培養的質量水平。
1.新時代高職院校開展勞動教育價值內涵
1.1高職院校加強勞動教育是培育時代新人的必然要求
勞動創造財富,既有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是人類所特有的基本社會實踐活動。勞動教育是以提升學生勞動素養的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活動。隨著時代的變化,勞動教育的內涵不斷豐富、發展和完善。當下,我國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時代,國家現代化建設不僅更加重視發展的質量和效率,還更加注重個體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黨的十九大報告準確把握我國新時代的發展特征和需要,提出要“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并從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對新時代我國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挑戰。高職教育是現代教育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職業教育是我國工業化、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提供新鮮血液的主要途徑。。因此,職業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加強勞動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對高職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培養其職業道德及工匠精神具 有重要作用。
1.2高職院校加強勞動教育是思政教育延伸的必然選擇
《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第五條規定,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這一規定高度強調了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性。2019年思政課座談會上強調,要推進教育現代化的步伐,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是不能丟下生產勞動與社會實踐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需要的是符合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新時代的勞動教育鼓勵大學生養成積極的價值觀念與完善的道德品格,引導他們學習勞動科學知識、鍛煉過硬的本領、堅定理想信念,激發大學生勞動意識的內生動力,強化其在勞動教育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在當下,我國高校依然存在重視智力教育輕視勞動教育、重視知識傳授忽視能力培養、重視理論學習、輕視實踐鍛煉等不良現象,致使高校人才培養中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以“勞”育人既是思想性的教育又是實踐性的教育,勞動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訴求上是一致的。
2.新時代高職院校開展勞動教育存在的困境
2.1勞動教育理解的片面化
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前沿技術引導的“智慧產業”陸續出世,腦力勞動者代表的智慧密集型產業使以往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黯然失色,中國從拼體力的“勤勞革命”轉向了拼腦力的“智慧革命”,關于這種“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的論調逐漸深入人心。基于對《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中勞動教育的理解不夠全面,許多高校從字面表層理解、聯想勞動教育的內容,將勞動教育回歸的形式只是以在課程設置中加入種植、農墾、采摘、家政與加工制造等內容為主。由于缺乏科學且具有前瞻性的認知, 高校無法精準把握勞動教育的育人特征和時代需求,抓不好勞動教育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導致了勞動人才培養目標的不明確,進而又疊加影響到高校勞動教育的推進與實施。
2.2大學生勞動教育脫離實際
脫離實踐是大學生勞動教育普遍存在的問題,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當前我國勞動教育的嚴重問題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與勞動實踐脫節的‘有教育無勞動’,二是與勞動教養脫鉤的‘有勞動無教育’。這種雙重缺失現象,使得受教育者參加勞動和接受勞動教育的時間被大大縮短,勞動和勞動教育的空間被大大壓縮。” 由于高校勞動教育不受重視且在落實上偏形式主義,使得其形式、方式較為單一、內容也缺乏豐富性與完整性,繼而導致了大學生缺乏勞動教育的參與主動性和參與體驗感不佳等問題;同時勞動基地的缺乏加劇了大學生勞動教育的知行分割。
3.新時代高職院校加強勞動教育的實施路徑
3.1把握勞動教育時代特征,精準確定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的目標定位
新時代,產業快速跟迭,人才結構卻面臨供需失衡的情況。如今,勞動力市場遴選人才更看中對創意、新技術的掌握程度;更加注重人才“高屋建瓴”的技能。新時代,各校要引導大學生適應“體力密集型”向“智慧技術密集型”的時代轉變和勞動力市場需求的轉變,做好思想意識與行動的遷移,讓中國高等院校的勞動教育緊跟第四次工業革命與產業革命, 以實現不掉隊的發展和革新。
高職院校作為職業技能培訓的主陣地,承擔預備勞動力培育的重要任務。高職院校要堅定新型勞動人才的培育方向、科學把握勞動教育的時代特征、統籌兼顧勞動教育腦力與體力的兩個層面,積極做好對大學生“勞動武裝再升級”的工作,并著眼于勞動教育技術性與實踐性的拓展,重視對大學生職業素養培訓、專業技能培訓,崗前培訓等方面的規劃和實施。
3.2系統規劃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的實施體系和保障機制
勞動教育實施體系的規劃與建立是實現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目標、落實勞動教育內容的組織形式、開展勞動教育活動的重要基礎。因而,要系統規劃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的實施體系,促進勞動教育的有效落實和保證勞動教育實施的整體效果。
首先,構建系統化的勞動教育內容體系,明確勞動教育的實施內容。要以思想政治教育為先導,加強馬克思勞動觀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勞動與勞動教育系列內容的學習,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全面滲透到高校勞動教育中,引導高校學生從實際出發,通過勞動思想意識的轉變提高勞動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