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如今,中國大多數個人投資者在投資方面的知識儲備比較少,投資能力尚未成熟,這就導致由他們支撐的證券市場并不穩定。而且在這些投資者中,很多人都是偏向非理智類型,容易產生沖動,做出的投資行為具有不確定性,很大可能性導致損失資產。因此,面對市場上各種各樣的投資產品,人們需要依據自身的經濟情況,考慮自身承受風險的能力,購買合適的產品。
關鍵詞:個人投資者;投資行為;心理因素
這幾十年來,中國的經濟越來越繁榮,中國居民的生活質量也開始優化,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數越來越多。與此同時,由于信息化社會的到來,人們現如今能夠實時了解消息,消費觀念也受到這些消息的影響開始改變。大多數居民的資產累積到一定程度,擁有的閑錢也逐漸變多,因此,很多人都將目光轉向了投資產品。但是,大多數手有余錢的人們對于這個市場的了解并不是非常充足,而且容易受到外界各種所謂“高手”的影響,跟風投資,最終對自己的資產造成損害。因此,個人投資者需要明白,選擇自己了解且適合自己的產品才是最重要的,并且把握好投資心理,時刻警惕自己不要盲目投資。
1.購買高風險投資產品的投資心理
證券與期貨類的產品對于投資人的專業程度要求較為嚴格,這是因為其風險較高。在購買的過程中,個人投資者需要擁有高水平的分析以及判斷,同時也需要進行仔細地觀察,除此之外,還需要有強大的信息收集能力,并且能夠從這些信息察覺到未來趨勢。這類產品受到外界的影響非常大,其最大的特點也是價格起伏大,投資者一旦購買可能會獲得巨大的回報,也可能會造成巨大損失。
但是,由于個人投資者經常很難接收最新消息,對后續市場的判斷容易出現意外。他們在進行投資之前一般都會非常看好后續市場,會過度自信。但是一旦發現重大失誤,那么就會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能力,進而最后產生絕望,自我厭惡。最終會造成嚴重失誤往往就是極其渴望取得更多的回報,且能快速地賺一筆豐厚的資金,這些非理智的心理因素是造成損失的重要原因。
2.購買中等風險產品的投資心理
中等風險包括基金、保險類產品,它們的風險比證券、期貨類的產品低,但是卻比債券、理財產品、儲蓄要高。購買中等風險的產品需要具備的專業素質不需要高,但是也會出現損失的情況。一些厭惡高風險類的投資者通常會選擇中等風險的產品,他們可獲得的投資回報可能會少于購買高風險產品,且回收時間較長。相對于證券和期貨類,普通大眾對中等風險產品的認知可能更少,不過,如果有些投資者在這其中獲得一定回報,也會形成羊群效應,吸引更多人開始投資。
2.1投資基金
相對于投資證券和購買期貨類產品,個人投資人選擇基金的進行投資的風險會較低,可能造成的損失比較小。隨著資本市場開始逐步完善,現如今已經有許多基金公司。市面上可供選擇的基金眾多。但是事實上許多個人投資者對于基金不是非常了解,不明白這些產品是什么盈利模式,是什么結構,更是不清楚自己將要面臨的風險,只覺得基金風險較小必定穩賺不賠。然而,由于人類具有的心理因素,即使是選擇投資基金也可能會對自己造成損失。2020年7月份的時候,許多新聞都說“牛市來了”,吸引了一大批投資者扎進市場,然而沒過多久,股市大跌,許多初次投資者看到損失過大,忍不住賣掉,損失慘重。后續市場回暖,這群投資者又抑制不住想要快速賺錢的心理,再次進行投資,然而股市行情起起伏伏,基金投資者將基金視為股票,不斷將基金買入和賣出,投資者們的損失越來越多大。其實這些投資者在一開始投資的時候往往連基金的類型都分辨不清,不明白指數型基金、債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以及股票型基金有什么區別,也不明白如何去選擇優質基金。他們往往就是受網絡上的信息以及周圍人的影響,在對基金了解不深的情況下,盲目跟從,大多數人買什么基金,普通的投資者就也跟著買入,缺乏自己的判斷。更有投資人跟隨“高手”買入一樣的份額,卻忽視了自身承受風險的能力,最終的損失金額超出了自己可承受的范圍。這便是羊群效應與賺錢效應結合的效果。一部分個人投資者在這個市場中受到損失后,才會去搜尋各種理財知識,去了解基金的相關資料,了解越多,心理沖動也就越少,開始學會了理性投資。當然,也有一部分個人投資者在感受到風險之后,堅決退出,及時止損,在往后只購買風險更低的產品。
2.2投資保險
保險產品里有許多是屬于可分紅的類型,同時也具有保障性。個人投資者如果購買這類保險產品,他們只需要定時投入資金,每年都可以取得一定的分紅,其收益率要高于低風險的產品。閑余資金量較大的人通常都對保險產品有投資需求。
3.購買低風險產品的投資心理
低風險的產品有:銀行存款、銀行理財和債券類產品。購買者會選擇這類產品一般是想規避風險,擁有極度厭惡風險的心理,想要讓投資的產品能夠穩賺不賠。只要有一定的回報,而且一般都不會出現損失,那么足以吸引他們進行購入。
3.1儲蓄存款
新中國成立之前的百年以及成立初期,大多數中國人民的生活質量并不優質,貧困的生活導致中國人一直秉持省吃儉用的理念,喜歡積攢資產,完全與西方的用錢理念相反。因此,大多數中國人都會在銀行進行存款,雖然利息較低,但是風險非常小。當然,科學技術的發展也帶來了許多理財支付的軟件,例如:支付寶。在支付寶中,將錢存入余額寶每天也能賺取利息,余額寶早已成為了許多年輕人理財的選擇。
3.2債券類產品
為了國家的建設發展,企業債以及國債等等債券也成為了人們的理財選擇。購買債券產品可獲得的利息比銀行存款高,但是不能靈活取出,有一定的期限。對于資產豐厚,閑余資金量大的投資者來說,選擇這類產品可以保障能夠收取一定的收益,降低了投資風險。
3.3理財產品
這幾年來,理財產品也成為許多人的選擇。因為它的靈活性較債券來說比較高,利息也不低,而且期限可供選擇。投資者可自由選擇短期、中期和長期的理財產品,可以降低出現急用錢但是卻不能取用的風險。
總而言之,會選擇債券、銀行存款以及理財產品的人都是保守型投資者。他們通常對于收益沒有過大的欲望,也沒有過度期許產品價值能夠快速上升,但是卻非常擔心損害自己的利益,十分厭惡風險。這種類型的購買者屬于理智型投資者。
4.投資P2P網貸的投資心理
P2P的英文是peer- to- peer,即是平臺將個人資金匯集起來,再給需要資金的個人貸款,是中國近幾年剛剛興起的行業。但是,該行業各個方面都不成熟不健全,經常發生各種意外,對許多投資者造成的損害巨大,而且對社會也造成消極影響。借款者能夠經過這個P2P網貸平臺進行無抵押的貸款。而出借者則可以在這個平臺獲得很高的投資回報,其收益比銀行、基金、保險以及債券都要高。很多血本無歸的投資人都是對于該行業的了解不深,聽信前期獲取大量收益的投資人的話,盲目投入本金,最終投資失敗。因此,國家也開始對P2P網貸進行整頓,正在努力健全相關制度,但是近幾年仍陸陸續續有P2P“爆雷”,所以國家相關部門還需要出具更加完善的規范,努力遏制這些情況的出現,降低市場消極情緒,維持社會穩定。與此同時,個人投資者也需要加強警惕,擁有良好的投資心理,懂得“收益越大,風險越大”,對于不了解的行業要謹慎觀望,仔細調查,再做出適合自己的決策。
5.對于個人投資行為的建議
由上文可知,大多數投資失敗都是由于購買人盲目跟從、不了解等原因造成的。因此,加強人們對理財知識的了解非常重要,需要讓他們明白風險和收益是共同存在的。對于個人投資者以及完善投資市場有幾個建議:首先,加大宣傳風險的力度。投資人需要克服自己的賭博心理,讓任何決策都是在理智下決定的。國家應該在網絡上多加進行相關的宣傳工作,讓人們在潛移默化中獲取有關知識,借以保護廣大投資者;其次,個人投資者也需要積極汲取理財知識,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在積累了一定經驗之后再進行高風險投資操作。與此同時,投資者還需要學習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對人性弱點進行深度了解,拒絕過度貪婪也克服過度懼怕。這樣在投資過程中可以保持穩定的心理狀態,從而實現利益最大化;最后,國家可以減小干預市場的力度,讓投資者能夠對國內市場抱有積極的態度,讓市場的調解作用能夠實現。同時,政府也需要整頓媒體,減少假消息的出現,盡量維持市場的穩定。
6.結束語
總而言之,雖然近年來人們開始變得富裕,手中的閑錢也很多,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他們可以隨意投資,與之相反的是,需要更加謹慎。在投資過程中,個人投資者需要以謹慎的態度去對待,避免盲從,擁有自己的判斷,克服人類心理弱點,并且要不斷補充投資知識,提高投資水平。在具有一定水準之后也不要過度自信,要降低心理因素對投資行為的影響。
參考文獻:
[1]梁衛平.個人投資者在投資理財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與解決建議[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12):18-19.
[2]安永杰.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問題及成因探討[J].商,2016(12):191-192.
[3]郝紫琪.基于行為金融學的個人投資心理行為分析[J].現代商業,2017(26):91-92.
作者簡介:陳文濤(1982—)男,漢族,陜西咸陽,高級國際財務管理師,本科法學學位,上海遠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金融股票投資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