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梓慧 曹婷
摘要:為進一步規范和完善政府補助的會計處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2017年5月,財政部印發了修訂后的《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本文通過分析新舊準則的變化對格力電器的財務指標的影響,便于企業在實務中準確應用新政府補助準則。
關鍵詞:會計準則;政府補助;財務報表;信息披露
1.研究問題
隨著經濟的發展,政府對家電業的補助力度也在逐漸增大,企業根據舊準則將金額龐大的政府補助計入營業外損益科目并不能真實客觀的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為了順應經濟的發展,2017年5月,財政部印發了修訂后的《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財會[2017]15號)(以下簡稱新準則),新準則的要點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從增加處理方法、增加損益科目以及披露列示方面規范我國現有的政府補助會計處理和信息披露,與國際準則進一步趨同。本文鎖定了政府補助較大的家電行業,并選取其中的龍頭企業——珠海格力作為案例,通過分析比較新舊準則的變化對格力電器的財務報表造成的影響,評價新準則實施后的效果及意義,以及為企業如何應對新準則提供理論依據,促進政策推廣和實施。
2.政府補助會計準則的主要變化
2.1區分政府補助和營業收入
新準則第五條規定:從政府取得的經濟資源在特定條件下可劃分為營業收入,例如:政府對商品給予消費者的價格補貼。由于舊準則并未提及該問題,使得實務中企業對于此類補貼區分難。根據新準則,這一類政府補助項目與企業日常經營活動相關,同時是企業商品或服務對價的組成部分,再作為利得處理并不合適,會計處理中應當將其劃分為營業收入而非政府補助項目。
2.2增設“其他收益”
舊準則下,企業將收到的政府補助計入營業外收入。新準則做出相應修改:如果企業收到的補助資金與其日常經營活動相關,應計入其他收益。舊準則下,政府補助金額只能直接計入或通過“遞延收益”科目多次計入營業外收入,而新準則增設了“其他收益”科目,允許企業根據業務本身的經濟實質判斷政府補助計入損益的歸屬方式。
3.案例分析
3.1公司簡介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000651)成立于1991年,于1996年11月在深交所上市。格力電器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了全球性的工業集團,主營業務范圍涉及空調家電、高端裝備和通信設備等,產品銷售遍及世界各地。2018年,公司營業總收入2000.24億元,以160.23億元的納稅收入在家電行業連續12年蟬聯第一,從1996年剛上市時的37億元總市值至目前,總市值增長超過75倍。
3.2政府補助準則變化對格力電器財務報表項目及財務指標的影響
3.2.1格力電器政府補助準則變更前后財務報表項目的披露
由表2、表3可以看出在政府補助新舊準則下不同的會計處理,舊準則下,不論是與資產相關,還是與收益相關的補助,均確認為遞延收益,最終都計入營業外收入。所以在2016年由政府補助造成企業當期的營業外收入增加1059429776.56元。而在新準則中,政府補助同樣分與資產相關的補助收入和與收益相關的補助收入,不同的是,新準則增設了“其他收益”科目,企業區分政府補助是否與企業的日常活動相關,與企業日常活動相關的計入“當期損益”,格力在2017年確認的“當期損益”為401088766.61元,從而影響企業的營業利潤,與企業日常活動無關的政府補助計入“營業外收入”,格力在2017年計入“營業外收入”的政府補助為479147068.09元。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發現在政府補助新舊會計準則下,企業對于收到的政府補助不同會計處理具有實質性的差異,結合表1中2016年、2017年的會計利潤相關數據,不同的會計處理對企業的報表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根據年報可以看到,格力電器2017共實現營業利潤26126666010.26元,本年收到與日常生產計入其他收益的相關政府補助401088766.61元,相比2016年實現的營業利潤17455697835.72元里面沒有企業收到的政府補助,可以看出政府補助對格力的利潤有較小影響。
3.2.2政府補助準則變化對格力電器2017年財務指標的影響
會計政策變更導致其他收益增加,營業外收入減少。導致營業利潤增加,其他報表項目無實質變化。由于營業利潤發生變化,因此與營業利潤項目相關的財務指標也會相應變化,主要包括營業利潤率和營業利潤增長率。由表4可知,在新準則下,格力電器的盈利能力有小幅提高,營業利潤率為17.62%。可見政府補助對該公司的日常生產經營活動產生了較小影響。
根據表1可知,格力電器2017年度營業利潤為26126666010.26元,2016年度營業利潤為17455697835.72元,據此計算營業利潤增長率為49.67%。如果將2017年度營業利潤中的政府補助剔除,則營業利潤增長率為47.37%,與年報中反映的情況較為符合。如果將2017年度和2016年度的營業利潤都調整為包含政府補助的金額,則營業利潤增長率為55.74%,與直接根據報表數據計算的結果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繼續沿用總額法時,對公司的營業利潤影響較小,對公司盈利能力和發展能力的相關指標有較小影響。新準則的實施,使得變更前后年度會計信息的縱向可比性有一定的偏差。
4.結論
本文以格力電器作為案例,分析了政府補助的準則變化對公司財務報表項目和財務指標的影響。研究發現,在總額法下,企業的盈利能力指標和發展能力指標均得到了改善,但是受到財政補助變化的限制。進一步分析發現,新準則使會計信息相關性增加、可比性下降。因此,企業會計方法的選擇、報表使用者對財務報表的分析及政府補助準則改進都需要充分考慮這些影響和經濟后果。
參考文獻:
[1]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2006)
[2]財政部.關于印發〈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的通知.財會(2017)15號第十三條.
[3]潘曉姿.新修訂政府補助準則若干實務問題探析[J].財務與會計,2018(2):69-71.
[4]劉翼鵬.上市公司政府補助相關會計處理及披露問題的思考[J].現代商業2014(29):204-205.
基金項目:2019年湖北經濟學院科研立項項目“政府補助會計準則的變化對家電業財務列報的影響分析—以珠海格力例”。
作者簡介:嚴梓慧(1996.12-),女,漢,湖北黃岡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會計。