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玲鳳


摘 要:面向自己的學習過程,有兩個方面的內涵:一是發揚原有學習中的優點,二是改正原有學習中的缺點.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運用錯題集就是一個很好的策略.高中生化學錯題集的開發與使用的實踐研究具有兩點意義:一是錯題集可以集中學生對學習弱點的注意,二是錯題集可以優化學生的化學知識系統建構過程.其又有兩個方面的內涵:其一,錯題集對于高中化學學科的適切性.其二,錯題集對于學生化學學習的適切性.
關鍵詞:錯題集;開發研究;使用研究;高中化學
一、高中化學學習建立錯題集的意義
錯題集集中的是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出現的錯誤,眾所周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原本也是一種教學資源,這種資源的價值在于可以讓學生研究錯誤、改正錯誤的過程中獲得正確的認識.而且,解題是學生學習過程中必然要經歷的環節,也就是說通過做題來掌握化學學習的規律是一個基本選擇,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做錯題的情況,做錯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學生忽視錯題,或者將錯題簡單歸因為粗心大意之類.因此引導學生建立錯題集,可以使學生增強對錯題的重視,從錯題中得出有利于化學學習的正確方法.具體來說,高中生化學錯題集的開發與使用的實踐研究具有這樣的兩點意義.
1.錯題集可以集中學生對學習弱點的注意
錯題集是對錯題的集中,這個集中過程是有技巧的,錯題集并不只是按時間為序整理錯題,而是在時間的延伸當中,根據知識點的分類或者是方法的分類,來將錯題集中,進而形成錯題集.這是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個有效策略——事實證明純粹按照時間順序整理錯題是浪費時間且學生是并不愿意回顧的,只有尋找出分類標準,即知識點或解題方法,學生才有整理錯題集的主動性,也才有回顧并研究的積極性.而當學生有了這個主動性之后,他們就能夠對這些錯題進行思維的集中,也就是注意.有了注意之后,這些曾經出錯的內容,往往更加容易引發學生的思維精加工,從而讓正確的知識理解或者是解題思路進入學生的長時記憶.
2.錯題集可以優化學生的化學知識系統建構過程
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知識并不是學生被動接受的,而是學生主動建構的,主動建構的前提是主動,主動的關鍵是學生要有學習動力,很顯然,錯題集的整理為學生帶來的這種動力,而且在這一動力的作用之下,學生可以更為高效地建構知識,因為錯題集指出的是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漏洞與不足,只要彌補這些漏洞與不足,那化學概念或規律以及化學知識體系,就能夠更好地建構起來.
以上兩點意義,實際上是站在學生的角度提出的觀點,實際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還需要結合實例來進行.
二、高中生化學錯題集的開發與運用
筆者在研究化學錯題集的作用的時候,首先立足于學生的認知規律,然后認同的觀點是:學生在學習中的記憶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這就是“認知——記憶——遺忘——再認知——再記憶——再遺忘”,也就是說對容易犯錯的東西有一個“認知——再認知,記憶——再記憶”的反復循環的過程.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對容易犯錯的題目、知識點做一個歸納和總結,建立一個錯題集,有利于再認知、再記憶.下面來看一個例子:
案例:“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知識點.有學生整理出這樣的一組易錯題:
錯誤解析 此類題目中容易出錯的有燃燒熱的單位(A選項)、標明的量(B選項)、ΔH正負值的含義(C選項)以及反應熱(D選項)等.實際解題的時候要注意燃燒熱的單位應當是kJ/mol,而圖中標明的量應當是2 mol CO和2 mol CO2…
題2 以丙烷為燃料制作新型燃料電池,電池的正極通入O2和CO2,負極通入丙烷,電解質是熔融碳酸鹽.那電池反應方程式為;放電時CO2-3移向電池的(填“正”或“負”)極.
錯誤解析 其中易錯的是第二空,以丙烷為燃料制作的新型燃料電池,需要認識到電池中發生的化學反應的方程式為C3H8+5O23CO2+4H2O,而在化學反應的過程中,因電子從電池的負極經導線流入了電池的正極,所以電池的正極實際上是帶負電的電子富集的一極,也就是說帶負電荷的離子CO2-3在電解質溶液中應移向電池的負極而不是正極.
通過類似于此的易錯題的集中,學生可以認識到在學習此類知識的時候,哪些地方易錯,應當通過什么樣的努力來規避這種錯誤,而當將這些易錯點修復之后,整個關于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的知識體系就能夠比較完備地建立起來.
三、基于化學錯題集開發與運用之思
結合上述案例來思考高中化學錯題集開發與運用,筆者以為需要認識到兩個方面的內涵:
其一,錯題集對于高中化學學科的適切性.雖然說理論上任何一門學科都可以建立錯題集,但化學學科卻似乎更加適合.化學這門學科的特點,最大的特點就是知識點分散,除了常規的概念和規律之外,常常有許多不成體系的知識,這就讓化學知識顯得瑣碎和繁雜.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總覺得難以抓住具體的東西進行整理、復習和鞏固.相應的,錯題集的應用可以有泖解決這一問題.筆者的實踐也確實證實了這一點.
其二,錯題集對于學生化學學習的適切性.實際上由于化學知識的相對零碎,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很難用業已熟悉的純文科或純理科的方法去學習,對于這樣的一個“半文半理”的學科,實際上既需要必要的重復,又必須具有良好的邏輯推理,而錯題集恰好可以將這兩者結合在一起,整理錯題集的過程本身就具有重復的特征,解決錯題尋找解題規律的過程,可以讓學生在分析綜合中尋找到解題的思路與規律,保證了學生化學學習的科學性.
參考文獻:
[1]劉佳琴.在化學學科中建立學生“錯題集”的研究與實踐[J].新課程, 2017(15):124.
[2]薛小蘭.知錯改錯,減少犯錯——談“錯題集”在化學學習中的應用[J].理科考試研究,2014,21(05):85-86.
[3]郭向東.錯題集的應用[J].高中生學習,2012(6):45-47.
[責任編輯:季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