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簡介》》
閆群力,中央紀委宣教室正局級紀律檢查員、監察專員。
今年年初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召開后,廣大黨員干部及社會各界都在貫徹落實會議精神。近日,中紀委原正局級紀檢員、監察專員閆群力(以下簡稱“閆”)向本刊記者(以下簡稱“記”)講述了他學習貫徹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的心得體會,他尤其強調,長期堅持"嚴"的主基調,決不會松口、松勁、松懈;重點解決對一把手的監督和同級監督問題;一定要進一步深化政治監督、深入政治巡視。因篇幅所限,本文僅選取其部分觀點刊登。
越是面臨風險挑戰,越要矢志不渝
記:今年年初召開的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回顧了2019年紀檢監察工作,部署了2020年的任務。請您簡要介紹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召開的背景。
閆:全面從嚴治黨成效卓著,這是一個大的背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氣和定力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推動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取得了歷史性、開創性成就,產生了全方位、深層次影響。全面從嚴治黨任重道遠,永遠在路上。當然還有很多背景,比如,2020年是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在這緊要關頭,關鍵時刻,我們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來,一以貫之、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以前所未有的勇氣和定力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推動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取得了歷史性、開創性成就,產生了全方位、深層次影響。這些歷史性變革,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十九大閉幕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重整行裝再出發,以永遠在路上的執著把全面從嚴治黨引向深入”。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做出戰略部署。加強對黨的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推動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見效,督促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推動各級黨組織盡銳出戰、善作善成,切實解決基層黨的領導和監督虛化、弱化問題,把負責、守責、盡責體現在每個黨組織、每個崗位上,保證權力在正確軌道上運行,堅持民主集中制,形成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機制,督促公正用權、依法用權、廉潔用權。
記:可否這樣理解:越是重大歷史關頭,越是面臨風險挑戰,越是任務艱巨繁重?
閆:對!這也就要求我們,越要矢志不渝堅守初心使命。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強調,堅持以“兩個維護”引領全黨團結統一,完善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各項制度,健全黨中央對重大工作的領導體制,以統一的意志和行動維護黨的團結統一,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必須進一步深化思想認識、提高政治站位,增強帶頭做到“兩個維護”的自覺性堅定性,促進全黨統一意志、統一行動、步調一致前進。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八膫€意識”“四個自信”是“兩個維護”的重要思想基礎,“兩個維護”是“四個意識”“四個自信”的集中體現?!八膫€意識”不牢固、“四個自信”沒底氣,“兩個維護”就做不到自覺堅定。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都要落實到“兩個維護”的具體實踐上。要把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做好“兩個維護”作為根本政治原則體現在方方面面。
事實說明,反腐敗形勢“依然嚴峻復雜”
記: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并不斷鞏固發展,但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反腐敗斗爭永遠在路上。
閆:是的。黨的十九大做出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的政治判斷,明確提出,要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強調,要繼續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重點查處不收斂不收手的違紀違法問題。尤其是要加強對各級“一把手”的監督檢查,完善任職回避、定期輪崗、離任審計等制度,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武器。隨著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深入,反腐敗斗爭經歷了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經過不懈努力,已奪取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
但是,我們必須清醒看到,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腐敗問題具有頑固性、反復性,要清醒認識到反腐敗斗爭的長期性、艱巨性。全面從嚴治黨決不能半途而廢,鞏固壓倒性態勢、奪取壓倒性勝利的決心必須堅如磐石。人民群眾最痛恨腐敗和不正之風,如果任憑腐敗蔓延,就會喪失黨長期執政的群眾基礎。實踐證明,正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決整治黨內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我們黨才能贏得人民群眾的無比信任和衷心擁護,眾志成城推動黨和國家事業不斷走向新的勝利。
記:能否用數字證明“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這一論斷?
閆:用事實說話,用數字證明,用案例警示。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公布一組組數據、一件件案例,一方面證明反腐敗斗爭成績顯著,效果明顯,戰果累累,收獲滿滿。另一方面表明滋生蔓延腐敗問題土壤依然存在,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
2019年,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審查違反政治紀律案件1.8萬件,處分2萬人,其中中管干部23人。全國共查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8.5萬件。全國共查處民生領域侵害群眾利益問題10.4萬起,處理13.2萬人,等等,大量數據表明,中央懲治腐敗決心和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反腐敗動真格、出重拳成效之大也是前所未有。然而,在反腐敗高壓態勢下,一些領導干部仍然不收斂不收手,性質十分嚴重,影響非常惡劣,必須重點打擊、堅決查處、絕不手軟。
對準靶心,才能深入推進反腐敗工作
記:2020年,各級黨委和基層黨組織特別是紀檢監察機關要干哪些事?
閆: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提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做好紀檢監察工作意義重大。重點要注意的是“兩個基調”。一個是“總基調”,加強戰略謀劃,保持戰略定力,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一個是“主基調”,把“嚴”的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以嚴格的執紀執法增強制度剛性。既要把“嚴”的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又要善于做到“三個區分開來”;既要合乎民心民意,又要激勵干部擔當作為。
“嚴”字在全會公報中出現21次,充分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一以貫之、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的堅定決心,更映照著“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清醒與自覺?!皣馈弊煮w現在2019年紀檢監察工作取得的新成效上:“持續嚴懲扶貧和民生領域腐敗、涉黑涉惡腐敗及‘保護傘’”“有效運用‘四種形態’,嚴格執紀執法、精準有力問責”?!皣馈弊煮w現在2020年紀檢監察工作各項部署要求上:“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對搞數字脫貧、虛假脫貧的嚴肅問責,對貪污侵占、吃拿卡要、優親厚友的從嚴查處”“嚴格日常監督”“嚴查享樂、奢靡問題”“對巨額行賄、多次行賄的嚴肅處置”……從公報點出的一件一件事情可以看出,“嚴”的主基調將長期堅持下去,從嚴抓到位、抓到底。
同時,一體推進“三不”。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公報指出,構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體制機制,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一體推進“三不”,凝結著對腐敗發生機理、管黨治黨規律和當前形勢任務的深刻洞察,是適用于全面從嚴治黨各方面的科學思路和有效方法,必須整體把握、貫通理解,統籌聯動,增強總體效果。
并且,還要有效運用“四種形態”。通過有效處置化解存量、強化監督遏制增量,實現政治效果、紀法效果、社會效果有機統一。“五個堅持”:堅持真學真懂真信真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始終保持正確政治方向;堅持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監督就跟進到哪里,帶頭踐行“兩個維護”;堅持黨章和憲法賦予的職責定位,推動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永遠在路上的執著和定力正風肅紀反腐;堅持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錘煉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品格。以及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針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工作做出戰略部署,可概括為“六個要”,尤其要強化政治監督保障制度執行,增強“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
還要從嚴查處“七類人”。重要講話、工作報告和全會公報都多次強調對七類人及七種腐敗現象從嚴查處、堅決查處、重點查處、精準查處、嚴肅處置、嚴加懲治。還要做好“八項重點工作”,這八項重點工作明確了紀檢監察機關2020年的發力方向,明確了精準的懲治方向,要聚焦主責,對準靶心,深入推進反腐敗工作。
記: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還提出了哪些重點反腐敗工作?
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特別指出要深化金融領域反腐敗工作,加大國有企業反腐力度,堅決查處資源、土地、規劃、建設、工程等領域的腐敗。嚴肅查處靠企吃企、設租尋租、關聯交易、內外勾結侵吞國有資產等問題。要求對巨額行賄、多次行賄的嚴肅處置,對于那些多次行賄、行賄數額巨大、長期“圍獵”干部的行賄犯罪人必須予以重點打擊,對主動投案者依規依紀依法從寬處理。強調要持續開展追逃追贓“天網行動”。追逃追贓不停步,不管十年是還二十年,尚有一人在逃,追逃就絕不停止!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強調,堅持以正風肅紀反腐凝聚黨心軍心民心,堅決懲治腐敗、糾治不正之風,堅決清除影響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消極因素。
公報要求集中整治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深入開展民生領域損害群眾利益問題集中整治,深入整治民生領域的“微腐敗”,對貪污侵占、吃拿卡要、優親厚友的從嚴查處,深入整治妨礙惠民政策落實的“絆腳石”,精準施治脫貧攻堅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深入整治放縱包庇黑惡勢力的“保護傘”,精準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及“保護傘”案件。堅決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從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抓起改起,深化治理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只表態不落實、維護群眾利益不擔當不作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嚴查享樂、奢靡問題,加大通報曝光力度,充分發揮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作用,鞏固深化作風建設成效,推動化風成俗、成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