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攸江
摘要:地質災害是影響到我國可持續發展重要問題。本文立足我國當前地質災害現狀,并結合煤礦地質災害的特點,提出相關地質災害防治措施,希望可以為相關減災、防災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地質災害;防災措施;現狀分析;
一、我國地質災害現狀
我國地質條件復雜,全域一半以上地區被山區覆蓋,再加上地方政府對于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不到位,一旦發生地質災害其影響十分重大。因此有必要加強對地質災害的防災、減災工作。依據不同地質災害所帶來的影響,當前國內的災害形式主要可以劃分為多達十個大類,三十多個品種。常見的地質災害有地震、滑坡以及泥石流和塌方等等。而煤炭資源作為支撐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對于其的防災措施是否到位尤為重要。地面下沉、礦山水災以及礦山環境災害等是較為常見的地質災害。因此有必要對其進行分析,并建立相關舉措避免地質災害所帶來的影響。
二、煤礦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2.1地面沉降災害防治
目前國內普遍防治地面沉降的措施主要為利用充填技術對巖層進行進一步的管控。常用的充填物主要有水砂、矸石以及風力等?;诔涮罴夹g,可以很好的利用巖層的空間位置,使整個巖層具備較高的穩定性,從而實現對整個巖層的有效控制。此外,基于剛柔并濟的抗變形保護措施,可以有效的建立采前加固、采后維護措施,通過對整個建筑支撐結構的高度強化從而減少對地表的形變,避免開采所帶來的損害。對于一些無法挽回的沉降,可以采用原始的土地復耕的形式提高該地區的整體利用率,根據地理環境因素制定合理的舉措,因地制宜建立科學合理的生態農業經濟。
2.2沖擊地壓災害防治
通常井下圍巖的驟然形變或者損壞等,極有可能使得該礦井產生劇烈震動,同時可能產生大量的煤塊拋灑,此種現象即為煤礦沖擊地壓現象。針對此類災害,如果處理不當非常有可能產生井下人員傷亡,給企業帶來重大經濟損失,同時對社會的穩定和諧帶來安全隱患。針對此類地質災害可以采用建立健全完善的地質災害檢測預報系統,基于沖擊傾向等理論的輔助,采用鉆屑法等技術進行災害防治工作。經驗總結,該地質災害是可以得到有效的預防避免,只要相關技術措施落實到位。因此,有關部門應當充分意識到該工作的重要性,做好完善的保護檢測措施,一旦發生災害應當立即采取預備急救方案,保護人生安全的同時,避免企業進一步遭受經濟損失。
2.3瓦斯災害的防治
針對瓦斯災害的防治工作其主要內容包括對瓦斯的檢測以及保護等,通常涉及到對瓦斯含量、涌出量以及突出等情況進行實施的觀測。瓦斯氣體其主要成分為甲烷,基于現階段技術要求利用瓦斯抽放技術可以對煤層內瓦斯進行有效的釋放,尤其對采空區的瓦斯滯留情況可以很好的得到改善。甲烷作為一種天然清潔能源,其可以很好的被人們所利用。而基于該技術不但可以很好的減少由于瓦斯突出所帶來的地質災害,而且合理有效的瓦斯氣體抽放可以很好的將其進行儲存,并用于工業以及民用領域,將存在危害的氣體轉變為人們使用的清潔能源,一舉兩得。
2.4水資源的破壞防治
目前國內對于該領域的防治工作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現行常用的污水防治工作主要是將生產時候所產生的廢棄污水結果再生凈化處理后與礦區的供水系統相連,進而一定程度上緩解整個礦區的水資源使用問題。在這一點的解決上可以學習借鑒國外的相關技術,吸取國外在該方面的成功經驗,并基于國內的實際開采環境從而制定符合國內現狀的治理技術,為實現礦區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奠定基礎。
2.5廢棄礦井的環境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
針對此類災害,有關部門應當首先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同時制定清晰明確的礦井工程平面圖并將資料進行歸檔處理,為后期的災害評估提供參考依據。對于廢棄礦井常見的災害因素,緩慢下沉、水污染以及瓦斯氣體等災害應當立即制定科學合理的處理措施,對于巖層空隙適當的采用注漿技術進行加固處理,避免后期可能產生的塌方、泥石流等災害。
三、總結
我國國土面積幅員遼闊,所覆蓋的地形也相對復雜。此外,作為能源消耗大國,我國在煤炭的需求量遠高于世界其他國家。而地質災害作為較常見的環境災害,其對煤礦等所帶來的損失難以預料。因此有關部門應當對地質災害的成因進行分析,利用現階段可行的技術對其進行防治,盡可能減少災害所帶來的損失。為促進我國的經濟穩定發展提供必要保障。
參考文獻
[1]崔希民,繆協興. 論煤礦環境地質災害與防治[J]. 能源環境保護,2000,14(5):20-23.
[2]許可. 淺談煤礦地質災害及其防治措施[J]. 中國科技縱橫,2013(14):316-316.
[3]師建壽. 改變礦山地質環境 加快煤礦地質災害治理——淺談平溝煤礦礦山地質災害治理方法與措施[J]. 內蒙古煤炭經濟,2015(8):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