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子涵 張釬
摘要:安徽位處華東地區,是對接我國南北經濟帶和各戰略要塞的重要省份。因為地理位置的關鍵性,安徽近年來物流交通領域迅速發展,不僅密切了各地區經濟聯系,更使得自身外貿經濟快速發展。保稅物流中心作為現代立體化物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地區經濟轉型,拉動外貿經濟過程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對安徽省具有代表性的保稅物流中心進行分析,歸納出它們分布特點并思考保稅物流中心協同發展對安徽經濟產生的貢獻作用。
關鍵詞:保稅物流中心;區域經濟;經濟發展
安徽省地理位置優越,是長三角經濟區、中原經濟區、華中經濟區的重要連接區域。同時也是承接沿海發達地區經濟輻射和產業轉移的前沿地帶,在我國地區發展戰略中具有獨特的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區位優勢。作為南北過渡的重要節點,完備的交通體系和物流運輸基礎設施必不可少[1]。保稅物流園區是衡量一個地區物流運輸體系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也為對外貿易提供必備條件。安徽省現有5個綜合保稅區和4個保稅物流中心,它們的建設與利用與安徽省經濟發展息息相關。我們選取安徽省三個代表性的保稅物流中心:蚌埠(皖北)物流保稅中心、安慶(皖西南)保稅物流中心和皖東南物流保稅中心,對它們建設運營狀況和地區分布特點進行分析總結,討論它們之間協同發展對安徽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使有關部門對保稅物流區高效轉型發展給予更高的重視。
1.各保稅物流中心發展狀況
1.1蚌埠(皖北)保稅物流中心
蚌埠保稅物流中心于2014年建設運營,是安徽省第一家B型物流保稅中心。保稅中心占地294畝,總投資2.9億元,成立時間較久,功能完善,采用自動化管理,擁有“一站式”申報平臺等先進的管理系統,成為蚌埠乃至皖北物流轉運的關鍵環節。僅在2019上半年,保稅物流中心進出口貨值約14億元;進出貨運量5.6萬噸;在全年統計中,總貨值達31.5億元,進出貨運量11.2萬噸,業績十分可觀。蚌埠保稅物流中心運營機制成熟,對皖北地區經濟發展作用顯著,目前仍在擴大業務范圍,尋求更大的轉型突破。(數據來源:蚌埠新聞網)
1.2安慶(皖西南)保稅物流中心
安慶保稅物流中心是安徽省第二個正式運營的保稅物流中心,2017年底正式封關運營,它的設立填補了皖西南保稅物流服務的空白,具有地區物流建設劃時代的意義。2020年6月,僅僅3年安慶保稅中心成功升級為綜合保稅區,短時間取得的發展令人驚嘆。中心面積超5萬平方米,總投資3.6億元,保稅倉庫、冷庫、加工區等一應俱全。2019年上半年累計實現吞吐量約3萬噸,同比增長54.67%;貨值約8000萬美元,同比增長51.95%。從同期規模業績上看,稍遜于蚌埠保稅物流中心,鑒于它的創立時間,取得如此成績實屬不易。全新升級的綜合保稅區正在建設中,建成后綜保區將擴建到超過3000畝并擁有政策紅利和更大的自主權,集研發、加工、檢測維修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保稅區將對皖西南地區貢獻強大力量。(數據來源:安慶新聞網)
1.3皖東南保稅物流中心
首家設立在縣級市的保稅中心——皖東南保稅物流中心坐落在安徽東南部的宣城市廣德縣,于2017年4月建設,2019年4月封關運營。它占地面積約160畝,倉儲面積超過5萬平方米,總投資2.78億元。皖東南保稅物流中心首創“企業主導申請、政府支持協助、自主盈虧經營”的申辦模式極具創新性,避免了政府申請后利用財政補貼維持運營,實現申請、建設、招商同步,增強運營競爭力和進取意識[2]。目前,該中心還處在成長期,它的運行能力有待時間檢驗。
2.各保稅物流中心分布特點
2.1城市地域戰略性顯著
無論是皖北保稅物流中心還是皖西南、皖東南保稅中心,他們所在城市都有明顯的地域特點,都是區域代表城市,有強大的戰略和密集的人口支撐。蚌埠定位為皖北中心城市,同時也是生產服務型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在蚌埠設立保稅物流中心打通了皖北開放又一大窗口,同時也完全符合地區發展戰略規劃。根據增長極理論,保稅中心應當承擔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任,這就要求當地具有成熟的規模經濟產業或者是相當大的發展潛力,以單一極點經濟增長通過市場機制傳導最終拉動整個地區的發展[3]。作為皖西南中心城市的安慶也是如此,入選了港口型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周邊六安、池州等市將受綜保區的惠及。而宣城是省際交匯重要城市,是安徽省對外貿易和長三角產業轉移的重要門戶,發展潛力巨大。各保稅中心選址地域代表性強,形成單核驅動地區發展的輪廓。
2.2交通便利程度高
保稅物流中心選址與交通因素其密切相關,表現出交通便利程度高且特點鮮明。蚌埠是交通建設基礎雄厚且運輸方式全面。保稅物流中心聯同京滬鐵路網、高速公路網、蚌埠港以及未來的藤湖機場構建起全方位立體化的物流運輸體系,為經貿發展打造了完善的平臺。安慶以水運著稱,安慶港被譽為“皖西南咽喉”,是安徽在江北的唯一深水良港,與上海港通航千噸級的貨輪,彼此遙相呼應,內河水運極為發達。宣城廣德縣以鐵路公路聯動運輸為主,陸運發展迅速。此外,鐵海聯運、鐵路無水港的運用也極大地降低物流成本,逐漸成為主流。
2.3區位服務分工明確,協同發展
各保稅物流中心介于地緣因素,彼此分工服務明確但又協同發展。安徽全境已全部劃入長三角經濟帶,安徽的發展勢必要依托長三角的影響力。皖北保稅中心南聯長三角中心城市南京,向北匯接徐州直達京津冀魯,又深入中原城市圈,在廣闊的華北地區尋找新的機會。皖西南保稅中心溝通三省,江水連接上海、武漢兩大經濟圈;南通南昌,西聯兩湖,拓展中西部市場。皖東南保稅中心比鄰蘇浙,向東可探蘇杭、上海、寧波,是東進西出的橋頭堡,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的重要端口。各保稅中心區位服務分工不同,但在省內以合肥為中心和空港保稅中心匯接,連線其他綜保區,各盡其責協同發展,將省內物流樞紐譜成一張大網,加快安徽物流一體化建設。
3.保稅物流中心對經濟發展的貢獻
3.1吸納優質資源,促進加工業發展
保稅物流中心是安徽對外開放的窗口,具有優化資源配置作用。在安徽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建設過程中,保稅物流中心主動對接上海、南京等中心城市的發展戰略,吸納更優質的資源、技術、管理模式,借用樞紐的輻射作用惠及省內經濟。同時,保稅物流中心的簡單加工增值和進出口過關環節促進當地保稅加工鏈的延伸,促進加工業發展。
3.2擴大產業優勢,增加就業崗位
保稅物流中心具有擴大產業優勢,強化產業競爭力的作用。當地強勢產業可通過保稅區的開放性走出“家門”,產生比較優勢,快速取得經濟效益。產業優勢具體體現在企業的產品服務上。企業在保稅中心的幫助下優化銷售運輸流程,減少額外成本,增強核心產品競爭力。蚌埠的材料科技、生物科技、電子信息等高新行業具備較強的市場競爭力,能夠為地區經濟貢獻強大的力量,保稅物流中心與龍頭企業合作,為企業減少銷售運輸障礙,掃除了后顧之憂,使其能在更廣闊的舞臺展現實力,鞏固了產業發展并擴大了優勢。同樣,安慶的石化產業、輕紡食品擴大了生產規模,特別是跨境電商行業在保稅中心的加持下迅速成長,增加了眾多就業崗位,實現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雙重實現,使安慶致力于跨境電商發展。而皖東南保稅中心將推動當地輕工業和農副產業發展。保稅中心因地制宜,將地區產業優勢得以傳承發揚,這種作用是產業內在成長不可忽視的潛在推動力,各保稅中心偏側產業的差異也會使安徽產業構成呈現多樣化,有利于構建具有持續活力的經濟結構。
3.3推動對外經貿的發展,促進經濟健康轉型
保稅物流中心對經濟最直接的貢獻就是推動對外經貿的發展。2018年安徽省進出口總額629.7億美元,同比增長16.6%;2019年進出口總額687.3億美元,同比增長9.4%。對外貿易穩中有進,追求高質量發展。在出口商品上,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持續增加,彰顯產業技術優勢。外貿的進步與保稅中心的作用緊密相關。進出口貿易、轉口貿易在保稅中心以優惠的政策得到外貿企業的廣泛青睞,而簡化通關流程又加快貨物流轉,可以在有限時間內創造更高的利潤。在安徽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中,多地區與沿線上國家建立廣泛的合作關系,保稅物流中心是能將機遇轉化為效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調控進口與出口、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出口與內銷等方面,保稅中心也能充分響應政府政策,協同發展促使省內貿易結構平衡和經濟平穩轉型。(數據來源:安徽統計局)
參考文獻:
[1]林蘭蘭.安徽省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研究[D].安徽農業大學,2013.
[2]王恒.皖東南保稅物流中心(B)型發展策略淺析[J].新農村(黑龍江),2018(26).
[3]王華斌.內陸保稅物流中心及其對區域經濟的影響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
基金項目:本文系安徽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大學生科研創新基金項目研究成果,項目編號:ACJJXYZD1903。
作者簡介:
蔣子涵(1999-),男,陜西咸陽人,安徽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本科生,研究方向:區域經濟 。
張釬(2000-),女,四川南充人,安徽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