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年,國務院在國家職a業教育實施方案中提出推進1+X試點工作。專業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就要充分認識到積極落實1+X證書制度的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性,創新教學手段、革新教學模式、優化教學內容,充分挖掘證書制度下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措施。
關鍵詞:1+X證書制度;職業教育;教學模式
高職院校應積極落實1+X證書制度的人才培養模式,運用多元、科學、合理、有效的教學手段,推動教師教學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合作思維,從而為學生逐步成長為滿足當前社會發展需求的新興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1.基于1+X證書制度開展專業教學工作的意義
1.1 1+X證書制度試點是提升專業教學質量的需要
隨著我國經濟高速邁進,產業升級調整步伐也隨之加快,無論是在校學生還是一線從業者,都需要自身的技能得到相關機構的認定評價。因此,高職院校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既能夠全方面滿足現代教育領域提出的人才培訓模式改革需求,又能夠真正為現代社會大量輸出高質量、高水平人才。
1.2 1+X證書制度是全新的制度設計
目前,部分高職院校引入的國家職業資格證書,都具有極強的專業性,但證書的認證標準與校園中的人才培養模式、內容及方案難以融合,學校組織的考核過程也難以貼合證書的認證要求,這樣的情況不僅阻礙了師資隊伍、培訓條件、課程建設等資源的同步和發展,也加大了學生的課業負擔。1+X 證書制度堅持以需求為導向,對運行機制、管理模式、育人概念、功能定位等多方面進行了優化和革新,從而成為了高職院校深化教學改革的制度基礎。
1.3提升人才的培養質量
啟動1+X 證書制度試點,是促進人才培養質量提高的重要舉措,也是緩解就業矛盾、拓展人才就業本領的關鍵途徑,對于推進我國職業教育現代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1+X證書制度試點能夠切實滿足“提升學生本領”的職業教育要求,可以有效地解決“專業脫離職業”的現實難題。同時,1+X 證書制度試點也能全面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只有教師掌握了先進的技能,才能真正推動“X”證書培訓工作的發展。
2.基于1+X證書制度開展教學工作現狀分析
2.1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主體單一
許多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方案主要由相關的學術委員會進行制定,培訓機構或企業專家的參與度不高。人才培養方案沒有根據地區經濟發展現狀作細致的分析調查,會導致人才定位方案不準,從而加大了課程建設與市場人才實際需求的脫離程度,最終使得學生在畢業后很難迅速匹配到相關的崗位。
2.2學校企業和機構的育才模式不佳
證書所涉及的方面較為復雜,故在1+X證書制度實施的過程中,職業院校企業和培訓機構需達成深度融合意識。只有專業與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做好銜接,才能夠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具體基礎情況和企業的用人標準,最終才能真正培養出符合學院標準和企業需求的人才。目前,部分職業院校和企業的合作流于形式,企業很少參與人才方案和課程的制定,職業培訓機構與企業、職業院校也沒有形成有效地交互的合作,導致多元主體之間的配合不融洽。
2.3教師職業技能含量偏低
部分教師從高校畢業后直接走上教師崗位,缺乏較強的實踐訓練和職業技能。這部分教師雖然獲得了相近專業的職業水平資格證,但由于本身職業技能含量相對較低、職業崗位經驗欠缺,使得該部分教師雖有“雙師”素質,但卻沒有“雙師”教育能力。
3.基于1+X證書制度的專業體系建設
隨著國家《方案》的提出,部分高職院校開始逐步探索1+X證書制度的考核方案和認證標準。因此,在建設專業體系時,專業教師要充分將教學與技能目標和考核方案有機結合,從而推動學生專業技能的持續性發展,真正為社會培養出高素質人才。
首先,高職院校教師要結合1+X證書制度,進行專業體系設計。在傳統教育體系中,部分院校直接照搬普通高校的教學內容,從而導致大量的專業課程偏向理論教學,這不僅加大了學生的學習難度,也無法凸顯出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特點。因此,教師在開展專業體系建設工作時,就要充分將“高等職業教育推動社會發展”這一根本特征融入到專業體系的建設中。在開展教學時,教師也要避免傳統填鴨式教學,不以單純滿足考核標準為目的,防止課程教學簡單化、重復化,從而推動學生的綜合素質可持續發展。
其次,教師要建設有效的評價機制,充分將1+X模塊化的考核方案融入到教學中,將典型任務和教學內容分割為碎片知識點,并根據“危險程度、頻率、探測系數”為指標內容進行評價。根據該模式的技術評價體系開展評價,能夠根據評價參數的分值高低進行學時分配。
最后,教師要根據學生掌握的實際情況進行周期性反饋。針對不同的知識點模塊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檢查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從而優化 1+X專業教育體系。
4.建立1+X證書模塊化的考核方案
2019年國務院提出的1+X證書制度可以成為院校發展的新途徑。高職院校要基于1+X證書制度的視角,探索提高行業人才技能要求的教育措施。
首先,高職院校要明確專業教育的最終目標。1+X證書制度平臺已為高職院校的教育提供了廣闊的平臺,教育目標則就要由企業行業、高校共同確定,最終形成符合企業和社會需求的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并按照職業技能的具體等級標準落實技能考核、評價和證書發放。
參照汽車行業等級劃分的慣例,相關專業的1+X證書等級可分為三級,分別為初級、中級、高級。考核內容則分為實踐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兩個部分,理論知識考核則由初級至高級的難度依次增加。在教師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根據市場變動和行業需求變化,確定學生是否免于實際理論的考核。
5.結束語
高等職業院校要明確“1+X 證書制度”的優勢,大力推行以該模式為基礎的專業教育措施,并始終秉承“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使高職院校的學生始終處于良性發展的趨勢中,從而真正推動我國經濟和就業正向發展。
參考文獻:
[1]杜怡萍.1+X 證書制度實施的要件、挑戰及策略[J].教育學術月刊,2020(4):29.
[2]阮曉華, 陳伊娜 .1+X證書制度試點應用創新研究——以物流管理職業技能證書為例[J].
[3]楊堆元.職業教育“1+X證書”制度中X證書考核標準探討[J].職教論壇,2019(007):54-58.
作者簡介:張小青,山東工業職業學院、助教、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