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春艷
摘 要:針對各項影響交通工程建設造價的因素,制定應對措施,可以節約工程建設成本。基于此,本文從影響交通工程建設造價的因素展開論述,詳細闡述了提高預算的準確性、做好材料成本控制、增強交底工作力度、保證后期審核規范性這幾項建設造價影響因素應對措施,希望能夠為交通事業的優化發展提供助力。
關鍵詞:交通造價;預算造價;設計交底
中圖分類號:TU723.3 文獻標識碼:A
交通工程建設中各項影響造價的因素,是開展成本管控的重要切入點,通過精準把控各項影響因素,能夠保證交通工程的性價比,提升工程建設水平。因此,應深入分析各項造價影響因素,從而全面地總結、歸納出有效的應對措施,強化交通工程成本管控效果,促進工程建設效益最大化目標的實現。
1 影響交通工程建設造價的因素
(1)前期預算因素。在交通工程建設中,前期預算是指在立項過程中對工程成本的預算,其作為后續標底價制定的重要參考資料,設計人員應當保證前期預算的合理性,以準確制定標底價,使交通工程建設造價處于合理的范圍內,為之后的成本控制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而在實際情況下,由于設計人員的專業水平有限,加之對現場勘查工作的不重視,使其無法詳實地了解工程項目,降低了前期預算的合理性。
(2)材料成本因素。一般來說,交通工程的建設規模普遍較大,因此,材料成本在工程建設造價中占據較大的比例,使得材料成本的變動可以直接關系到最終的工程造價。而現階段,因為部分施工方過于注重施工生產,忽略了配套的管理工作,使得材料的采購、存儲工作疏于管控,產生了不必要的材料成本,很容易導致材料成本超出預計范圍,造成整體工程造價的上升。
(3)變更因素。大多數情況下,交通工程的涉及面積較廣,經常需要被建設在周圍環境較為復雜的區域內,因此,在建設期間,不可避免地出現變更情況。但在此過程中,如果變更過于頻繁,就會拖慢施工進度,導致工程建設造價大幅度上升,為成本控制工作增添難度。此外,頻繁地出現變更,也會促使施工方為了趕進度,而降低施工質量,影響交通工程的投入使用效果。
(4)后期審計因素。在工程建設中,后期審計作為影響交通工程建設造價的重要因素,其主要作用是去除可能存在的成本誤報、錯報、重復上報等情況,保證成本的真實性。現階段,建設方通常會將該項工作委托第三方造價咨詢機構處理,而第三方機構的專業水平參差不齊,很容易導致審計不規范,使得該項工作難以充分發揮其效用,出現建設造價虛高、造價不合理等問題,影響建設結算造價的合理性,不利于建設方的良性運營。
2 影響交通工程建設造價因素的應對措施
(1)提高預算的準確性。針對前期預算因素,建設方應當做好預算準確性的把控,為后續標底價的編制奠定良好的基礎。在此過程中,首先,應積極組織預算人員前往交通工程規劃現場,進行實地勘察,有必要時,還要向相關部門尋求幫助,以獲取更加全面的現場情況資料,為預算的編制提供依據。其次,加強對預算人員的培訓工作,同時,設置配套的培訓考核制度,并將考核結果接入到績效中,以提高預算人員的自我提升意識,促進預算工作團隊專業水平的優化發展。再次,優化配套軟件、硬件設施的建設,為預算工作提供便利,以避免工作環境限制預算造價工作質量。最后,健全預算造價審核機制,并選擇經驗豐富、專業技術過硬的預算人員,擔任審核工作,深入優化前期預算的準確性,以便于充分發揮招投標工作效用,達到更好的建設造價控制效果。
(2)做好材料成本控制。在材料成本因素的應對中,應從材料采購、材料存儲兩個方面入手。在材料采購方面,需根據市場價格變化規律,結合施工現狀,準確把控采購時機,同時,還要選擇資質齊全、口碑好、規模大的正規供應商進行材料采購,保證材料的性價比,以免材料質量出現問題,導致工程返工,使建設造價升高。此外,待采購完畢后,還要做好相應的質量驗收工作,并在材料到場時,組織技術人員檢查材料質量,必要時還要將材料取樣,送至專業的實驗室進行檢驗,直至確認其質量無問題,才能準確入場。在材料存儲方面,應結合材料的性質,采用相應的存儲措施,并做好防潮、防火等工作,同時,還要按照施工平面設計圖,設置存放位置,盡量避免對材料進行二次搬運,減少不必要的材料損耗,從而對材料成本進行有效把控。
(3)增強交底工作力度。在變更因素的應對中,交底工作作為降低變更頻率的重要途徑,應于建設期間,做好技術、設計交底,以根據現場情況,及時發現、處理設計方案、技術方案中潛在的不合理因素,減少變更次數,緩解變更因素為建設造價所帶來的影響。在設計交底中,應由監理單位牽頭,設計、施工、建設方共同進行圖紙會審。在此過程中,建設、施工、設計三方均要做好現場勘察工作,確保自身對項目的熟悉程度,以加強交底力度,降低變更出現的幾率。在技術交底工作中,施工方需組織各專業的負責人,圍繞技術方案進行交底,共同探討技術的可行性,以最大程度地消除可能出現的變更。此外,施工方還應為技術人員提供充足的項目資料,使其得以更準確地進行技術交底工作,提高交底工作效果[1]。
(4)保證后期審核規范性。基于上述論述,第三方造價機構的甄選,作為后期審計因素應對措施開展的重要切入點,建設方應當根據造價咨詢領域的發展狀態,制定相應的甄選、核查措施,以確保后期審計效果。就目前來看,在造價咨詢領域內,部分小規模的造價機構,會采用子公司的形式,掛靠其他高資質造價機構,獲取與其相同的資質,以獲取承接更多項目的機會,而這部分造價機構所持有造價團隊的整體專業水平不高,很容易影響審計工作效果,導致建設結算造價不合理。基于該項造價領域發展現狀,建設方應當加大對造價機構的核查,查看其經營性質是否為子公司,是否具備足夠的辦公規模,以及配套的軟硬件設施,確保造價咨詢機構的專業性,降低該項因素對建設造價的不良影響[2]。
3 結語
綜上所述,增強造價影響因素應對措施的落實效果,能夠提升工程建設效果。在建設中,借助工程造價影響因素應對措施可以提高標底價制定的準確性、節約材料成本、避免浪費、消除冗余成本,從而將工程建設成本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保障工程建設效益。
參考文獻:
[1]康楠,劉軍峰.交通工程建設中影響造價的因素與應對策略[J].工程技術研究,2020,5(09):164-165.
[2]張揚.交通工程建設中影響造價的因素與應對策略經驗分析[J].智能城市,2019,5(17):137-138.
[3]金柳汕.交通工程建設中影響造價的因素和對策[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9,42(05):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