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 3 月 6 日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到 2020 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這是一場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緊繃這根弦,不能停頓、不能大意、不能放松。”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舉旗定向,是我們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行動指南。農行重慶市分行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聚焦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展現金融扶貧“國家隊”“主力軍”責任擔當,堅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為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貢獻農行力量。
傾情幫扶,克服疫情影響“站前列”
新冠肺炎疫情給脫貧攻堅帶來新的挑戰,在“造血式”扶貧、市場體系、農村供應鏈、農民就業、農村生產要素激活、農村信用環境等六個方面產生較大影響。農行重慶市分行聚焦脫貧攻堅薄弱領域薄弱環節,圍繞“貧困地區、貧困農戶、扶貧企業”,扎實開展“十個一”幫扶活動,組建 278 個黨員突擊隊,1090 名黨員、36 名定點扶貧干部戰斗在基層第一線。通過“打一次慰問電話、發一條勵志短視頻、推一則疫情防控軟文或小課件、送一些疫情防控用品、提供一次線上免費診療咨詢、做一次線上生產生活影響情況問卷調查、定一個個性化金融扶持計劃、推一批復工就業崗位、上一堂網上農技培訓課程、擬一份產業增收方案”方式,從防疫與生產兩方面幫助企業和農戶克服疫情影響。
疫情期間,累計電話慰問貧困戶 1.5 萬余人次,回訪客戶 2 萬余人次,開展線上問卷調查 1 萬余人次,主動了解疫情對農民生活、致富增收、產業發展等方面的影響,摸清農民群眾特殊時期的服務需求;捐贈防疫物資 30 余萬元,幫助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增強必勝的信心和勇氣;為 1000 余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2000 余戶貧困農戶制定金融扶持計劃、擬定增收方案,幫助發展生產, 推廣農民“帶地帶資帶人”入企等利益聯結機制,幫助拓寬增收渠道;開展線上咨詢 3000 余人次,提供線上技
能培訓 500 余次,發布用工信息 1000 余條,為 296 戶貧困戶聯系務工就業,幫助貧困農戶提高生產技能,解決就業和務工難問題。如石柱支行積極協調扶貧企業, 提供農業基地管護勞務崗位 12 個、農資搬運勞務崗位 5 個,吸納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務工就業。
搶抓農時,服務春耕備耕“勇擔當”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抓緊解決影響春耕備耕的突出問題,組織好農資生產、流通、供應,確保農業生產不誤農時。”農行重慶市分行及時出臺《支持農業春耕備耕恢復生產八條措施》,全力支持春耕備耕,確保“不誤農時”。以重慶 6 家重點種子龍頭企業為重點,聚焦
解決“農種”供應問題;依托 8184 個惠農服務點,構建遍布鄉鎮的農資流通末梢體系,聚焦解決疫情期間農資流通問題;通過信貸支持農機重點企業,聚焦解決農機生產問題;采取信貸支持、降息減費、期限調整等方式, 聚焦解決農企復工問題;量身打造“惠農 e 貸便捷貸” 新模式,聚焦解決農戶備耕問題;通過農行微信公眾號、惠農服務點等發布農業技術知識,發揮扶貧干部的作用,通過村民大會、院壩會等,宣講農業技術,聚焦解決農技推廣問題;通過微信、電話、惠農 e 通四融平臺等渠道發布用工信息,聚焦解決就業增收問題;創新“農行大喇叭”,利用村廣播、惠農服務點、村公共服務中心等平臺,開展宣傳活動,聚焦解決防疫關愛問題。
精準服務,助力復工復產“顯作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緩解融資難融資貴,為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和實體經濟發展提供精準金融服務。”農行重慶市分行在特殊時期出臺專門的信貸政策、專門的業務流程、專門的讓利優惠、專門的支持清單、專門的服務渠道“5 條特殊政策”,采取配足規模保投放、綠色通道促生產、線上金融優服務、解憂紓困渡難關、消費扶貧促銷售“5 項精準舉措”,幫助企業降低成本、保護信用,確保資金不斷流。全力滿足農產品穩產保供和疫情防控需要,優化信貸流程,降低貸款利率,減免手續費,加大支持力度。積極推廣抵押 e 貸、產業電商
e 貸、惠農 e 貸等線上貸款產品,已向 86 家企業發放貸款 16.9 億元,為 2000 余戶農戶發放線上貸款 1.5 億元; 積極落實市政府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二十條政策措施, 堅持不抽貸、不斷貸、不壓貸,對受疫情影響的 10.7 億
元貸款延長結息周期,對受疫情影響的 8420 萬元農戶貸款設置寬限期。同時,開展消費扶貧,打造“消費扶貧電商平臺”,匯集全市 70 余家扶貧電商,將 360 余款貧困地區農產品推向全國大市場,有效解決貧困地區農產品積壓滯銷困難。
創新有為,鞏固脫貧成果“挑重擔”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大產業扶貧力度,注重長期培育和支持種養業發展,繼續堅持扶貧小額信貸,加大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力度,確保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農行重慶市分行進一步做好扶貧小額信貸, 加大產業扶貧力度,支持貧困人口持續增收,鞏固脫貧成效,防止返貧。鼓勵龍頭企業和專業大戶發揮帶貧作用,精準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貧困農戶增收,實現穩定脫貧、長效脫貧。如秀山支行上線惠農 e 貸(鄉村振興帶頭人貸),兩周累計發放貸款 84 筆、1561 萬元, 獲得當地黨委政府和農戶的一致好評。石柱支行對中益鄉華溪村集體經濟組織發放貸款 130 萬元,支持其通過集體經濟分紅、吸納貧困戶務工、收購農特產品等方式帶動貧困戶增收脫貧。為有效防止因病、因學、因疫情影響而返貧,農行重慶市分行進一步加大創新力度,成立公益性基金,解決大病救助、義務教育、抗災等方面的困難,成立“農行支教學堂”,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開展送教進村入戶,幫助村衛生室改善條件, 提升醫療設施建設水平,提供農民安家貸、鄉村旅游貸,支持改善農村居住條件。
打造線上業態,助力消費扶貧“創品牌”
電商作為新興業態,既可以推銷農副產品、幫助群眾脫貧致富,又可以推動鄉村振興,是大有可為的。在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一周年之際,農行重慶市分行于2020 年 4 月 15 日晚借助自身打造的全國金融系統首個網上直播平臺“慧生活直播”,面向全國大眾開展了一場名為“感恩奮進·農行相伴”的消費扶貧公益活動, 以線上直播“帶貨”的形式創新破解疫情影響農產品滯銷難題,在以線上業態升級消費扶貧方面作出了全新嘗試。“慧生活直播”是該行創新推出、自主打造的全國金融系統首個社會扶貧公益品牌,5 個小時的“帶貨” 直播共有全國 21 個省(市)網民參與購買,吸引全國各地粉絲 184.6 萬人次觀看,點贊 46.92 萬次,累計銷售特色農產品 28.5 萬件,銷售金額達 1512.15 萬元,形成全新線上消費扶貧模式,迅速唱響“慧生活直播”扶貧公益品牌和“華溪村”特色扶貧品牌。
脫貧攻堅是一場必須打贏打好的硬仗。下一步,農行重慶市分行將繼續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根本遵循,不斷提級完善“慧生活直播”,打造推出“慧生活頭條”“慧生活財富指數”,不斷豐富“慧生活 +”品牌鏈,以新業態、新服務、新平臺打造社會扶貧公益品牌、新消費社交生活品牌,以更多線上化業態助力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重慶市加快線上業態線上服務線上管理發展探索更多“農行樣本”,貢獻更多“農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