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寧
摘要:城市商業銀行基本職責是為地方企業和城鄉居民提供金融服務,屬地方性金融機構。但在銀行利益最大化的驅使下,熱門行業和優質用戶成為商業銀行貸款的主要對象,導致出現貸款集中的現象。影響城市商業銀行業務的因素有很多,如:社會經濟變動,區域經濟波動,各行各業的經濟發展等,尤其當多種經濟危機出現重疊時,商業銀行貸款的風險就會被無限放大,不但會造成大規模的經濟損失,還會動搖整個區域的經濟穩定。對此,我們研究城市商業銀行貸款集中度對資產質量的影響具有社會意義。
關鍵詞:城市商業銀行;貸款集中;資產質量
中國發展的幾十年,出現過數次的銀行危機,這些危機事件表明,貸款的過于集中嚴重威脅銀行的經濟發展。在2008年下半年的全球經濟危機中,我國出臺新增貸款業務,貸款規模大幅度增長,但也隨之出現了各行業融資平臺集中的現象,使貸款集中的風險逐步提高。城市商業銀行的定位是明確的,服務于地方經濟,為地方的中小企業和居民提供金融服務。但城市商業銀行的結構特點決定了他與地方政府的融資渠道是密切相關的。在此經濟背景下,商業銀行貸款的集中度對區域乃至整個金融界都起著較大的作用。
1.客戶集中、行業集中、區域金融環境及境外投資的影響
1.1客戶集中度對資產質量的影響
對于大多數銀行而言,出于對資金安全性的考慮,偏向于把信貸資源分配給大型且信譽較好的優質用戶上,提高對資金的掌控對于控制銀行風險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資金分配的分散不利于銀行的監管,加大了銀行貸款的損失。城市商業銀行大多規模較小,多元化的資金分配會加大銀行工作量,一方面提高了經營的成本,另一方面還降低了貸款監管和對風險的掌控能力,得不償失。隨著金融體系的不斷發展,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小金融企業發展的飽和,下降的客戶結構已成為城市商業銀行的必然趨勢[1]。長此以往,城市商業銀行會逐步走向固定的監管模式,短時間內不能快速接納小微型客戶。在經濟下行周期流動不足的情況下,對商業銀行的資產質量的沖擊是不容小覷的。
綜合中國的國情和大的宏觀經濟調控來看,城市商業銀行貸款主要集中于優質大客戶,這是一種消極現象的表現[2]。第一,在整個銀行的信貸市場,城市商業銀行會趨向于大銀行的走向,逐漸形成了羊群效應。一旦某一銀行出現了新客戶類型和經營模式,其他銀行就會直接去效仿,而不是重新考察新客戶的信用和經濟狀況。城市商業銀雖然只是服務于中小型企業,但也要在完成信貸指標的同時預測一下未來資產的質量情況。政府類大型國有企業有國家扶持,不但倒閉風險較小,同時還會為銀行帶來巨額存款,因此受到大多數銀行的喜愛,反之,資金周轉困難且風險系數較高的中小型企業就會擋在信貸市場之外。第二,城市商業銀行大多是由地方財政或地方政府控股的投資公司,所以國有股比例占主導地位。有的地方政府出為了政績,對城市商業銀行進行人為干涉,繼而放大了集中貸款的現象。城市商業銀行與有的信貸客戶之間存在多層關系,這種關系體制也隱藏著不可預估的信貸風險。由于受外部經濟多種因素的影響,銀行的潛在風險很可能轉化為現實風險,如此一來,銀行損失本息的機率就會增大。所以,客戶貸款集中度對資產質量的影響是消極的。
1.2行業集中度對資產質量的影響
行業的集中貸款對銀行資產質量的影響也是雙向的。積極方面,企業中專業化的經營模式可提升資金的使用效率,贏得高額利益;對比多元化的經營模式,不僅對企業本身要求較高,所需資金量還較大,反觀專業化經營,資金量需求相對較小。銀行貸款的集中投放,有利于專業知識的強化,能更精準的判斷借貸人的資金信譽狀況,能有效避免因經營狀況不佳導致資金安全無法保障,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違約風險[3]。城市商業銀行在放貸過程中會偏向于當地優質行業,這也大大降低了銀行信貸風險和不良貸款率。消極方面,銀行貸款的過度集中會導致企業發展不平衡。當受到外部大的經濟波動時,會導致行業的整體下滑,流動性缺失,銀行作為一個周轉站對經營不善的企業進行抽貸,不僅風險案件增多,資產質量下降,甚至還會引發金融危機。
理論上來分析,貸款過度集中于某一行業,很可能引起該企業的盲目擴張和產能的過剩。當整個大的經濟環境出現惡化時,這個行業就會出現整體下滑,銀行就會對經營長善的企業停止發放貸款甚至會出現抽貸現象,從而導致貸款銀行資產質量嚴重下降,甚至還會引發區域性較大規模的貨幣危機。據資料顯示,降低貸款銀行的集中放貸,在一定程度上會提高資產質量,這一現象在經濟的上行周期效果比較明顯。銀行貸款集中投放于幾個行業時,銀行盲目追求高額利潤的同時,也忽略了潛在的泡沫危機。城市商業銀行的大股東一般都是政府或國有企業,掌握著決定權,地方政府有時出于對業績的考慮,會對城市商業銀行出現人為干涉,這是加劇貸款集中的一種表現。
1.3區域金融環境對資產質量的影響
由于經濟發展水平和金融環境的差異,城市商業銀行貸款集中度對資產質量的影響也是存在差異的。一方面,金融環境較好地區的城市商業銀行,政府控制力越大,銀行的經濟效益就越差,資產質量就越差,政府起到了阻礙作用;金融環境較差地區的城市商業銀行,政府控制力越大,銀行的經濟效益就越好,資產質量就越好,政府起到了推動作用。另一方面,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企業自身就具有很高的盈利能力,且信譽度較高,這樣就縮小了銀行和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現象,銀行方面配合放貸,資產的質量也相對較高。經濟發展落后的地區,借貸人信譽較低,違約成本更低,這就面臨著更高的借貸風險。銀行得不到借貸人的保障,在回收本息的過程中更加大了難度。根據我國城市商業銀行有大數據顯示,金融經濟發展程度高的地區,城市商業銀行的放貸比例和貸款的集中度都相對較低,好的信譽對貸款的效率具有很大的影響,放貸的集中度越高,商業銀行的資產質量就會越差。
假如一個城市的法制法規建設比較健全,金融經濟環境比較好,社會信譽度較高,則該城市的金融經濟就相對飽滿,企業的信譽提高了,那么銀行與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的程度就降價了,從銀行貸款的效率就提高了,銀行的資產質量也就相對較高了。
2.整改措施
2.1優化企業結構,鼓勵微小金融業務發展
與其它銀行金融機構不同,城市商業銀行的服務區域僅限于地方經濟、中小企業和城鄉居民。但是要提高城市商業銀行的業務量和盈利能力,就要與國有銀行和商業銀行一樣,努力獲取大型企業、大項目的優質資源,慢慢走出原來的局限性。城市商業銀行運用其自身優勢,為需要小額貸款、短期貸款、貸款次數多的中小微型企業提供金融服務,從而拓展客戶資源,這也降低了貸款集中現象的繼續蔓延,提高企業的間的信譽度。
2.2增多區域間城市商業銀行的業務往來
地域之間的差異性,拉開了各城市商業銀行間的業務交流與合作,加上區域政策不同,我國跨區域經營還處在初步發展階段。據資料顯示,我國西部地區的城市商業銀行的集中度與信用風險較其它地區風險系數較高[4]。中國銀監會2009年發布城市商業銀行可異地設立分支機構的市場準則,進一步加強了城市商業銀行間合作的密切度。目前,同一地區的城市商業銀行之間已經建立了合作機構,由單個向整體的轉變,由原來的“一家獨大”到現在“整體共贏”的轉變。
2.3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完善地區金融法制
在我國現階段的經濟領域中,人們對信譽觀念的認識還比較薄弱,整體的社會信用狀況也不理想,少數企業還存在偷稅漏稅、惡意逃避債務的行徑,提高了銀行的信用風險系數。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嚴格把控審批權限,加大對問題用戶的監測,及時準確的了解各分支行的實際管理情況。管理者可以把信用數據運用到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等高科技手段進行運作,從而提高人民群眾對信用的認識和認知,更好的完善法制體系。政府也從部門職能出發,正確引導,共同建立健全、完善的社會信用金融體系。
3.結束語
城市商業銀行總會將投資資金集中于本市的優質客戶和優質行業,一旦出現經濟下行,企業之間的資金產業鏈就會出現斷裂現象,加速放大了銀行的經濟風險,導致規模較大的經濟損失。降低貸款的集中度,對城市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改善資產質量是起到積極作用的。城市商業銀行與國有大型企業不同,它的服務對象主要是對當地的中小型企業和居民,對市場經濟的波動較敏感,容易引起金融風險。提高對貸款集中度的監管,做好風險防控,對提高資產質量起著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周春喜,毛悅.城市商業銀行貸款集中度對資產質量影響的研究[J].商業經濟與管理,2018(09):86-96.
[2]毛悅. 城市商業銀行貸款集中度對資產質量影響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18.
[3]任秋瀟, 王一鳴. 信貸集中度會影響商業銀行的資產質量水平么?——來自中國A股16家上市銀行的證據[J]. 國際金融研究, 2016, 351(007):62-73.
[4]羅天白. 貸款集中度對我國城市商業銀行收益及風險影響的實證研究[D].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