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川
摘要:電子產品生產過程具有較強的復雜性,極易受到多項因素的影響而出現質量問題,若管控不到位,極易影響電子產品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壽命。就電子產品生產過程中的質量影響因素進行分析,進一步探究電子產品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策略,旨在提升電子產品質量,促進其使用價值的最大化發揮。
關鍵詞:電子產品生產過程;質量影響因素;質量控制
0? 引言
對于電子制造企業來說,電子產品生產是一項重要內容,質控體系的構建必須要重視電子產品生產過程中質量控制,以切實優化生產工藝,提升電子產品生產質量,保證電子產品的實用價值,這對于企業的建設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電子產品生產過程中極易受到多項質量因素的影響,因此有必要探尋科學且可行的應對策略。
1? 電子產品生產過程中的質量影響因素
1.1 人的因素
在電子產品生產過程中,人的因素是客觀存在的,若生產人員缺乏應有的責任意識,專業素質與崗位技能有所不足,生產操作不夠熟練的情況下,就極易對電子產品生產質量產生影響,甚至會影響整體工作效率,因此在電子產品生產過程中必須要對人的因素形成客觀認識。
1.2 機械設備因素
電子產品生產質量極易受到機械設備因素的影響,機械設備因素包括使用壽命、精密程度、運轉情況等,都需要加以科學管控。
1.3 材料因素
電子產品生產過程中的材料因素包括物料、配件以及半成品等。原材料的型號、規格、成分、性能等都是關鍵的因素,對于產品質量所產生的影響是直接化的,只有對原材料相關因素進行嚴格把控,做好選擇、運輸、存儲與管理,才能夠科學應用原材料,促進電子產品生產質量控制的實現。
1.4 方法性因素
方法性因素對于電子產品生產過程的影響較為強烈,以規章制度、操作標準、工藝流程等為主要表現,與電子產品質量之間存在較高的關聯度。結合電子產品生產的實際情況出發,必須要合理的選擇方法性因素,優化生產設備,對生產工藝參數進行調整,確保滿足電子產品生產要求。
1.5 外界環境因素
電子產品生產過程中所受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較大,包括溫濕度、噪聲、震動、光照等,若實際管控不到位,極有可能影響產品質量。電子產品生產環節,需要把握工藝流程,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總結經驗,對生產環境中的外界環境因素加以合理調整,這就能夠為生產的有序推進提供支持。
2? 電子產品生產過程中質量控制策略
2.1 提升人員素質技能
為促進電子制造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必須要優化電子產品生產過程,重視人員素質技能的提升,以便在具體生產過程中落實質量控制,提升電子產品的整體性能。結合企業人員的具體情況出發,了解員工的專業素質以及工作能力,定期組織開展系統化的培訓教育活動,重視員工政治文化素養的提升,培養員工的責任意識與崗位意識,促使其規范自我言行,自覺依照崗位要求開展實際工作。以生產研發部門員工為對象,要重視其思維的發散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積極參與到生產工藝創新中,企業應當密切關注員工的表現,給予鼓勵,并制定可行的激勵措施,對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加以有效激發,促使員工自覺提升自我,積極參與到電子產品生產過程中。不同崗位對于員工的技能要求也存在一定差異,為確保人員素質技能得到全面提升,電子制造企業可定期組織員工開展技能大賽,與電子產品生產質量密切相關,以切實提升員工的綜合技能。結合員工實際情況開展職業規劃,增強員工對于企業的歸屬感,促進員工與企業的共同發展。
2.2 優化機械設備使用性能
電子產品生產過程中,要明確機械設備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注重機械設備使用性能的優化,來落實產品質量控制。基于電子制造企業的現實情況出發,對生產質量控制體系加以科學構建,將關鍵及其設備管理納入其中,以強化各崗位人員意識,充分認識到機械設備管理的重要性。基于機械設備管理標準出發,做好檢修、保養等工作,合理控制機械設備的使用頻次,確保與制度要求相符合。電子產品生產過程中所應用的機械設備應當滿足生產需求,處于良好的待使用狀態,以便切實加強電子產品生產質量控制。
2.3 材料、方法與環境控制
材料、方法與環境控制在電子產品生產過程中屬于次要因素,但切不可忽視。對于電子產品生產過程中的材料,不論是物料、配件還是半成品,都必須要加以科學管理,不可存在質量隱患,否則會對電子產品生產質量造成影響。依據材料管理要求來選擇、運輸并存儲材料,避免影響材料的使用性能。電子產品生產過程中需要熟悉生產圖紙,保證其精確性與易用性,基于此來對生產工藝方法加以控制,確保電子產品生產工藝流程的規范性,并加以準確記錄。電子產品生產過程中,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具有一定復雜性和不確定性,為保證生產過程的有序進行,需要對環境因素進行嚴格監測,對存在變化的因素條件加以科學調整,保證生產狀態達到最佳,這就有助于促進電子產品生產質量控制的實現。
2.4 優化控制生產工藝
就電子產品生產過程來看,生產工藝的優化控制是一個持續化的過程中,需要把握影響產品質量的諸多因素,合理控制電子產品缺陷率,保證生產工藝的穩定性,以切實提升電子產品生產質量與生產效率。這就需要保證生產工藝流程的科學化,保證圖紙準確且清晰,將關鍵機械設備納入生產工藝質控范圍內,由技術部門鑒定并審核后,方可投入使用。相關操作人員必須要具備相關資質并做到持證上崗,以確保機械設備操作的規范化。焊接操作過程中,要構建焊點接觸可靠性系統,對基板與芯片封裝展開深入研究,明確回流焊接規律,以避免焊點釬料空缺以及早期故障出現,切實加強生產質量控制。對于焊接好的陣列封裝的二級互聯微焊接焊點,為避免焊接點失效,必須要防范金相組織與IMC層厚度變異問題。在明確焊接點可靠性退變機理的基礎上,應用科學化的控制技術來開展操作,以確保焊點的壽命得以延長,切實優化生產工藝,控制電子產品生產質量。對于特殊生產技術的應用,需要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設置質控點,以現代化手段來控制生產流程,從生產過程設計、生產工序更新等方面入手,保證電子產品生產信息化目標的順利實現。
2.5 實施全過程質量監控
為加強電子產品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需要把握電子產品生產全過程,實施質量監控,以切實保證產品生產質量,提升整體工作效率。在短板效應下,部分環節的質量控制標準較低,不符合相關要求,則勢必會將總體質量標準拉低,這就會影響電子產品生產質量控制的實效性。電子產品生產質量控制的實現,需要密切監控設計環境,堅持客觀性原則記錄好各項數據,開展系統化分析,為電子產品生產質量控制的落實提供數據支持。在電子產品生產過程中,需要科學設置質量控制關鍵點,把握生產工序的具體情況,對重要工序及特殊工序開展深入分析,優化生產步驟,提高生產的穩定性。基于質量控制關鍵點出發,做好備案工作,開展質量分析,全面提升質量控制水平,保證生產工序質控的規范化落實。在生產工序質量驗證方面,生產工序必須要與企業生產條件高度相符,對生產工序質量加以規范驗證,在技術參數、生產方法等方面加以準確驗證。關鍵生產工序的控制,需要分析并解讀控制圖,驗證產品生產工序實際質量,這就有助于促進電子產品生產過程質量控制目標的順利實現。
3? 結語
電子產品生產過程中,必須要把握人、材料、機械設備、技術方法以及外界環境等多項因素的影響,積極優化生產工藝,落實全過程質量監控,確保生產人員具備優良的素質技能,通過各項要素之間的協調配合,來全面提升電子產品生產過程質量,提高電子產品合格率,延長電子產品的使用性能,滿足公眾生活對于電子產品的多元化選擇需求。
參考文獻:
[1]孫逸帆.電子設備生產過程中的質量體系控制過程要點探索[J].科技風,2019(16):155.
[2]磨柳白.探討電子產品生產中的質量影響因素及管理策略[J].科技資訊,2019,17(10):87,89.
[3]王韶華.電子產品生產過程質量管理研究[J].科技展望,2016,26(08):207.
[4]劉平.電子產品生產中的質量影響因素及科學管理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18(19):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