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毛蘭
摘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在社會的發展工程中起到了不可缺少的積極作用。特別是在建設社會主義的今天,精神文明建設會對人們的思想和意識形態等方面產生很大的影響,對人們的素質提高和社會的發展都有著較大的影響。本文結合當前新時代發展實際情況重點探究了如何有效推進基層單位精神文明建設。
關鍵詞:基層單位;精神文明建設;中國夢;社會主義建設
引言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和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力量、道德滋養。習近平同志圍繞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發表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立意高遠,內涵豐富,思想深刻,對于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發展、相互促進,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偉大勝利,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推進基層單位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意義
實現中國夢,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發展、相互促進的結果。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展,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中華民族的先人們早就向往人們的物質生活充實無憂、道德境界充分升華的大同世界。中華文明歷來把人的精神生活納入人生和社會理想之中。所以,實現中國夢,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雙飛的發展過程。隨著中國經濟社會不斷發展,中華文明也必將順應時代發展煥發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二、基層單位精神文明建設的重點
精神文明建設的重點在基層。基層精神文明建設是人民群眾群策群力、共建共享、改造社會、建設美好生活的創舉,是提升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徑,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落實到基層的重要手段和深厚土壤。我們要充分認識做好基層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重要性,增強責任感使命感,以更加有力有效的舉措,推動長江河道基層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不斷開創新局面。
基層單位開展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就是要把精神文明建設轉化為干部職工的自覺行動。能否轉化、轉化程度、轉化效果如何,關鍵在思想,根源在理念,核心在創新。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基層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根本任務,在貫穿結合融入上下功夫,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把核心價值觀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實踐,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為基層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中心環節,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強化愛國主義教育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要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大力宣傳和弘揚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在黨員干部中開展規范守則教育實踐活動;要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開展“身邊人講身邊事”道德模范宣講活動。通過教育引導、輿論宣傳、文化熏陶、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等,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人們的堅定信念、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以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導向。加強基層精神文明建設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固樹立依靠人民、為了人民的思想理念,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動員人人參與,實現共建共享。
三、推進基層單位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途徑
關注和解決職工中的熱點、難點問題,是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重要途徑。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許多長期積累下來的問題被激活起來,職工產生的思想上的熱點、難點問題越來越多。有些問題如不及時解決,勢必會影響改革的深入和社會的穩定。著眼于滿足職工的物質和精神需求,積極為職工做好事、辦實事。我們必須通過精神文明建設為廣大職工創造舒適優美、健康向上的工作、生活環境;通過精神文明建設,不斷改善和提高職工的精神文化生活;通過精神文明建設,解決職工工作、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實際問題。
全面提升職工素質在社會的發展中,職工的素質一直是指向標和晴雨表。較高的素質能夠促進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的進步。在開展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時候要將培養職工素質放在首位。在提升素質的同時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創建和諧的人文環境。同時要注意加強對社會公德、職業道德等建設,提高文明意識。另外還要專門制定一些準則和規定,對職工的素質培養提供一定的保障機制。并且通過一些社會性的活動來對職工的素質提供一些潛移默化的感染,使其充分認識到素質培養的重要性。使職工主動融入到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活動中來。要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進行宣傳和教育,培養人們樹立核心價值體系意識,要做到日常生活中的文明禮讓,加強對禮儀文明知識的普及,強化文明服務的規范化,提高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并且要將我國的優良傳統踐行到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去。
建立和完善各項活動載體,最大限度地吸引職工廣泛參與大力開展群眾性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進一步提高創建工作水平。職工是單位發展的基礎。要扎實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必須注重精神文明建設目標的法制化。精神文明建設必須堅教育與管理并重,現行法律法規中涉及到精神文明建設的有關內容必須強化職工的法制意識;必須把社會公共生活中涉及群眾利益、影響公共生活秩序的某些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的內容融進有關法規和制度中。推進精神文明建設手段的現代化。當代科技的發展,為精神文明建設的現代化提供了必要的條件。現在,信息高速公路和電腦網絡技術迅猛發展,我們要運用現代科技加以改進和完善,不斷擴大宣傳范圍和信息交流的覆蓋面,提高工作效率,從廣度和深度上增強精神文明建設的實際效果。
以加強領導、完善制度建設為保障。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戰略方針,精神文明建設的關鍵在領導,從健全領導體制入手,構建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黨、政、工、團齊抓共管,部門各負其責,全體職工積極參與的共建機制,形成精神文明建設的強大合力,建立長效機制,創建切實可行的措施,把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機結合,使基層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走上規范化、制度化、正常化的軌道。扎實推進基層精神文明建設各項指標落地落實。
參考文獻:
[1]河北省黃壁莊水庫管理局.深化精神文明創建凝心聚力共促發展[J].河北水利,2019,287(01):48.
[2]劉明梅.構建新時期事業單位精神文明建設[J].現代國企研究,2019.
[3]王正超.新時期事業單位精神文明建設策略探析[J].信息周刊,2020,000(003):P.1-1.
作者單位:安徽省懷寧長江河道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