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迎春 褚云星
摘要:作為一項新興服務,知識產權評議可以為開展經濟科技活動的政府或企事業單位提供咨詢參考,本文介紹了知識產權評議作用、有關政策,從幾種具體應用論述了知識產權評議的重要性,分析了現狀并做了一些展望,對大眾對知識產權評議具有一定的普及和參考意義。
關鍵詞:知識產權評議;服務;項目立項;知識產權風險
1.知識產權評議的作用
知識產權評議和傳統意義上的查新檢索不同,它是指對知識產權相關信息情報進行綜合研究,結合項目需求實施技術發展熱點和趨勢分析、知識產權保護方案科學性評估、知識產權風險判斷、知識產權商業化運用方案合理性以及相關政策和計劃項目可行性論證等行為,進而提出對策建議的活動,在知識產權問題尚未發生前可以發現存在的潛在問題,幫助解決企事業單位研發中的創新問題、市場中的風險問題,減少重大科技項目的知識產權隱患,避免重大科技項目低水平重復研究和經濟活動因知識產權導致重大損失,或在問題發生后解決問題和消除障礙。
2.知識產權評議有關政策
《2012年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推進計劃》中提出要開展知識產權評議試點,知識產權評議概念正式被提出,并隨著試點工作的開展被不斷的推廣應用,此后國家每年持續發布推薦計劃,深化評議工作的開展。開啟了知識產權評議之路。2013年的《知識產權評議知多少》中給出了知識產權評議的定義,2014年《知識產權評議工作指南》強調要保障知識產權分析評議質量,2019年《知識產權分析評議服務服務規范》在知識產權評議定義、服務內容、服務能力要求、服務管理、服務實施、項目啟動、服務評價與改進等方面做了明確的規定和要求。2014年12月頒布的《國務院關于加快科技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首先在提升知識產權分析評議服務能力方面做了一定的要求;在《“十三五”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指出要培育知識產權評議服務力量,保障知識產權分析評議質量;國家知識產權局也在2014年印發了《知識產權分析評議工作指南》以指導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開展知識產權分析評議工作,頒發了《重大經濟科技活動知識產權評議試點工作管理暫行辦法》和《關于加快提升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分析評議能力的指導意見》,持續大力開展知識產權分析評議服務示范機構培育,致力于提升知識產權分析評議服務力量,目前國內已有33家服務示范機構,122家示范創建機構。
知識產權評議從概念創立到理念創新,從試點工作到服務規范化,知識產權分析評議工作已初具規模并達成一定的社會共識。
3.知識產權評議幾種具體應用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知識產權評議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它已成為政府創新管理和企事業創新實踐的重要手段,利用知識產權評議可以梳理涉及到的知識產權現狀、技術發展水平、技術競爭格局,提高風險隱患的可預見性、提高創新效率和質量,并為開展工作提供可行性和針對性的問題應對策略建議[1]。下面列舉幾個常見的應用。
3.1產品出口
隨著企業技術進步,自主創新能力和產品質量管控能力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產品走向國際市場,在產品出口前,企業很有必要做知識產權評議,要了解市目標場上的主要競爭對手、市場的司法行政保護程序、行政執法和司法判決標準;分析評議在貿易目的地自己是否圍繞自主創新產品形成了有效的知識產權布局;圍繞目標市場的競爭對手知識產權布局,比對是否會被目標市場的有效專利所覆蓋和遭遇競爭對手的侵權訴訟;若發現上市出口產品可能侵權他人知識產權,應及早開展規避設計,或主動聯系權利人進行專利許可;收集競爭對手知識產權瑕疵、對方侵犯自己的知識產權或合作企業侵犯自己知識產權的反訴材料和證據。若涉嫌專利侵權的產品已經出口,及早準備應訴材料,制定訴訟應對策略。
3.2項目立項
項目立項是科技項目實施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的基礎性環節 而知識產權分析評議是立項環節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政府科研或企事業單位可通過專利檢索與分析來識別和規避專利侵權風險,實現項目在立項階段的知識產權風險預警。通過檢索各類文獻,避免低水平重復的研究;分析專利文獻中的發明人、申請人及其相關領域等,確定項目立項的主要競爭對手、分析所擁有的核心技術及其在各階段核心技術的發展變化。將擬立項項目的具體技術方案進行再一次的專利文獻檢索對比,判斷分析立項項目是否存在專利侵權風險,并在立項前規避有風險的專利或者通過其它途徑獲取該技術,避免研究成果造成侵權或研發投入的浪費[2]。
3.3企業并購
企業并購是企業提升競爭力的重要方法,隨著企業知識產權意識的不斷提升,知識產權企業并購決策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成為了最主要的影響因素之一。在企業并購中開展知識產權評議對企業規避風險,實施并購計劃,達成目標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在企業并購之前,要先評價自身技術的優劣,確定希望得到的技術,尋找合適的并購對象,評議并購對象的技術風險和價值,形成并購意向并聯系權利人進行并購談判協商,并購技術轉移后對企業自身的專利資源進行整合再創新,提升自身價值[3]。
4.現狀與展望
作為助推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知識產權分析評議已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但它整體上還處于初生階段,社會各界對于知識產權分析評議及其重要性的認識不足,市場上認可度不太高,使得知識產權評議服務收費低,間接導致降低了分析評議報告質量;復合型專業人才相對缺乏,人才業務能力有待提升;產品標準化不強,服務機構的服務質量參差不齊,有待進一步提升和規范。知識產權評議作為一項新興服務,要總結優秀試點項目經驗,加大成果推廣應用力度,進一步提高服務工作能力和水平,切實為創新主體帶來價值,才能真正被市場廣泛接受。
參考文獻:
[1] 朱一飛.知識產權評議法律化的理論邏輯. 知識產權. 2018(12)
[2]鄺溯瓊等.科研立項中的知識產權分析評議[J].科技與創新.2020(01)
[3]范月蕾等.知識產權評議在企業并購中的應用[J].競爭情報.2016(4)
通訊作者:季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