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爽
摘 要:伴隨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的教學方式、方法也發生了變化.自主合作探究是現代化教學中一種創新的教學模式,更是學生提升自我學習能力的一種手段.從這三個關鍵詞中就可以看出,學生的學習是從簡單的知識走向復雜,從具體知識學習走向抽象,以此獲得更多的知識和能力.在中學化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每個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去學習,去合作交流.
關鍵詞:自主合作;化學素養;高中化學
在教學改革的不斷推動下,傳統的教師授課、學生被動接受的方式已經逐漸的改變,由此產生了新的教學模式.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理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最好的方法就是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主動去探究.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在中學化學課程教學中的有效運用,極大的提升了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并且學生也有了獲取新知識的方式,在與其他人的交流和合作中掌握了基本的化學基礎知識.那么在此條件下,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中秉承新的觀念,為學生構建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新式課堂.
一、自主合作探究式課堂的概述
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主要是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的交流和學習,讓學生能夠擁有自我構建知識的能力.自主學習不是傳統意義上理解的各自學習,而是教師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情況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更深的知識,強化學生之間彼此的交流與合作,強調學習過程中的互動性和交流.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學會學習的基本保障,在學習探討中,學生可以改變以往的被動學習狀態,尤其是在分組討論中,讓學生更好的發揮出主體性作用,促進學生各項學習能力在集體之中的有效發揮和增強.
二、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在化學課堂中的應用
1.教師為學生設置引導式的教學方案,提升學生化學素養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不同年級的學生特點不相同,對于知識的掌握情況有差異,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與構建教學方案中,需要對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等學情進行分析和把握,這樣才能根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確定學習目標,讓學生明確學習的主要目標是什么,要鍛煉自己在哪些方面的能力,由此更好的預知新的知識,也促進學生更加獨立的思考,積極的研究教材中的內容,在資料搜索等支持下,完成學習任務.例如,在選修4第二章“化學反應速率”一節中,教師可以在這個知識環節中為學生設定幾個帶有思考性的問題,讓學生在自己的生活經驗下,在對化學實驗的認知上,確定哪些反應更快,哪些反應更慢,并且是使用哪些依據來判斷的,提升化學素養.教師對于這種問題的設置,能夠引發學生的積極思考和體驗,讓學生在嘗試對新知識的探索過程中,養成更好的自學習慣.
2.強化課堂的交流和合作,展示學生的化學素養和學習成果
首先,在平時的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以及學生和學生之間要進行互動.但是因為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那么教師在教學時就需要在注重差異性的同時為學生展開積極的交流和合作活動.由每一個小組的組長帶領學生展開討論.
例如,讓學生對物質溶解過程中的吸熱和放熱現象進行研究.教師可以在一個燒杯的底部上放入一個小的石蠟,并且石蠟上放一個小小的木塊,在燒杯中注入大約半杯水,然后加入NaOH固體,進行不停地攪拌.學生對這個實驗進行觀察,教師提出問題,木塊掉落的原因是什么?由此學生討論,可能是因為NaOH在加入水以后發生了溶解,在此過程中有放熱的現象,因此溶液的整體溫度提升,這樣在燒杯底部的石蠟也出現了融化的現象,由此木塊掉落.
其次,化學實驗的進行需要教師有效的把握化學學科的特點,改變以往化學實驗的講授現象.在傳統的化學實驗課程中,很多教師對實驗都是陳述式的講解,這樣學生缺少直觀的感受,因此對化學實驗也不能進行更好的把握.基于此,教師可以把演示實驗變成學生實驗.讓學生對實驗展開探究性的研討,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變成主動地知識探索.例如在制備氫氧化亞鐵時需要注意,如果直接制備就會導致發生氧化反應生成氫氧化鐵,即4Fe(OH)2+2H2O+O24Fe(OH)3,需要加入石蠟油進行保護,進而降低氧化反應速率.另外營造平等的、愉悅的課堂氛圍,學生盡可能的對自己的想法進行表達,思想之間也可以碰撞出更多的火花,進而更好的培養學生循序漸進的精神,培養學生的感知過程.
3.探究點評,讓化學素養得到升華
首先,學生在知識的探究過程中可以有效的進行認知,因此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實踐能力.在探究的過程中,教師起到主要的引導性作用,例如,確定實驗以后,教師引導學生自己進行化學實驗,但是在此要保障實驗的安全性.實驗點評可以在小組之間進行,也可以由教師進行點評.點評主要是教師和學生共同糾正出學生在實驗中的優勢和缺漏,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學會對實驗進行總結,鼓勵學生進行探究,與此體驗到學習的成就感.
其次,課堂小結和反思.課堂小結是教師對整個課堂的學習進行總結,其中包含了學生沒有解決過的問題,教師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解析,進而有效的點評,并且按照課堂學習中的內容,明確知識的結構和特點,以此形成更多的知識感悟和整體性的感悟.在課外的延伸部分,教師可以給學生一定的實驗方案,讓學生自由發揮,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對知識的探索精神.
綜上所述,通過對自主合作探究培養學生學習化學學科素養的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夠給化學教師一定的啟示,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升學生的化學素養,讓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更進一步.
參考文獻:
[1]江紅光.提升高中生化學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有效策略[J].中國教師,2014,22(10):64-65.
[2]李文婷,吳曉紅,黃金莎,等.高師“化學教學論實驗”課程項目化學習的教學實踐探索[J].化學教育,2015,36(2):42-45.
[3]馬羅平,吳道強,陸真,等.化學理論課堂教學結構模型構建初探——基于課堂教學視頻案例分析的研究[J].化學教育,2014,35(7):35-38.
[4]唐久磊,張學軍,魏江明,等.自主探究性虛擬化學實驗設計——以堿金屬化學性質探究為例[J].化學教育,2014,35(17):41-44.
[責任編輯:季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