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虛擬數據革命的浪潮洶涌澎湃,眾多的網絡用戶將獲取新聞的途徑轉移到網絡上來,網絡新聞借此機會進行了迅速的擴張。處于市場經濟中的網絡新聞媒體,遵循效益原則,追求商業利益,獲得了支持自身獨立發展的豐厚資本。但其對商業利益的過度追求也催生了網絡新聞的各種弊端,如過度投放廣告、新聞失真、媚俗化現象嚴重。本文通過分析網絡新聞媒體的商業盈利模式,及其對網絡新聞媒體的促進作用,探究在商業化驅使下的網絡新聞媒體就此產生的各種弊端,從而提出合理的建議,平衡網絡新聞媒體社會責任與商業利益之間的關系。本文認為,兼顧效益與責任,加強行業自律,注重內容質量應該成為網絡新聞媒體未來發展的重要方面。
關鍵詞:網絡新聞;網絡媒體;盈利模式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05-0137-02
一、網絡新聞媒體主要的商業盈利模式分析
(一)精準投放網絡廣告盈利模式
在互聯網迅速發展的今天,投放網絡廣告已經成為企業宣傳自身以及企業產品的一種重要的廣告形式。而網絡新聞媒體也成為各類企業青睞的廣告投放平臺,網絡廣告成為網絡新聞媒體的重要盈利方式之一。BBC(英國廣播公司)制作的紀錄片《虛擬革命》講述了這種網絡廣告的投放方式:用戶在谷歌、亞馬遜、雅虎上可以免費搜索到需要獲取的信息,但其實這種免費是需要付出代價的。這些網站可以通過精確的訪客流量統計,以及對訪客的基本信息和地域進行分析,從而為廣告主制定出精準的廣告制作和投放策略,以此獲取網站運營發展需要的費用。因此,用戶免費獲取的內容實際上并不免費,是用戶用自己的信息換取來的。
(二)依托品牌營銷的電子商務盈利模式
網絡新聞媒體在發展的過程中借鑒電子商務形式,通過互聯網進行各種信息、商品和服務的交易活動。在多年的發展過程中,許多網絡新聞媒體都有了良好的品牌優勢。他們依托自己的這種品牌優勢,構建平臺,成為自身、一般商家與客戶之間的一個交易平臺,提供網上廣告管理、網上分類信息交易、網上銷售等多種服務,以此獲得盈利。例如,構建了諸如各類商城的人民網;致力于“打造集新品發布、互動體驗、導購交易于一體的綜合性電商平臺”的央視網商城;提供網游直充、彩票購買、團購及個性印品定制等多種服務的網易商城。
(三)出售信息內容的盈利模式
網絡新聞媒體依靠內容出售的方式盈利的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向轉載自身內容的網站收取轉載費用,另一種是為受眾提供付費內容。當然,并不是所有的新聞網站都能夠收取轉載費用。[1]“根據國家相關法律規定,除了新聞單位直接設立的網站,其他網站一律不具有新聞采訪的權利”,例如一些商業性的門戶網站。因此,收取轉載費用也就不具有很強的普遍性,并且由于國內新聞知識產權保護的力度不夠、具有新聞采訪權利的網絡新聞媒體希望擴大自身的影響等原因,轉載費用的收取一般都比較低廉。同時,國內有些網絡新聞媒體也開始經營自己的付費內容。互聯時代,在線上閱讀量不斷增長的同時,支付手段也變得更為便捷了,支付寶、微信支付成為時下流行的支付方式,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形成了支付習慣,愿意為自己覺得有價值的內容付費。
二、網絡媒體注重商業盈利的利弊分析
(一)網絡媒體注重商業盈利的益處
1.給媒體提供做大做強的資本。網絡新聞媒體注重通過商業化的方式獲得收益,這對其未來發展的積極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它能夠為媒體的發展提供資金,而充足的資金是媒介發展壯大的先決條件之一,是網絡新聞媒體維持日常運營的保證。同時,網絡新聞媒體新技術的開發和利用也離不開資金的支持,在互聯網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只有保持快速的更新換代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媒體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擁有騰訊豐厚資本、人才和技術的支持,專業新聞產品持續發揮創新的發展勢能。比如在技術研發方面,騰訊投入了大量資金在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探索上,并成功推出了寫稿機器人——Dreamwriter,可以用于快速搜集和分析信息,撰寫即時短信等。這不僅將記者從大量龐雜的數據信息中解脫出來,也在無形中增強了騰訊新聞的競爭力。
2.推進網絡新聞媒體市場的繁榮,促進意見的多元化。網絡新聞媒體為了加強自身的盈利能力,必然會與其他的同行進行競爭,搶占市場份額,從而促使網絡新聞媒體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為了維持自身的競爭力,網絡新聞媒體會不斷豐富自身的頻道和內容,不斷更新技術,改進用戶體驗,使得網絡新聞傳媒市場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
(二)網絡媒體注重商業盈利的弊端
1.過度投放廣告蠶食受眾利益。為了獲得高額的回報,許多網絡新聞媒體采取了廣告越多越好的方式。眾多廣告鏈接侵占了屏幕;視頻新聞資訊中廣告內容越來越長,正經內容越來越少;更有甚者,有些新聞標題點擊進去后卻發現是一則廣告。過度的廣告推銷不斷蠶食著受眾的利益,受眾也被當成了一種商品,一個吸引更多廣告商的籌碼。
2.新聞庸俗化、媚俗化現象嚴重。第一,娛樂化占據重要地位,軟新聞比重上升。許多網絡新聞媒體為了能夠提供各類人群感興趣的新聞資訊,借以吸引受眾,增加點擊量,往往會有意地選擇媚于世俗的信息。于是,軟新聞的比重不斷加大,娛樂新聞,煽情新聞,暴力、色情內容比重不斷升高,關于娛樂圈的八卦更是被炒得火熱。第二,“標題黨”現象嚴重。為了抓住更多的受眾,新聞媒體往往需要滿足受眾的“第一眼”需求,因此現在很多的網絡新聞媒體都存在“標題崇尚震撼性”的現象,大量使用夸張的標題,并且滋生出了“標題黨”——故意使用夸張、聳動的文章標題以吸引用戶點擊,但其實標題與內容聯系不大甚至完全無關。網易、搜狐、今日頭條、新浪等眾多網絡新聞媒體都存在媚俗化、采用聳動標題等問題。
三、網絡新聞媒體的社會責任與追求商業利益之間的平衡
網絡新聞媒體的商業化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種大的不可逆的趨勢,它有利于網絡新聞媒體獲得做大做強的資本,有利于言論自由的更好實現,也有利于媒介技術的更新換代。但同時,它帶來的還有網絡新聞的媚俗化以及信息過量。因此,如何讓網絡新聞媒體的社會責任與追求商業盈利維持平衡,就是一項重要的工作。[2]
(一)做好內容,提高新聞信息的質量,效益與內容兼顧
首先,新聞價值的第一要素是真實。而現在網絡新聞中虛假新聞泛濫,為了博人眼球而捏造事實、扭曲事實更是家常便飯。但是,新聞媒體的責任是將新聞信息真實地、符合原貌地傳遞給受眾,而不是將受金錢影響的已經變味的信息傳遞給受眾,低俗化的新聞與“標題黨”現象應該得到徹底的根治。其次,應該杜絕抄襲,加強信息資訊的原創性,在獨家報道、原創新聞上有所建樹。最后,網絡新聞媒體要加強深度報道,對有價值的重大新聞事件做全面的剖析,揭露社會中的不良現象,起到監督作用和良好的輿論引導作用。
(二)健全相關法律法規,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
在新聞傳播領域,異軍突起的網絡新聞媒體,在商業利益和受眾需求的雙重驅動下,更容易受到各種誘惑的侵襲,并且使新聞向一種注重獵奇、聳動和轟動效應的方向發展,使得網絡新聞媒體中出現一系列社會責任缺失的問題。因此,不斷加強相關法律法規的建設,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規范網絡新聞傳播市場也是刻不容緩的。[3]
(三)加強網絡新聞媒體的自律能力
首先,應該提高網絡新聞編輯的職業素質和政治素養,提高其思想道德品質。比如加強對網絡編輯群體的培訓,加強其對新聞專業知識的學習,促使其樹立正確的新聞理想,真正發揮出網絡編輯的把關作用。其次,網絡新聞媒體本身應該制定各種規章制度,規范自身的新聞傳播秩序,平衡好商業利益與媒體公眾之間的矛盾。
商業化的網絡新聞媒體,難免需要面對各種巨大商業利益的誘惑。只有增強其自身的自律意識,才能真正從源頭上解決假新聞、色情新聞、娛樂新聞泛濫的局面,促使網絡媒體經受住高額點擊率等方面的誘惑,擔負起媒體的社會責任。
四、結語
虛擬數據革命的浪潮洶涌澎湃,虛擬世界與真實世界通過網絡媒體的新聞信息得以相互勾連和互照。斡旋于政治、經濟、社會環境中的網絡新聞媒體依托互聯網實現盈利模式創新和產業鏈擴展,獲得了支持自身獨立發展的豐厚資本。但對商業利益的過度追求也催生了網絡新聞的各種弊端,如過度投放廣告、新聞失真、媚俗化現象嚴重。新聞媒體本質上帶有公共屬性,加強法律規制與行業自律、注重內容質量和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應該成為網絡新聞媒體發展過程中兼顧商業效益與公共責任的重要考量。
參考文獻:
[1] 黃智知.網絡新聞媒體盈利模式分析與探索[D].四川省社會科學院,2012.
[2] 李艷瓊.基于商業利益視角的網絡媒體社會責任的缺失與重構[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9,39(04):30-36.
[3] 高超.媒介生態視閾下中國媒體社會責任缺失的研究[D].武漢大學,2015.
作者簡介:楊曉松(1964—),男,四川人,本科,歷史學學士,社會學講師,記者,研究方向:新聞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